“自闭”三十余年,只管打仗与敛财,却能大战必胜的“隐身”天子!

史魔南歌子 2024-05-13 14:37:43

纵观夏商周至元明清近四千年,史河之中有几个帝王深居后宫不上朝理事,不见大臣,不批复奏章,不任免各级官员,还能将万里江山打理得井井有条,天下承平近达半世纪之久,且数次遭逢大规模外敌作战,皆获全胜,四海诸夷万国来朝依旧络绎不绝。汉武帝刘彻,号为一代雄主,在位五十四年,压服天下豪强,更换宰相十三人,扫清漠北西域,穷兵黩武,开创“汉武盛世”,没有一天敢不临朝掌玺。

汉光武帝刘秀,号为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他的儿子汉明帝刘庄做太子的时候,见他每天非常辛苦,就建议父皇颐养精神,优游自宁,何必自苦!刘秀却冷笑着答道:“我自乐此,不为疲也!”也就是“乐此不疲”这个成语的来由,可事实上就因为常年“勤劳不怠”,刘秀已经多次出现中风的迹象,然而天下事太过繁杂,一代帝王如何能撒得了手,放得下心呢?

梁武帝萧衍,号为一世明君,在位四十八年,高寿八十六岁,一度坐拥江南八十一州,手创南朝四百八十寺,造就“天监之治”,可却在他晚年的时候,放权于奸佞宰相朱异,沉溺于后宫之乐,一朝收留东魏悍将侯景,导致了国破家亡的“太清之难”,也就是著名的“侯景之乱”,四十八年江山毁于一旦。

还有唐玄宗李隆基拼了命地励精图治二十八年,创立了大唐巅峰之时“开元盛世”,好不容易想改个年号,在晚年之际躲进后宫好好享乐一番,结果只过了十四个春秋,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安史之乱”,坐了四十四年龙椅,差点山河破碎,江山不保。

除了汉武帝、汉光武帝、梁武帝、唐玄宗这几个“续航时间”超长的帝王外,还有后来的清圣祖六十一年,清高宗六十年,他们离开御座龙椅前,甚至交出了龙椅,做了太上皇都不肯把玉玺和权柄授之于人,可见“每事躬亲”对一个帝王来说有多重要,多敏感。可偏偏在历史当中,却有这么一位奇葩天子,在位四十八载,却长期开启“静音模式”而处于“待机状态”,甚至长达三十四年之久。

他在扳倒和清算了两位不把他放在眼里的“帝师”后,就开始了不出宫门、不理朝堂之事、不到南郊祭天、不进太庙祭祖、不举行朝会大典、不见文武百官、不批复任何奏章、不宣讲任何经典学术、不任免任何官员(除内阁辅臣外和边关征伐的大将外),的漫长后宫生涯。你说他沉溺酒色,可能嗜酒是其一,但好色却未必,他一生顶多也就宠爱一位郑贵妃,就因为这位郑贵妃,导致百官上书痛骂他,他也不以为意,为了让郑贵妃的儿子做太子,他更是费尽心思和百官隔墙较劲。

他在宫中也只见四种人,一类就是心爱的郑贵妃,朝夕相对,第二类就是亲信的宦官,第三类就是爱子福王朱常洵,这位藩王出宫开府之后,居然一天可以进宫见他两次,就连皇太子朱常洛都没有这个待遇(积年累月不得见),第四类就是内阁几个勉强信得过宰辅之臣,这几个人其实就是他对外的传声筒,也是他驾驭天下的帝王艺术当中最精湛的部分。

大臣们都想着他能和历代帝王一样好歹有个“奏对,请对”,结果他与大臣们的交流只进不出,大臣们可以对他上书进言,可他就是不给任何回应,只有他主动对两件大事做出回应,第一就是对内对外的战事,比如西北宁夏之役、西南播州之乱、东征高句骊平倭之役以及后来的辽东之役,第二件就是收缴天下的矿税充实他的内帑小金库。像他这样不管事的帝王,就连在位四十五年他的爷爷世宗嘉靖帝都望尘莫及,至少嘉靖还是会看奏章,见朝臣,有回应的,不然也不会被海瑞的“抬棺骂本”气得半死。

可有人也说这位“万岁爷”如此“消极怠工”,使得吏治全盘荒废,从京师朝廷到地方州府很多官员十多年或数十年空缺,无人替补,天下只见中宫税使,不见郡守县令,这也导致了后来的民变四起无人治。可在他漫长的帝王在位时间当中,他的的确确做到了不管理,却能让外戚无法专权,后宫不能干预朝堂,宦官也没有架空帝位,边关大将也没有形成藩镇割据,诸王宗亲也没有觊觎皇位者,朝中也没有奸臣或权臣可以控驭天子,“三大征”全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平时死活不出宫的皇帝,却三次登上午门接受献俘,以彰显天威,举目五千年,恐怕没有第二个帝王能做到如此?

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这位让人匪夷所思的明神宗朱翊钧,看看他是怎么做成三十余年“隐形天子”的(可曰“阿卡林”乎)?明神宗是明穆宗的第三子,妈妈是李贵妃,在明穆宗隆庆二年的时候,六岁的明神宗被册立为皇太子,他的性情非常独特,史家用“岐嶷”一词来形容他的聪慧,岐者就是岐山,比喻周文王,嶷者就是九嶷山,比喻舜帝,意思就是说他像舜帝、周文王那样的人物,可见这个评价不简单。明穆宗曾经在宫中策马飞奔,他就劝谏道:“陛下是天下共主,独骑而发狂驰骋,难道不怕会发生意外之忧吗?”他的父亲明穆宗听了之后非常尴尬,于是下马对他表示了赞赏。

明穆宗的陈皇后生病居住在别宫,每天早上太子就要随李贵妃一起去看望嫡母皇后,陈皇后听到太子的脚步声,就喜欢高兴,立马强行起床,然后取出儒家的书来向他提问,太子无不爽朗对答,李贵妃见了也非常高兴,从此太子的生母和嫡母关系也越来越好。

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太子即皇帝位,并宣布第二年改元万历,当时他只有十岁,就立马下诏将老太爷明太宗文皇帝朱棣所残害的,建文帝朱允炆时忠诚尽节于建文帝的诸臣子孙全部放回家乡,并允许官府和民间对他们进行祭祀,那些忠臣子孙还得到了极大的抚恤和录用为官。不久,明神宗就将宰相高拱罢职,然后任命礼部尚书吕调阳为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做宰辅大臣。

秋七月,明神宗就让京师附近的密云县通了漕运,京师的物质运输就更便利了。过了几天,他开始纠察在京的全部官员功过。他在朝堂上训诫廷臣们说道:“近年以来,士林的风气非常不好,官吏们也多有缺失,人们总是诋毁老成之人无用,总夸赞那些奸佞之人有才,这使得朝廷的威福之柄成为了你们这些大臣相互报复的工具。以前你们做的这些,寡人要薄示惩戒,其他的我就暂且宽贷你们吧!诸位臣工,你们要好好拔除前过,共同维护寡人的江山,如果还是沉溺于故习,背公徇私,获罪于祖宗,寡人一定不会赦免!”

不久,明神宗尊嫡母陈皇后为仁圣皇太后,尊生母李贵妃为慈圣皇太后。九月,明神宗宣布暂停天下所有的刑罚。又宣布直到明年元夕佳节的灯火晚会以及宫中御宴全部停止。万历元年春二月,明神宗开始开课学习儒家经典,又下诏命京师内外的大小各级官吏替他去发掘和举荐能打仗的将才。夏四月,潮、惠二州的叛军就被荡平了。这一年,暹罗和琉球二国吓得遣使入贡。万历二年夏四月,明神宗又下诏命内外官员行久任之法,也就是要长期任职,省得东调西换,耽误大小事务。

万历三年春正月,原本从明成祖时起,明朝就实行南北两京并立之制,北有直隶,南边金陵应天府也有南直隶,三省六部五军都督南北都齐备,如今明神宗认为南京的百官职位没必要和京师一样那么完备,毕竟从他爷爷世宗嘉靖帝开始,皇帝就基本不到就应天府去办公了,于是他就下诏对应天府的百官下达了“清简令”,并说官职有缺也不必再备了。

夏四月,万历帝写下了“谨天戒、任贤能、亲贤臣、远嬖佞、明赏罚、谨出入、慎起居、节饮食、收放心、存敬畏、纳忠言、节财用”这十二组词在御案之右,也就成了他拿来自警的座右铭了。万历帝又命日讲官每天都要认真记录他的十二时辰起居行止,甚至还要他们“临朝侍班”,不漏掉他帝王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五月,万历帝又下诏纠察京师顺天府和南京应天府这二府有司衙门的吏治,凡是贪污、残酷、年老、病重的官吏一律罢黜。六月,万历帝又命各省巡抚、各府巡按,查各地官吏贤者,不得偏重科举进士出身,一体举荐到朝廷来。秋八月,万历帝任命礼部付款郎张四维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直接参与朝堂机务。万历四年春正月,辽东巡按御史上书非议内阁首辅大臣、左柱国、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老先生,被万历帝下令逮捕下狱,并削夺了功名。秋七月,万历帝又下诏命吏、户二部肃清吏治。这一年,安南、琉球、乌斯藏、吐鲁番、天方、撒马儿罕、鲁迷、哈密等国全都跑来入贡。

万历五年九月,万历帝不顾张居正丧父之痛,强行夺情起复他回朝为相。冬十月,翰林编修吴中行、检讨官赵用贤、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全都上书指责皇帝使张居正守孝夺情为官,万历帝天威震怒,立马将这些人全部罢黜贬谪戍边。同时又将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邹元标杖责,并流放戍边。

万历六年正月,万历帝册立王氏为皇后。三月,万历帝任命礼部尚书马自强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吏部侍郎申时行兼任东阁大学士,全都进宫参与国之大事。没过几天,张居正居办完了父亲张文明的葬礼回到京师。万历七年春正月,万历帝下诏毁掉天下所有的书院,以免士子们聚众非议朝廷。二月,万历帝又遣使分阅天下各地边防。万历八年三月,万历帝赐张居正的第三子张懋修为头名状元。

万历九年春正月,万历帝敕命边臣备警,过几天又下诏裁汰诸司冗官,这时蒙军土蛮汗进犯锦州,也叫图们汗或土买汗,他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子孙,锦州游击将军周之望战败被捉。不久万历帝又下诏裁汰应天府冗官。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出兵突袭了土蛮汗,将他击败。三月,土蛮汗又进犯辽阳,明军再败。冬十月,土蛮汗又进犯广宁、义州,李成梁将他击退。这一年,在张居正的指挥下,万历帝裁汰了天下各省的冗官,核准了各省的徭役和赋税,又裁减了朝廷诸司衙门冒名和泛滥的冗费。

十年春二月,顺义王俺答汗薨逝,也叫延达汗。这一年,万历帝宣布免去全天下积年的徭役和赋税。三月,杭州发生兵变,巡抚吴善言被乱兵捉住,万历帝吓得赶紧派出兵部侍郎张佳胤巡抚浙江,最终将兵变平定。泰宁卫部首领速巴亥进犯义州,被李成梁击败并斩首。这个月,倭贼入寇了温州。夏四月,万历帝命礼部晓谕天下万民要及时搞起农桑之事,不要到处闲游和怠惰。这个月,宁夏土军马景斩杀参将许汝继,巡抚都御史晋应槐立马发兵征讨,并针马景诛杀。五月,万历帝免去了孔子及宋儒朱熹、李侗、罗从彦、蔡沈、胡安国、游酢、真德秀、刘子翚,还有故大学士杨荣后裔的全部税赋和徭役。六月,帝师张居正薨逝。

九月,皇长子朱常洛出生,这个长子是李太后身边的宫女王氏所生,万历帝是非常不愿意承认此事的,因为宫女身份太过低微,加上他是去太后寝宫探母时,临幸了这名宫女,要是传出去会有损他作为天子的孝名和正面形象,可这件事还是被他早年安排好的宫中起居注记录官给严格记载了下来,加上宫女王氏还有他当时为了安抚其人,所赏赐的御用信物,这使得他实在没办法,只能诏告天下,再加上李太后也非常想抱孙子,于是万历帝就在自己尴尬的情形下认下了这个皇长子。

万历帝之所以给这个长子起名为常洛,一来是按照朱家的五行排序,二来也是因为不喜欢这个儿子,所以就觉得他像东周迁洛的周平王一样,周平王作为太子也是没有得到父皇周幽王的青睐,幽王反而喜欢新后褒姒所生的伯服。很快万历帝又给两宫皇太后上了徽号,以示尊崇。

十一月春正月,二十一岁得以亲理国事的万历帝立马就下敕令,命边关全线严加戒备。闰二月,俺答汗之子乞庆哈承袭受封顺义王之称号。这个月,西南缅军居然入寇了云南永昌郡。万历帝跑到天寿山拜谒了九座先帝祖陵,并且将路过的所有地方免掉当年的田租,并且还拜谒了代宗景皇帝朱祁钰的陵墓。三月,万历帝突然追夺了帝师张居正生前全部的官阶。夏四月,万历帝任命吏部侍郎许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五月,辽东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起兵报仇,征讨尼堪外兰,攻克了图伦城。

万历十二年夏四月,万历帝下令抄没张居正之家。秋八月,万历帝将张居正之罪行张榜于天下,居正的家属全部流放戍边。万历十三年夏四月,万历帝步行到南郊祈雨,他对内阁宰辅大学士们说道:“天旱虽由寡人之不德,也是天下官吏太过贪婪的缘故,他们剥害小民,以致上天违和,今后选拔官员一定要慎重!”这个月,四川松、茂二州的蕃部作乱。万历十四年六月,松茂蕃乱被平定。天下各地自万历帝即位以来,四处水旱、疫疾、蝗灾、饥荒、边患、匪乱、兵变等等,和元顺帝末年极为相似。

万历十五年,万历帝多次打开自己的小金库内帑赈济京师和地方以及天下落魄宗室。六月,万历帝禁止廷臣奢靡僭越。八月,万历帝见天下灾异不断,就命天下巡抚、巡抚严惩贪吏,梳理冤狱,又减免赋税和徭役,同时又拿钱出来赈济和抚恤灾民。冬十月,大学士申时行请求万历帝赶紧批阅答复留中不发的奏章,这时候恐怕就是万历帝怠工的开始。

万历十六年春三月,万历帝下诏要求史官修改《景皇帝实录》,并且去除郕戾王的恶谥之号,可史官们不听从。冬十一月,万历帝要禁止百官的奏章虚浮繁冗,要求他们有事说事,简明扼要。万历十七年三月,万历帝不再接见晋升和授官的各级官员前来面谢皇恩了,这就是万历帝临朝越来越少的开始。十二月,万历帝要求诸位大臣遇事不得忿争求胜,意气用事,公报私仇。万历十八年春正月,万历帝召见大学士申时行等于毓德宫,并让八岁的皇长子朱常洛出来与宰相们见面。

六月,万历帝更改了针对宗室藩王们的家法,开始让没有爵位的宗亲自行讨生活,就像汉末的刘备那样,虽然是汉室宗亲,却要织席贩履为生,朝廷不再负担他们的生活费,这时候由于财力匮乏,万历帝也选择了这样去做。另外,他又召见了阁臣们,商议边关战事,并命他们举荐将才。

万历十九年,西北西南皆有边患和匪乱。万历二十年夏四月,万历帝任命李如松为总兵官提督陕西讨贼军务,他是李成梁的长子。五月,倭贼第一首领丰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后来成为倭国名将之后,由于他极为仰慕三国名将关羽和五代英主周世宗柴荣,就在他们的名字当中各取一字,给自己起了一个极为高大上的新姓“羽柴”,于是就改名换姓叫作了羽柴秀吉,后来掌握倭国全部大权后,又讨得国主赐姓丰臣,便又叫作了丰臣秀吉。

后来秀吉又一统了整个倭国,想要西征李氏高句骊和明朝,于是又自称为“天下人”,这是因为他想效仿宋徽宗的自称“天下一人”,可由于在他头顶上确实还有倭国国主一人,所以就去“一”字而称“天下人”了,可见其人之狂妄!秀吉率倭贼入寇明之忠诚属国高句骊,甚至攻陷了王京,高句骊国王李昖,也就是他们宣祖大王在位,李宣祖直接逃到了义州向明廷求救。

六月,明军诸路大军进至宁夏与河套部众大战,河套部被击退。秋七月,副总兵祖承训率师入援高句骊,与倭贼大战于平穰,结果败绩。万历帝突然罢免了西北三边总督魏学曾,以叶梦熊代其职,不久又将魏学曾下狱。八月,万历帝命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专门负责备倭军务。万历帝又下诏让天下总督巡抚举荐将才。九月,明军平定了宁夏叛军。冬十月,万历帝命李如松总管蓟、辽、保定、山东等地全部军务,并且兼任海防御倭总兵官,同时救援高句骊。

十一月,万历帝登上午门,接受宁夏大捷诸将献俘,然后诏告天下。万历二十一年春正月,李如松在平穰击败倭军,并攻克了其城。这时候,明神宗下诏要并封三个皇子为王,也就是长子常洛、第三子常洵、第五子常浩,他的意思就是先不确立皇太子之位,等三个王长大后,再择其贤者立为太子,可廷臣们已经看好了长子即嫡子,于是就和明神宗力争,最后神宗皇帝只好作罢。

不久,李如松进攻高句骊王京,也就是汉城,即如今的首尔,明军在碧蹄馆与倭贼相遇,结果败绩。二月,明神宗亲自下诏慰劳东征将士,鼓舞士气。夏四月,得到皇帝宣慰的明军拼了命地与倭贼血战,最终倭贼弃王京逃遁。六月,丰臣秀吉派出使者小西飞前来请和。秋七月,明神宗召东征诸边镇兵马班师。八月,明神宗以天下灾异频繁下诏训诫内外诸臣,要他们修德多做实事。十二月,蓟辽总督顾养谦奉诏打理高句骊事务,明神宗又召宋应昌、李如松从高句骊还京。这一年,江北、湖广、河南、浙江、山东发生了大饥,河南盗贼蜂起。

万历二十二年春正月,山东、河南、徐州、淮南一带的灾害尤为严重,而且匪盗四起,而各地有司衙门玩忽职守,朝廷诏令不行,气得明神宗也无可奈何,只好以安民平盗之事来决定各省巡抚和巡按的职位升降。二月,皇长子朱常洛出阁上学。秋七月,河套发生了边患。这个月,延绥总兵官麻贵大败河套部于下马关。二月,十二岁的皇长子朱常洛出阁上学。冬十月,明军征讨西南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不久,倭使来朝议和。

万历二十三年春正月,明神宗派出都督佥事李宗城、指挥使杨方亨前往倭国封丰臣秀吉为倭国王。可后来秀吉却不肯接受,还谩骂明神宗说,孤自封王,何须髯虏敕封!十二月,大学士赵志皋等请明神宗赶紧处理滞留的奏章,结果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一年江北发起了大水,淮河满溢,直接浸入了泗州的朱家祖陵。

万历二十四年春二月,麻贵袭击了河套部,并将其打败。三月,乾清宫、坤宁宫发生了火灾。吓得明神宗下诏自责。这个月青海火落赤部进犯洮河,被明军击走。夏四月,明将李宗城从倭营奔还王京。五月,河套部进犯甘肃,总兵官杨浚将其击破。明神宗当时还以为丰臣秀吉只是不满上国册封,于是叫群臣复议封倭。秋七月,吏部尚书孙丕扬又催明神宗赶紧发布补缺官员名单,神宗不报。没过几天,明神宗嫡母陈太后驾崩。明神宗又开始派宦官在京师附近开矿,接着又在河南、山东、山西、浙江、陕西各地开矿,并以宫中官宦官来管理。群臣多次劝谏他不要这样做,就是不听。

闰八月,大学士赵志皋请求明神宗上朝,并答复和发放被滞留的奏章,同时还要罢黜采矿,明神宗毫不理睬。九月,杨方亨到达倭国,丰臣秀吉居然依旧不接受册封,并且还要发兵攻打高句骊。这个月,河套部再犯宁夏,总兵官李如柏将其击败,如柏是李成梁的次子。冬十月,明神宗又命宦官到通州增收税赋,此后各省皆设税使增税,群臣屡谏不听。

万历二十五年春正月,高句骊遣使来请援。二月,明神宗与群臣复议征倭。过了几天,明神宗任命西北名将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率南北诸军。三月,神宗又任命杨镐为佥都御史经略高句骊军务,又以兵部侍郎邢玠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之事。夏六月,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发生了火灾。秋七月,西南杨应龙叛乱。八月,倭贼攻破高句骊闲山,并进军南原,副总兵杨元弃城而走,倭贼逼进王京。冬十月,安南黎惟潭篡位,然而却向明廷请罪乞封,明神宗不想生事,就下诏授予其安南都统使。

万历二十六年春正月,明军攻倭贼于蔚山,结果不克,杨镐、麻贵都逃奔到了王京。三月,群臣都跑到文华门上书请求让皇长子朱常洛行加冠礼,并赐婚,明神宗不想立他为太子,就没有允许。夏四月,辽东总兵官李如松出塞,遇到蒙军伏击战死。六月,明神宗又任命巡抚天津佥都御史万世德经略高句骊之事。

秋七月,宦官鲁保替明神宗打理两淮盐务。冬十月,总兵官刘綎、麻贵分道攻击倭贼,将其击败。董一元攻倭贼新寨,结果败绩。十一月,倭贼充蔚山逃遁,明军分道进击。十二月,总兵官陈璘大破倭贼于乙山,高句骊抗倭就此平定。一世狂徒丰臣秀吉也因野心破灭,忧惧而亡,他的势力也很快被著名的德川家取代。

万历二十七年春二月,明神宗派出宦官前往浙江、福建、广东搞市舶司,就是海外贸易敛财。这个月,明神宗又派贵州巡抚江东之派兵征讨杨应龙,结果大败。三月,明神宗又派前兵部侍郎李化龙总督川、湖、贵三省军务,征讨杨应龙。夏四月,明神宗再次登上午门,接受倭俘六十一人,然后下诏将他们斩首于午门,与《平倭诏》一道传首天下。闰四月,明神宗下诏罢除东征时向天下加派的田赋。

不久,明神宗以诸皇子结婚为由,下诏索取太仓银二千四百万两,太仓银都是积年许久的陈银,氧化程度非常高,如果不是因为没钱,万不得已皇帝不会动用这样的银子,而户部接诏之后就说太仓银也亏空了,气得明神宗命户部严查天下积储银两。六月,杨应龙攻陷了綦江。九月,土蛮汗大军再度进犯锦州。冬十月,明神宗因播州用兵,增加四川、湖广田赋。

万历二十八年春二月,李化龙率师分八路进讨播州。夏六月,明军攻克海龙囤,杨应龙自缢身亡。播州被平定。八月,明神宗见倭贼再不敢进犯高句骊,于是罢东征戍卫之兵。十二月,明神宗第三次登上午门,接受著名“万历三大征”最后一征之西南播州之役,也就是平定杨应龙之乱的献俘仪式。这一年天下更加纷乱了,内外群臣都上书请罢矿税诸监,明神宗就是不听,这时大西洋意大利人利玛窦前来进献方物。万历二十九年春正月,明神宗免除四川、贵州、湖广、云南诸省战事加派的田租和徭役,并且免除了当地官民贻误战事之罪。这个月,明军又平定了皮林苗部之乱。三月,武昌发生民变。六月苏州民变。

冬十月,四十九岁的明神宗终于册立十九岁的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又封第三子朱常洵为福王,第五子朱常浩为瑞王,朱常润为惠王,朱常瀛为桂王。十二月,明神宗又恢复与朵颜部的马市,因为明军缺马。万历三十年二月,明神宗病重,立马召见大学士沈一贯于启祥宫,立马下令罢除天下矿税,停止江南织造,释放囚徒,又恢复内阁诸辅臣可以随意建言的职权。可到了第二天,他的病又突然好了,于是又把前一天准备要下的诏书给藏起来不发了。闰二月,恢复与河套诸部的贡市。秋七月,边关将士的粮饷发不下去,明神宗非常着急严催各地积负之债。

这个月缅军攻陷了蛮莫宣抚司,宣抚使思正逃到了腾越府,缅军追至,当地官府居然杀思正以谢缅军,缅军这才撤兵,从此西南人心渐失。万历三十一年春三月,吏部上奏天下郡守严重缺员,明神宗不报。阁臣多次请皇帝热审,也就是由于天气太热,怕一些肉刑会出人命,就请酌情从减处理,明神宗不睬。十一月,妖书案又发,谣传说明神宗要易太子之位,气得神宗下诏在京师周边五座城池大索造谣者。十二月,明神宗在启祥宫亲自召见了皇太子朱常洛,并赐邓手诏进行了抚慰。

万历三十二年春二月,阁臣们又请明神宗批准各司各道、天下各郡守及遣巡御史的名单,神宗不搭理。五月,雷火焚烧了明成祖长陵的明楼,吓得明神宗在六月命阁臣赶紧补缺官员并抚恤刑狱冤案。不久,昌平又发生了大水,冲坏了长、泰、康、昭四大先帝陵的石梁。秋七月,京师发生大雨,冲坏的城墙。八月,群臣跪于文华门,请皇帝修德理事,神宗降旨对这些逼宫的官员进行了切责。

万历三十三年五月,凤阳刮起大风雨,毁坏了祖陵大殿中的神座,不久雷火又击断了天坛圜丘望灯的高杆。屡现天变,明神宗居然无动于衷。十二月,明神宗才下诏罢天下开矿,以税务归有司,也就是户部,但一年的税收必须一半进入皇帝他个人的小金库,一半归户、工二部。过了几天皇长孙朱由校出生。从此宗室之人也可以参加科举入仕。

万历三十四年春二月,阁臣又请补充六部大员,明神宗不服。五月,河套部进犯延绥地界,明军将其击退。六月,缅军攻陷木邦。九月,明神宗下诏陕西严防边关。十一月,朵颜部进犯关内,总兵官姜显谟将他们击退。十二月,南京刘天绪自称龙华帝主,聚众千余人反叛,很快被剿灭斩杀。喀尔喀诸部归顺努尔哈赤,张献忠、李自成同年出生。万历三十五年春正月,给事中翁宪祥上书说,巡抚、巡按解任时需待职候命,不宜自行离任,明神宗不搭理。

二月,安南武德成进犯云南,总兵官沐睿将他击退。十二月,安南兵进犯广西钦州。万历三十六年八月,明神宗治云南失职诸臣之罪,巡抚都御史陈用宾、总兵官沐睿下狱论死。万历三十七年春三月,察哈尔部首领拱兔带兵攻陷大胜堡,游击将军于守志与其大战于小凌河,结果惨败。大学士叶向高请明神宗公开群臣相互攻击的奏书,要当众论是非,以肃人心,明神宗不理睬。夏四月,倭贼入寇温州。秋九月,左都御史詹沂封印自去。冬十二月,倭贼杀入琉球,捉住了琉球国王尚宁。万历三十八年十一月,由于军中乏饷,明神宗要求廷臣献上“足国长策”,但不得再向皇帝请求打开小金库。

万历四十年春二月,吏部尚书孙丕扬上书辞官而自去。夏四月,南京各道御史上书言道:“如今南京台省空虚,诸务废弛,皇上深居京师二十余年,未尝接见我们这些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明神宗不理。九月,大臣李廷机也上辞呈而自去。万历四十一年春正月,明神宗突然下诏要求高句骊练兵防倭,他们国王立马照办。三月,赐进士周延儒为状元及第。万历四十二年二月,明神宗生母李太后驾崩。三月,神宗让福王朱常洵就藩。秋八月,礼部右侍郎孙慎行拜疏自去。

万历四十三年夏五月,蓟州男子张差持大木棍冲入慈庆宫,击伤了守门内侍,这就是著名的“梃击案”了。明神宗于是严禁外人进入皇城之门。万历四十六年夏四月,也就是后金天命二年,后金大军攻克抚顺城,千总王命印战死。总兵官张承胤率师救援抚顺,也战败被捉。闰四月,明神宗命杨镐为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对付后金。秋七月,后金兵攻克清河堡,守将邹储贤、张旆战死。八月,明神宗让海运粮饷到辽东。九月,辽东的兵马乏饷,有司请征调各省的税银,明神宗不理,没过几天,他又下诏加重天下田赋,准备全力对付后金。

万历四十七年春二月,辽东经略使杨镐誓师于辽阳,并命李如柏、杜松、刘綎、马林四路分道出塞总攻后金。三月,杜松遇后金兵于吉林崖,战死。马林兵败于飞芬山,兵备佥事潘宗颜也战死。刘綎的兵马深入到了阿布达里冈,结果也战死了。六月,后金兵攻克了开原,马林兵败俘虏。这就是著名的“萨尔浒之战”,后金将强大的明军各个击破,五天内大破四路明军共计四十七万,天下为之震动,努尔哈赤也从此威震四方。明神宗得知后,立马派大理寺丞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前往经略辽东。

廷臣们都跪在文华门,请明神宗增兵发饷,神宗不报。九月,百官又跑到宫门口跪拜,请求皇帝上朝视事,神宗依旧不报。十二月,明神宗再度加重天下田赋。万历四十八年春正月,高句骊向明神宗乞援抗击后金。三月,明神宗再加重天下田赋。夏四月,王皇后驾崩。没过几天,明神宗也病重,于是在弘德殿召见了阁臣方从哲。秋七月,明神宗已至弥留之际,召见了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方从哲、尚书周嘉谟、李汝华、黄嘉善、张问达、黄克缵,还有侍郎孙如游于弘德殿,他勉励诸臣要勤职,然后就驾崩了,终年五十八岁,遗诏罢一切榷税及新增织造等诸项工程。

后世对明神宗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有人甚至说明之亡也,实亡于万历,小编则不是这样认为的,万历能维系近半个世纪的江山社稷,放唐玄宗、明世宗都是不能做到的,唐玄宗的安史之乱,嘉靖三十四年,五十三名倭贼横行江浙二十余座州县,居然在南京应天府城下逗留八十余日,天下为之震动!可见他们都是不能与万历帝相比的,万历帝御侮于辽东之外,竟使旷世枭雄丰臣秀吉呜呼丧命!这还不能证明万历帝的厉害之处了吗?

史书上说他,迥绝千古,享国愈久,几五十年,国祚灵长,所培毓远。明神宗确实和历代经典的明君或昏君都大不一样,说他是明君,他又没有秦始汉武那样大开大合的“大圣大明”,说他是昏君,他又没有像汉之桓灵,宋之徽钦那样丢掉江山,在同样灾异和纷乱不休的情况下,元顺帝在位三十七年实在压不住局面就跑了,可他确确实实做了近五十年皇帝,没有把江山给毁掉,且还是在三十余年没有正常上朝的情形之下,并且还培育了许多名臣名将。

后世还有说他贪财,只管自己小金库的,可他的内帑也没有拿来给自己搞大型土木工程,无非就是修了几座着火的宫殿,大多数时候都补贴了军饷,这才赢来了三大征的辉煌,说他使吏治空虚,像北宋一样养一大批臃肿不堪的冗员裁不掉,还不如消极对待,让他们自生自灭,这看来也属绝世高招啊!

史书上又说他明习国事,乾纲独揽,予夺进退,莫可测识,晚颇厌言官,奏章概置不报,然每遇大事,未尝不折衷群议,归之圣裁,最终使中外振耸,四海晏如。他不是传统常态下的忧勤之主,独以深居静摄皇权,却成就了西周之成康之治,前汉之文景之治,终始无间。他似乎像得了自闭症一样不愿意见朝臣,后来又有人得知他其实是患有严重的“跛疾”,就像侯景那样,可照样能纵横天下,只是有碍于帝王威仪,或许就不便上朝视事罢了。

史书上又说天下那些祸患,在他面前就像草野一样不可窥伺天颜,他每下的一道圣旨都是“为尧为舜之旨”,天下那些迂腐之人实不知他是一位“不世出之主”,足具大有为之略,所以他的庙号曰“神”,殆真如神也!三十四年不上朝,享国四十八年,获三大征完胜,天下尽掌于其手,能说他不是治国如神吗?

12 阅读:3489
评论列表
  • 2024-05-17 02:11

    明神宗吃着张居正变法的老本 一手灭掉了明朝中兴的希望 他维一不昏的就是虽然不理政务 但还有底线的不敢太荒废军务 还知道力排众议 起用李如松 但是 摆烂太久 最终明朝不可挽回江河日下

    の軒 回复: 史魔南歌子
    神宗父子是在填仁宗挖的坑,徽宗可没啃到老本
    史魔南歌子 回复:
    张正十年的老本居然能让他吃近四十年?那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的老本咋就吃不到十年呢?宋徽宗啃仁宗、神宗(差不多六十年吧)还有自己前二十余年的老本,也啃不到三年(宣和七年加靖康元年二年)就没了!还有元顺帝深居后宫的路数和万历不相上下吧?硬生生也只撑了三十七年,摆烂摆不下去溜了!以此看来,明神宗真是摆烂昏君吗?这摆法也太神了!
    史魔南歌子 回复: の軒
    童贯、刘延庆的20万大军与辽国的芦沟河之战,史书上怎么说的?自神宗以来所积蓄之军资丧失殆尽!你敢说天下一人没啃老本?也没错,偷鸡不成,老本全蚀了!
  • 2024-05-25 17:57

    万历

  • 2024-05-14 22:08

    张居正变法一度让万历十五年之前府库充盈,社会经济繁荣。为以后万历3大征打下物质基础。1616年,努尔哈赤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朝,万历皇帝长年独处深宫不理朝政,全国官员近一半缺职,社会混乱,文恬武嬉,早就不是万历初年的样子了。府库空虚,筹集好久才能凑足支持10万大军3个月的军费,就催杨镐进兵辽东,准备同努尔哈赤决战。1619年萨尔浒明朝最精锐的大军全军覆没。1620年万历48年万历病死。24年后经历天启崇祯二皇帝后,大明朝完蛋了。万历死到明朝完蛋不过20多年。明亡实亡万历!

    巴图蒙克 回复:
    起码宋仁宗没有万历皇帝那样疯
    史魔南歌子 回复:
    不能接受,这只是教科书上的一面之词,果真万历庸劣,其功全由太岳一人所造,那万历十五年之后,如何能撑得了长达三十余年之久?看看梁武帝、唐玄宗这两位前大半部分的有为之君,后期败亡何其速也!再看看元顺帝苦撑三十七年还是亡国逃遁,而明神宗亡国之迹象何在?无非后期天启朝东林与魏阉之争伤了大明元气,崇祯又是个病急乱投医的主,才使有明一代毁于一旦!
    史魔南歌子 回复: 巴图蒙克
    到后期也相差无几了,当着辽使的面都敢又哭又闹,说皇后和大监要杀他!(没儿子给苦得)结果大臣们哄着辽使说皇上只是喝多了!这还不够疯的?
  • 5
    2024-05-19 16:24

    说来说去,之前发展的好是因为张居正在前面顶着,后来拉胯是因为张居正噶了。那特么和这个皇帝有鸡毛关系啊[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史魔南歌子 回复:
    张居正有这么大的能量?他比诸葛亮还厉害了!诸葛丞相死后蜀汉还只扛了二十九年,居正死了,万历居然靠他的余资扛了三十八年!你信么?
  • 2024-05-19 15:01

    小编真能扯淡。

  • 2024-06-02 12:03

    明亡于万历,这是史学家公认的,小编说,那些史学家都是屁

    史魔南歌子 回复:
    管他公认私认,你崇拜的乾隆皇上定了四库全书,就能算得上公认吗?千百年后不还是被推翻了!

史魔南歌子

简介:南柯梦醒怕春归,一棹烟波尽,风吹唐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