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培养朱允炆时过度偏于文治,自废武功,导致朱棣靖难之役成功

史海撷英 2024-01-10 16:06:12

作为明朝初期最重要的一场权力斗争,靖难之役的整个过程,其实特别简单。

朱元璋晏驾之前,立了自己的孙子做皇帝,然后自己的其他儿子不愿意。所以孙子登基之后,不得不主动削除自己叔叔们的权力,想要重新完成集权。但是奈何他下面的大臣都无能,所以最后反倒给了自己四叔造反的机会。就这样,后来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起兵造反了。而起兵之后,朱棣打了四年,终于一路造反成功,最后自己做了皇帝。

实际上,如果仔细看过靖难之役的前因后果以及整个过程就会发现:这次造反其实真的是很复杂。而且也绝对不是因为朱允炆太迂腐才失败。

真实的情况是,每一个能够在这段历史当中露脸的人物,都是非常厉害的聪明人!而这场皇位之争,也绝对堪称是中国古代历史,最精彩的一次皇位之争。

这个斗争故事得从当年朱元璋的时代开始说起。

当年朱元璋自从登基开始,对于继承人这件事就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考虑。历史上因为继承人犯错误的皇帝不在少数,所以朱元璋自然也不想犯这个错误。

朱重八

所以,早在朱元璋称王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做出了选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在南京称王的同时,朱元璋就已经正式自己的嫡长子朱标作为世子。三年之后,等到朱元璋正式登基,世子朱标也就变成了太子朱标。“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带刀舍人周宗上书乞教太子。帝嘉纳。中书省都督府请仿元制,以太子为中书令。帝以元制不足法,令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选勋德老成及新进贤者,兼领东宫官。于是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佥大都督府事吴桢、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谕之曰:‘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谓府僚导之,嫌隙易生。又所以特置宾客谕德等官者,欲辅成太子德性,且选名儒为之,职此故也。昔周公教成王克诘戎兵,召公教康王张惶六师,此居安虑危,不忘武备。盖继世之君,生长富贵,昵于安逸,不谙军旅,一有缓急,罔知所措。二公之言,其并识之。’是年,命选国子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余人,侍太子读书禁中。琦等入对谨身殿,仪状明秀,应对详雅。帝喜,因谓殿中侍御史郭渊友等曰:‘诸生于文艺习矣,然与太子处,当端其心术,不流浮靡,庶储德亦获裨助。’因厚赐之。未几,以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

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作为一个皇帝继承人绝对是特别合格的!一方面,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刚刚拥有自己的军队,甚至连南京都还没拿下了。所以小时候的朱标,亲眼见过朱元璋如何起家,也知道朱元璋早年到底有多不容易。这一点,朱标和朱元璋后面生的那些儿子,绝对是截然不同的。另一方面,他出生之后,朱元璋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他找了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朱标的成长过程当中,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他都不缺。而见识过朱元璋的创业史之后,朱标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

所以,朱标长大之后,真的是特别有能力。真实的朱标绝对是一个非常靠谱的皇位继承人。下面的兄弟们服他,没人敢和他争皇位。大臣们也都支持他,觉得他以后就应该做皇帝。

如果朱标能活到朱元璋驾崩,顺利接班,那么以他的城府和手段,后来的明朝绝对不会有什么靖难之役。后世普遍认为,如果朱标能成功接班,并且在位的时间比较长。那么接下来的明朝大概率会是文景之治的状态。

但可惜的是,朱标薨逝在了朱元璋的前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38岁的朱标在外出巡视的路上,忽然就生了病。据说当时朱标出去巡视的目的,是为了接下来明朝迁都。当然也有可能和调查秦王有关。明朝开国的时候,朱元璋选择定都在南京。但是后来,随着明朝统一全国,南京作为首都不利于明朝对北方的控制。而朱标这次外出巡视其实就是想看看,接下来明朝到底应该迁都去长安,还是迁都去洛阳。但可惜的是,就在回来的路上,朱标忽然生了病。在这之后,朱标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没过多久就薨逝了。“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巡抚陕西。先是,帝以应天、开封为南北京,临濠为中都。御史胡子祺上书曰:‘天下形胜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凭。洛阳周公卜之,周、汉迁之,然嵩、邙非有肴函、终南之阻,涧、瀍、伊、洛非有泾、渭、灞、浐之雄。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帝称善。至是,谕太子曰:‘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汝往以省观风俗,慰劳秦父老子弟。’于是择文武诸臣扈太子行。既行,使谕曰:‘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导尔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阴不雨,占有阴谋,宜慎举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仍申谕从行诸臣以宿顿闻。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

朱标

朱标的英年早逝绝对是明朝历史上一个最大的意外。原本朱标顺利接班的话,明朝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发生后面那些事情的,因为根本不可能有哪位皇子敢去和朱标抢皇位。但是随着朱标薨逝,接下来,其实不管谁做接班人,其实都不可能像朱标这么完美了。

以上这些大概就是明初皇位之争产生的大致背景。而接下来所有的事情,其实也都是以朱标之薨逝开始的。

朱标病薨于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1392年5月17日),而从朱标薨逝开始,接下来的四个月时间里,明朝高层围绕着下一位太子的人选,其实进行了非常复杂的博弈。而且,能够参与这场博弈的,都是当时地位最高,而且最聪明的人!

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其实并没有想过跳过儿子,直接选孙子。因为朱元璋不缺儿子,而且儿子里面也有很多优秀的孩子,完全可以做一个同样优秀的储君。

而如果选儿子的话,最好的选择自然就是顺次接班,选择其他嫡子。而且朱元璋和自己的正妻马皇后感情极好。虽然这时候马皇后已经崩逝了,但在有嫡子的情况下,他依然还是不可能去立其他庶子。这一点,下面的那些大臣们也很清楚,所以他们也不可能支持其他庶子。

而朱元璋当时还在世的几个嫡子,分别是老二秦王、老三晋王、老四燕王,以及老五周王。

朱樉

如果按照顺位继承制度,此时朱元璋最该立的,就是老二秦王。但问题是,秦王身上有两个缺点。一是他本人性格比较暴虐,虽然秦王的军事才能不错,但性格暴虐这一点,确实是他的致命伤。一旦未来秦王接班,很容易会轻易对外开战,这不符合朱元璋对于接下来明朝休养生息的构想。“洪武十一年七月十九日敕谕秦王文:‘朕尝听儒臣诵古人书传,见周、秦、汉、唐藩王多有不才而失富贵者,有自己蠢而被欺侮者。此二者,朕命儒录为书,题曰《昭鉴录》。其富贵得失,尽在其中。若有心将斯以为戒,甚不难于检阅。今有是书而不看,即是古圣贤之道不行,将欲恶之也。若此必美古恶人之志,又将欲行之矣。前者命尔之国关内,朕必欲日日起居出人,皆合吉祥。何至国中不居寝室,止宿歇门下,是何道理?于此观之,非人所为,禽兽也,且尔所居宫殿城郭,前后役使军民,非一朝一夕而成者。今既完成,军民想望尔到必有休息之理,何期至无知,不念军民之艰辛,又欲将九龙池中亭子移往杨家城古殿基上。此一事,轻看不觉,若是昔日汉、唐子孙有此所为,则奸人易为借口,其王身命不保朝暮。今朕见在,尔不晓人事,蠢如禽兽。朕加尔以责罚,庶可无疑。设若朕身后日久,尔蠢若是,非是为兄者之过,乃尔自取之也。朕观尔不会保身命有二:其罪大者无如欲移亭子,其恐有不测之祸。数辱造膳者,膳,立命也,非操专其事者不得其精。尔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若频加捶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且初之国,各园中果菜之类,初年用不了,宜给各衙门官,共到次年,或者如此为庶可。自今以后,十分谨慎,不可非理放肆。移亭一节,非文王相苦谏,事不谐矣。尔不听人谏,久必不好。尔到新宫,不居寝室,朕令内使令来教说观尔。尔终不从父命,止居于门下。若此非为,权且饶尔;若久不省,自来回话。如今朕乃尔父,教之不听,若久后为兄者,以苦口毒言教之,尔必为己是兄非。此不能保富贵也。朕言既至,尔自观之省之。’”

第二,秦王的媳妇是元末名将王保保的妹妹。如果秦王登基,让这位王保保的妹妹做了皇后,这对国家以后对北元的同化或许有好处。但同时,下面的很多大臣一定不答应!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如果一个北元贵族做了皇后,那就意味着他们当年打的仗有问题,这会直接决定他们的地位高低!所以很多大臣都不可能接受秦王做继承人。如果朱元璋强行立秦王做太子,会给明朝带来很大的隐患。

而如果跳过老二,选老三、老四或者老五,接下来朱元璋就必须得面对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大臣们的结党问题。因为这几位皇子当中,每一个都无法绝对服众,不管选谁做太子,都会有其他人不服。

实际上,在朱标薨逝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明朝高层已经逐渐有了站队的倾向。很多高层大臣已经开始选择自己支持的皇子。这种局面,同样也不是朱元璋希望看到的。所以,如果选儿子,不管选谁,都一定会是一个烂摊子。

那么,如果跳过儿子,直接选孙子呢?这个想法或许很大胆,但至少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个方案其实是可行的。朱标一共有五个儿子,不过这其中的长子朱雄英比朱标薨逝得还早,属于早早夭折。而在朱雄英之后,接下来朱标的次子,就是后来被立为继承人的朱允炆。

朱允炆

朱标薨逝的时候,朱允炆已经16岁了。在古代的时候,16岁的孩子其实已经有了继承皇位的资格。而如果选择朱允炆的话,下面的很多大臣,不会出现站队的情况。因为朱允炆算是朱标的合法继承人,如果朱标活着,皇位本来就该传到朱允炆手里。最关键的是,朱允炆性格比较仁厚,符合朱元璋休养生息的计划。

所以最后,在经过长达几个月的沟通和博弈之后,朱元璋顺利取得了各方的认可。几乎所有人在明面上都表示,朱允炆确实不错。在这之后,朱元璋才正式立朱允炆做了继承人。

而从朱允炆正式被立为继承人的那天开始,接下来,为了皇位的顺利传承,朱元璋大概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替朱允炆剪除威胁,清理开国功臣。其实在之前的二十多年里,朱元璋已经干掉不少开国功臣。不过在朱允炆上位之后,朱元璋的手段更狠了。在这之后,最值得一提的其实就是所谓的蓝玉案。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名将,而且比较年轻,本来是朱元璋留给下一代的武将之首。而且,蓝玉和朱标是有亲戚关系的,这种关系,也让蓝玉更能为朱标所用。

但问题是,蓝玉可以被朱标所用,却不能被朱允炆所用。除了朱允炆资历不足以外,最重要的是,蓝玉和朱允炆没有亲戚关系。简单来说,朱标的正妻是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女儿,而蓝玉则是朱标的小舅子。但是朱允炆不是这个常氏所生,常氏生的儿子是那个早夭的朱雄英。而朱允炆的生母则是太子侧妃吕氏。所以,如果朱雄英还活着,蓝玉可以被朱雄英所用。但是换做朱允炆,蓝玉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听从调遣的。

朱重八

总之,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朱元璋清理了一大堆开国功臣。尤其是在武将方面,朱元璋更是大杀特杀。既然未来的朱允炆注定要走文治路线,那武将基本上就没啥用了。尤其是那些善于进攻的武将更是成了祸患,必须得除掉。而朱元璋的这个选择,其实也给朱允炆埋了一个大雷,导致后来朱允炆无将可用。朱元璋自己还曾说过:“昔周公教成王克诘戎兵,召公教康王张惶六师,此居安虑危,不忘武备。”可是他却把这番话抛在脑后,感觉天下已经安定了,不再需要这些将军们,《司马法》所谓“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被其忘掉,而是走上了非此即彼的道路。

第二件事则是让自己的儿子们封王就藩。这件事其实在朱标薨逝之前,朱元璋就已经开始做了。在朱元璋的策划下,明朝玩了一套和之前所有朝代都不太一样的封王政策。也就是所谓的“封王而不锡土”。

简单来说,明朝的王爷没有自己的实际封国和封地。明朝的王爷们每年会从国家手里领取大量的俸禄,但是他们不可以直接管理一块地盘,也不能直接管理当地治下的百姓。这些工作,都由当地的地方官来管理。而王爷们的唯一特权其实就是在自己被派去的地方,率领一支军队进行驻守。但同时,这支军队的数量不会特别多。哪怕是后来起兵的燕王朱棣,在起兵之前,麾下其实也就只有八百人!明朝藩王的这个特点特别重要。在接下来的靖难之役当中,这将直接决定历史的发展。

第三件事,则是全力培养朱允炆。虽然当时朱元璋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后来还是多撑了几年。在这几年当中,朱元璋开始全力教导朱允炆,教朱允炆怎么去做一个合格的皇帝。唯一遗憾的是,此时明朝已经基本停止了对外战争。所以在这几年当中,朱允炆基本上只学了文治,没学怎么打仗。而这个缺点,后来也成了朱允炆失败的根源。

靖难之役形势图

总之,朱元璋在世的最后几年里,基本上是尽了自己一切的力量,来帮助朱允炆顺利接班。就这样,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了,然后朱允炆顺利接班。

至此,靖难之役的种子彻底被埋到土里,并且开始发芽了。

接下来,朱允炆上位之后,第一时间开始着手准备削藩。但是他削藩的手段又不够高明。过于急躁,削废并进,激化矛盾。废藩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为敌我矛盾,给予藩王造反的理由。甚至在这期间,“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柏膂力过人,握刀槊弓矢,驰马若飞。至是有告其反者。帝遣使即讯,柏焚其宫室,弯弓跃马,投火中死。榑累历塞上,以武功喜,时与燕通,为府中人所告;会代郡亦上变,乃废二王为庶人,锢榑京师,幽桂大同。”直接激起了其他所有诸侯王的愤怒。所以,身为燕王的朱棣就开始在北京正式起兵,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开始杀向朱允炆所在的南京。

如果把视角转移到朱允炆这边就会发现:朱允炆其实绝对不是什么无能之辈!而他身边的那几个大臣也绝对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当时朱允炆削藩的时候,为什么不用当年汉武帝用过的推恩令?历史上成功削藩的案例那么多,为啥朱允炆就不知道翻翻史书,去模仿一下前面那些成功案例呢?这个问题,答案其实特别简单,因为汉朝的藩王和明朝的藩王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

汉朝的藩王有一个实际的封国!最开始的时候,汉朝这些封国内部,所有的人事权、财政权、执法权以及军事指挥权全都归藩王自己一个人。就算是皇帝,想要调动诸侯国内部的人,也得先跟当地的诸侯王打个招呼。

而汉朝的削藩,严格来说其实是经历了四代人的努力才完成的。第一代的刘邦,只针对异姓王不针对诸侯国,他保留了几大诸侯国,但是把这些诸侯国的王全都换成了自己的儿子或者亲戚。第二代的汉文帝,则是先强化中央的军事力量,然后借着几个老诸侯王薨逝,把几个最大的诸侯国肢解。而到了第三代的汉景帝则是开始大面积收回诸侯王手里的权力。但这个选择就直接激起了诸侯王们的敌视,所以就有了那场七国之乱。但是好在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准备比较充足,所以最后打赢了,削权的政策也才能顺利执行下去。​到了第四代的汉武帝才能正式颁布推恩令。按照这个政策,所有诸侯王的儿子,都有权继承自己老爹的封地。就这样,原本还算比较大的诸侯国,在老诸侯王薨逝后就被逐渐肢解,变成了一堆更小的诸侯国。然后,这些更小的诸侯国,就没法对汉朝中央产生任何威胁了。

这就是当年汉朝的削藩手段,也就是所谓的推恩令。但实际上,真实的推恩令其实并不是汉武帝一代人完成的,而是老刘家四代人才搞定的。如果换了当年刘邦或者汉文帝敢用这种手段,那估计圣旨刚发出去,下面的诸侯国就联合造反了。

朱允炆

而换到朱允炆这里,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朱允炆身边的那几个大儒,他们其实都深读过历史,也都知道推恩令的存在。所以他们大概率也都想过,要不要用推恩令这种形式来解决明朝的藩王问题。

但是这事不现实。假如朱允炆也模仿当年汉武帝的做法搞推恩令。那么朱允炆很快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因为明朝的藩王既没有实际封地,也没有直接管理的封国。所以推恩令下去之后,一点用都没有!

想要实行推恩令,最基本的要求,需要藩王手里有东西可分。可是明朝藩王手里只有一支人数很少的军队,以及按时从国家手里领的俸禄。这两种东西,就算分了也没有任何意义。

而除了这些表面上的东西之外,剩下的东西就是推恩令分不了的了。比如朱棣,朱棣有两种东西是推恩令根本没法分的。而且就连他自己也无法分给自己的儿子。这两样东西,一个叫威望,另一个叫军事指挥能力。

而一个没有封地甚至连实控地盘都没有的藩王,照理来说对皇帝基本上已经没有威胁了。这样算下来,朱允炆岂不是根本不用玩什么削藩?他直接稳稳当当做皇帝就好了?

朱允炆

这种情况,其实也正是当年朱元璋希望看到的。可问题是,等到朱允炆登基之后,他却又很快发现,自己不削藩不行。因为那些地方诸侯王的威信,实在是太高了。尹守衡《皇明史窃》记载,早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祖孙二人就曾探讨过这个问题:“太祖语太孙曰:‘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意如何?’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这些明朝的诸侯王,虽然从法理上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权力。但实际上,在诸侯王所在的地区内部影响力极大!因为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为了巩固对国家的控制能力,曾经有意提高这些诸侯王在当地的影响力。

影响力是没有办法用推恩令去削弱的。而如果不削藩,那又很容易会导致诸侯王利用这种影响力迅速做大!接下来用不了几年,原本诸侯王只是暂时影响的地盘马上就能变成实控区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刚刚登基之后,就必须得马上着手削藩。这也是朱允炆身边那几个大臣想出来的终极答案。

不过这样一来,就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要削弱这样的藩王,到底该怎么削藩,该从谁开始削起?

最好的选择其实是先搞定弱的,再搞定强的。如果一上手就针对最强的,很容易会导致这位最强的诸侯王就地造反,然后其他诸侯王纷纷响应。反倒是先对付弱的,温水煮青蛙,这样更容易一点。

而如果想用这种方法,从弱到强依次解决,又该以什么名义来削藩呢?简单啊!只要往那些诸侯王的头上扣帽子,说他们在封地为非作歹,或者对朱元璋不敬,那不就可以趁势削藩了吗?

朱允炆

正是基于这种思路,接下来,朱允炆开始了他的削藩。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手段,接下来,等到朱允炆收拾了几个弱点的诸侯王之后,最强的燕王朱棣早就已经有了准备。等到朱允炆正式针对朱棣之前,朱棣就已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北京成功起兵了。而接下来,也就是真正的靖难之役了。

但实际上,直到朱棣起兵,朱允炆的思路其实一直都是对的。因为在当时的状态下,朱允炆占据了绝对优势。尤其是在兵力方面,几乎可以单纯靠人海战术,轻易取胜。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时候的朱允炆犯了两个最关键的错误。第一个错误,他用人不对。他派去指挥的大将李景隆,从后来的结局来看,应该是早就已经想投靠朱棣。所以,当己方统帅是敌方人员的时候,接下来等着朱允炆的,就是一路溃败。第二个错误就是他本人不懂军事。而当时他身边的几个大臣也都是文官,基本上也都不太懂军事。如此一来,在整体战略方面,当时的朱允炆出现了重大失误。所以最后,朱棣在好不容易打到济南之后,忽然发现:朱允炆的战略存在巨大的漏洞。此时的他,根本没必要打济南,完全可以绕过济南,直接杀向南京!

就这样,在靖难之役爆发三年之后,朱棣仿佛一下子就开窍了,迅速带兵南下,直扑南京。而面对朱棣在战术和战略上的同时成功,朱允炆也失去了对策,最后只能被朱棣拿下了南京,拿下了帝国的中枢。

但实际上,直到朱棣打进南京,他实际控制的地盘依然不算大。而且,这块地盘不管是人口数量还是赋税以及粮食产量,都只能算是明朝极小的一部分而已。也就是说,直到朱允炆战败失踪,他依然还是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朱棣

不过,就算这样,对于一个暂时失去了国家机器指挥权的朱允炆来说依然没什么意义。因为朱允炆本人他不懂打仗。就这样,在朱棣进入南京之后,朱允炆失踪了,而朱棣成功登基,明朝自此换了皇帝。

讽刺的是,朱棣登基之后,反倒是继续延续了朱允炆的削藩方向。甚至就连基本策略都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本人会打仗,能够很好地执行这种政策。

所以,朱棣登基之后,没过多久,明朝的藩王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而自此之后,明朝的皇位也就落到了朱棣这一脉的手里。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明初皇位之争。

如果仔细回顾过整个历史就会发现:这段历史不管是最开始布局的朱元璋,还是后来参与博弈的朱棣和朱允炆,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目的和手段。只可惜在这期间,发生了太多大家都无法预知的事情,所以最后的结局,就成了人们所熟知的那个结局了。而朱棣的成功,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其实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凡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教过朱允炆怎么打仗,让朱允炆有一定的指挥能力,朱棣其实都是必败无疑。

0 阅读:25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