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阮经天,完成他的华丽转身

翠丫看电影 2024-03-04 16:18:36

阮经天说,他在两年前遇见陈桂林时,已经走过了一些生命的重要时刻。

比如亲人离世,再比如大量的、被迫要独处的日子。

痛苦与孤独这两种状态,从来都无法对他人言说。

独自消化它们的过程里,一个人内心所经历的时间被无限拉长,那是无法预计何时能消散的阴霾。

漫漫挣扎中,陈桂林这个角色找到了他。

曾经年轻,并且因为年轻所以张狂,直到不得不独处的阶段,才开始审视自己,改变自我与外界的互动方式。

“经过了那个阶段,我能理解陈桂林这个人。”

近日,电影《周处除三害》引发关注。截至3月3日13时11分,影片《周处除三害》票房突破1亿元。

继《艋舺》后,阮经天再度挑战黑道角色。

他将《周处除三害》等近一两年遇到的电影和角色,归纳为他进入40岁人生前阶段性的回想和某个句点。

“逼着我去面对过去曾经拥有的孤独跟软肋,逼着我去面对曾经拥有的不堪。”而对于这个40岁的句点,他表示:“我画的也挺开心的”。

《周处除三害》之所以获得极高的讨论度,前提还是质量过硬。

除此之外,这次阮经天的演技也不容忽视。在此之前,大部分人对他的印象,或许还停留在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中的富二代纪存希。

但这一次在《周处除三害》中,他饰演性格乖张暴戾、迷失自我的通缉犯,不仅在外形上挑战了“狗啃头”“蓬头垢面”的逃亡形象、贡献了拳拳到肉的精彩动作场面,也成功扛住了难度不小的内心戏,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周处除三害》中的8.4分,我想有一半是阮经天的功劳。

片中的主角陈桂林,开场正是一个穷凶极恶、不可一世的黑道混混。

在多年后准备自首时,却发现自己只排在通缉榜的第三名。

于是他决定除掉前两名,让世人记住自己的名字。

从外形到性格,陈桂林看起来都是一个为阮经天量身定做的角色。

小学因为体格健壮加入游泳队,高中又因为打架记过被退学三次的他,完全能对应角色一开始不可一世的状态。

而除了参加剧组安排的动作训练课,他也专门请格斗老师教学,亲自上阵完成出彩的打斗戏份。

阮经天在《周处除三害》里的第一场重头戏是吃饭。

吃饭的时候,他旁边坐了一个金毛小弟,正绘声绘色讲起“桂林仔”怎样惊险刺杀葬礼上的那位死者。

阮经天一脸轻松地听,像是就着榨菜下饭,有滋有味大口扒拉肉排和米饭,吃得满嘴油光。

吃完他说,什么桂林仔,我陈桂林有名有姓。

错愕还没来得及完全释放,陈桂林已经游进人群。

他举枪击中了死者所在帮会的二号头目,又穿过惊恐散开的群狼,径直向前补枪击毙对方,随后熟练擦去枪上指纹,从容离去。

警察在巷口瞄上他时,他的脸上反而漾开了一种近于癫狂的邪笑,他逃跑的姿态也癫到骨子里,好像生与死都只是疯子的游戏。

短短几分钟,陈桂林随时贴脸开大的恶鬼形象立住了。这是观众不曾见过的阮经天。

偶像派的“奶油小生”转型为实力派的“硬汉”,似乎一直是两岸中生代演员的必经之路,而这种趋势在去年尤为明显。

不论是从童年偶像剧男神变成影帝的吴慷仁、阮经天,还是获得各大电影奖提名、备受瞩目的许光汉、林柏宏,他们都有“小生转型”的标志。

连导演李安也感慨:“台湾真的出小生,(转型拿影帝)很有希望。”

1982年11月8日,阮经天出生于中国台湾台中市眷村的一个军人家庭。

初中就读于台中双十初中时,曾因酷爱电玩好几天没回家,以至于父母在报纸登了寻人启事。

与此同时他开始长个子,父亲则建议其学习游泳。

之后阮经天加入学校游泳队,代表学校或者区域参加各类比赛,一度成为中华台北队奥运游泳项目的储备选手,他还在业余时间兼职游泳教练。

由于体育优秀,阮经天很快成为学校风云人物。

2002年,阮经天陪朋友参加模特面试结果被导演意外相中,接着出演戴佩妮《爱过》MV。

然而,阮经天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由于出身军人背景的家庭,又是个体育不错的男孩,全家人希望他从事一份安稳的工作。

后来,他去考了飞行员并通过考试,但他还是觉得演艺圈好玩,于是前往台北。

之后签约凯渥模特儿经纪公司,以走秀和拍摄广告为主,亦与王菲、张惠妹等合作MV,当时他与公司另两位男模郑元畅、贺军翔并称“凯渥三剑客”。

但在刚开始做演员的那几年,他就像一个误闯入魔法世界的“麻瓜”,虽然已经拍过几部戏,却始终找不到意义在哪里,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直到拍《我在垦丁天气晴》时,突然抓到了一种“鸡皮疙瘩起来”的感觉。

从那一刻开始,他不再萌生退意,而是一直期许着在未来的表演再次抓住这个感觉。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一直泡在偶像剧赛道的阮经天开始明白一个道理:曾经靠外形本色出演就能拿捏的角色,开始成为自己格格不入的赛道。

于是,各个现实主义剧集、电影大制作里开始出现阮经天的身影。逢采访必诚恳地吐露自己其实一直抗拒偶像剧的标签、想转型让自己有所成长。

阮经天的演技,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步得到提升的。

2010年,第一次凭借《艋舺》拿影帝,原本希望做演员20年内实现的梦想突然成真,让这个刚接触电影没多久的年轻人有些手足无措。

他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导演的悉心指导,后来则开始自己摸索出感觉和方向。

到了后期拍《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时候,他在一场打戏中过于投入、打伤了替身,第一反应是舔干净手上的血,回到戏中一个“变态”的状态。

后来,《血滴子》《刺客聂隐娘》《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他挑战了很多类型戏,跟不同风格的导演和演员合作,高强度压迫自己。

大约整十年的时间,就这样时而充满着愤怒,时而充满着不服气,但更坚定的一件事是,要将表演这项事业坚持下去。

时至今日,阮经天依然不喜欢用设定好的方法去表演。

当生命经验与表演深度连接,带来兴奋的同时也伴随着折磨,这种表演方式意味着要常常透支自己。但这也是阮经天眼中,做演员“天赋蛮好”的一面。

自己体力非常好,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调动起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情绪,也足够适应要追求极致的表演。

2023年,阮经天主演的电影《追缉》上映。

在电影首映式上,阮经天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有观众拿来一罐漂白粉,希望他能回到“霸总”纪存希帅气利落的样子。

“25岁和41岁是不太一样。”他笑着接下,不过短期内,这个愿望会有点困难。

电影里,他蓄起络腮胡,顶着一头乱发出场,眼神颓废又沧桑,最近几部新片的颠覆性造型,都跟过去大家熟悉的样子有很大不同。

在阮经天身上,很难找到“包袱”这一说,无论电影还是生活里,他都喜欢素面朝天,有采访也会尽量不遮瑕或遮掉黑眼圈。

镜头面前,他不介意坦诚自己迷惘与脆弱的一面,愿意将这些年的表演与人生感悟和盘托出。

因为这份真实,阮经天越来越享受拍电影的乐趣。

在他看来,电影并不是美化,更多的时候是现实生活的投射和延伸。

真实,也是他走进角色的方法,入行二十年,他把人生经验倾注到角色中,“在每个表演里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做当下那个诚实的自己。”

在拍摄《周处除三害》进组前,阮经天剃头、瘦身,练习打斗动作,为的是从形象上塑造陈桂林凶狠、绝望的孤狼状态。

对陈桂林人生剩余的四年前后形象,还做了不同的表现。

作为帮派成员的潇洒和作为逃犯的谨慎,都在陈桂林的个性之中,所有不同之处并非形成鲜明对比,而是细在了小动作和走路姿态上。

逃犯陈桂林比从前多了一个习惯,进入室内之前,总会故意松开一只脚的鞋带,走到目的地附近了,他借系鞋带的工夫观察周围,这是四年前的陈桂林觉得没必要动的小脑筋。

在动作戏里面,阮经天也考虑到了一些细节。

比如陈桂林与警察陈灰的第一次交手,他的逃跑路线选择十分刁钻,从高楼坠下,一不小心就会丧命。

肉搏过程里,陈桂林下手凶狠,但致命一击却来得很晚。

直到交手数回合仍然不得脱身,陈桂林被陈灰紧紧勒住,才下了死手将陈灰的头磕在香炉上,导致陈灰的右眼损毁。而后陈桂林的第一反应仍是逃走。

两人第二次交手,陈桂林急于追逐二号通缉犯“香港仔”,与陈灰对打时同样惊险刺激,但攻中有防,甚至让陈灰占据上风。

阮经天说,在拍摄这段追逐打斗戏时,总共花费一个多星期时间,观众看到的那条河,其实是一条臭水沟。在这一个多星期里,阮经天被陈灰扮演者李李仁按进水里喝了好几口脏水。

《周处除三害》不是阮经天第一次出演动作片,也不是阮经天第一次以“帮派成员”的面貌出现在大银幕。

毕竟14年前,阮经天在《艋舺》里的“和尚”一角就早已经给观众留下了生猛的一面。

而无论是当时的“和尚”还是现在的“陈桂林”,阮经天都觉得人物底色和行为都跟自己相距得太远,能让他完成表演的,始终是以不同时期的生命体验,去找到与人物内心相通之处。

导演曾英庭曾说过,“阮经天正到了一个很完美的年紀。”直觉、野性与作为演员的技巧功夫,恰恰都到了一个融合得相当好的状态。就像运动员,视野的累积与体能来到黄金交叉点。

今天的阮经天已经准备好随时全力奔跑,目标依然是做一个真诚的好演员。

1 阅读:43

翠丫看电影

简介:一种“真情实感”倾诉,更是一种“点到为止”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