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业者携手深耕葡萄酒贸易

华舆 2024-04-07 15:11:14

参考消息网4月4日报道 中国商务部3月28日正式发布裁决公告,鉴于中国相关葡萄酒市场情况发生变化,不再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澳大利亚各方纷纷表示欢迎。在澳的中澳从业者广受鼓舞,信心满满,欢呼“真是奇妙的一天”,并表示将深耕葡萄酒贸易、促进中澳交流。

“重回中国市场很激动”

澳大利亚葡萄酒对华年出口高达11亿澳元(1澳元约合4.6元人民币),对华贸易与澳就业紧密相关。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当天在澳重要葡萄酒产区猎人谷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注意到现场一张张非常幸福的笑脸,“我们认为恢复贸易迫在眉睫且有望再创新高,因为这就是我们在其他产品贸易恢复后看到的情景”。

“能重新回到中国市场我很激动。我会按已定计划,与原有客户重建联系,评估后调整对已触手可及的中国市场的策略。”拥有自创葡萄酒品牌的凯姆·特斯纳说。

22年前,特斯纳在巴罗萨河谷从一间小葡萄酒厂做起,如今已经拥有200公顷葡萄园,酒厂能加工3000多吨葡萄酒,其中原浆、代加工和自有品牌各占三分之一。巴罗萨河谷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其所在的南澳大利亚州生产全澳过半的葡萄酒。

“巴罗萨河谷的气候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我们的葡萄成熟度高,葡萄酒口感更丰富、饱满且能保持良好的酸度,这使它和中餐很搭。”特斯纳2006年开始向中国出口葡萄酒,“他们当时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到我们,第一批很少,只有七吨,卖到了北京”。

中国市场占特斯纳酒庄出口份额的40%,包括自有品牌的20%,“我们卖到中国的多数酒每瓶在40到200澳元之间,属于我们的中高端产品”。特斯纳对中国市场已经非常了解,他说中国北方人喜欢酒精度高的红葡萄酒,而南方人因多吃水产更适合白葡萄酒。

鉴于中国市场庞大,特斯纳找到华人姚慧凡担任他的出口市场部经理,“她帮我与合适的客户进行恰当交流”。

姚慧凡从事葡萄酒行业15年,她对记者说:“大部分酒庄都非常渴望回到中国市场,也在积极准备和中国客户见面。”她的公司也和之前的中国经销商商量好订货、发货事宜。她表示,下半年会安排去中国见客户,也会积极参与贸易展会。

▲2023年8月31日,甘肃省嘉峪关的一家葡萄酒企业的酒窖。这座酒窖面积13000多平方米,号称亚洲最大的葡萄酒单体酒窖。(图片来自香港中通社)

“喝葡萄酒,交中国朋友”

中澳葡萄酒贸易对推动两国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自另一知名产地麦克拉伦谷的都度酒庄董事兼执行总经理克里斯·托马斯,是一位有25年从业经历的资深酿酒师。

“我2012年第一次到中国,开始和中国人做葡萄酒贸易。”托马斯告诉记者,都度酒庄几乎所有的出口市场都在中国,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酒庄只根据自有葡萄园的收成丰歉酿造葡萄酒,不外购也不外售原浆。“我们目前在中国不同地方有14个品酒屋,这让我有大量时间在中国旅行,我在中国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我们通过微信联系,我告诉他们我等不及要回去看他们,喝一大瓶都度,配上绝妙的中餐,我太想念了。”

托马斯还走访过中国的葡萄酒产区。“我去过宁夏一星期,参观了许多酒庄,那里的葡萄酒质量之高令人惊讶。澳大利亚是年轻的葡萄酒生产国,我认为中国也开始了葡萄酒旅程,中国会有许多地方的葡萄能酿出好酒。”

“喝一两杯葡萄酒就能交到一个真正的朋友,我和中国朋友喝了很多杯,我期待能再多喝一些。春节的时候,我还和中国朋友网上干杯。”托马斯说,4月要继续葡萄的采收压榨。“我们与客户的联系和友谊从未终止,一旦酿酒季完成,我就要回中国,与中国朋友分享美妙的澳大利亚葡萄酒。”

“我们已经有了订单,有的客户已经付款。我们需要回到中国,和客户紧密合作,以保证满足他们的需求。”特斯纳对记者说,“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喜爱那里的食物,喜欢在中国旅游,我渴望回中国做生意。”

特斯纳已经在认真学习中文,他说:“澳中葡萄酒贸易发展迅速,我对未来几年的前景相当兴奋。”

姚慧凡还在巴罗萨河谷颇有名气的格里诺克溪酒庄担任运营经理,她介绍说,中澳在葡萄酒业已深度交融,“仅南澳大利亚州就有大大小小几十家中资葡萄酒企业,包括灌装厂、品牌酒,从业中国人近千。有的在澳大利亚做贸易,帮助本地酒庄打开中国市场;有的收购本地葡萄酒做自创品牌;也有的收购本地酒庄,将市场和资金与本地特产和技术相结合”。

库纳瓦拉是南澳大利亚州另一处精品葡萄酒产区,当地的赤霞珠葡萄酒广受推崇。一家中国民营企业收购了当地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瑞马酒庄,总经理李捷说:“我们保留了原有的全体技术人员,延续本地葡萄酒的传统与风格,库纳瓦拉赤霞珠在国内很受欢迎。随着市场的开拓,我们还会利用在库纳瓦拉当地的影响力协助更多本地酒庄去中国发展,深耕中澳葡萄酒贸易。”(完)

作者/章建华 张娜

来源:参考消息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