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兵败后结局有多种说法,矛盾之处甚多,至今仍无定论

史海撷英 2024-02-20 09:11:55

李自成,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人, 明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

明末大乱时,他率领边兵、农民、流民扯旗造反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了广大中下层贫苦农民、小手工业者的鼎力支持,当时西北以及中原的人们唱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民谣,相率加入义军,使其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不久便以破竹之势攻破北京,推翻了摇摇欲坠的明王朝。

但由于农民军最高层的素质以及眼光局限,李自成等对当时形势做出了错误估计,当然还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因素夹杂在内,在攸关生死的山海关之战中,李自成疏忽大意,被吴三桂以及清军夹击,大败亏输,10万农军精锐几乎被全歼,使李自成大顺政权进京仅仅42天便被迫仓惶撤出,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就这样草草结束了。李自成九死一生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了仓促入关的满清。

李自成兵败逃出北京后,又相继败于山西、潼关、西安、荆州、襄阳、武昌等地,大顺军损失惨重,许多重要将领先后战死或被俘,李自成带余部南撤,途屡中遭清军以及吴三桂军的围追堵截,屡战屡败,后大名鼎鼎的李闯王在湖广通城县九宫山一带不知所踪,成为难解的历史之谜。

关于李自成的最终结局,历来有两个较有代表性的说法。说法一,败死九宫山:这个说法来自满清宗室名将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他率军从山海关到北京再到西北以致湖广跟踪追击李自成,一路穷追猛打到今天的两湖交界处,他在呈给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的奏报中这样说道:“流贼李自成亲率西安府马步贼兵十三万并湖广襄阳、承天、荆州、德安四府所属各州县原设守御贼兵七万,共计二十万,声言欲取南京,水陆并进。我军亦分水陆两路蹑其后,追及于邓州、承天、德安、武昌、富池口、桑家口、九江等七处,降者抚之、拒者诛之。穷追至贼老营,大败贼兵八次。贼兵尽力穷,窜入九公山。随于山中遍索自成,不得,又四出搜缉。有降卒及被擒贼兵,俱言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得脱,遂自缢死。因遣素识自成者往认其尸,尸朽莫辨。”彼时阿济格的塘报就连多尔衮都不信,并让他仔细查找,验明正身再报。再说李自成出身贫苦,性格坚毅,勇猛而有胆略,这种性格的人不可能自杀。

无独有偶,南明总督何腾蛟在给唐王的奏报中也有类似说法:“臣揣闯逆知左兵南逞,势必窥楚,即飞檄道臣傅上瑞、章旷,推官赵廷璧、姚继舜,咸宁知县陈鹤龄等,联络乡勇以待。闯果为清所逼,自秦豫奔楚。霪雨连旬,闯逆困于马上者逾月,此固天亡之也。闯逆居鄂两日,忽狂风骤起,对面不见,闯心惊疑,惧清之蹑其后也,即拔贼营而上。然其意尚欲追臣,盘踞湖南耳。天意亡闯,以二十八骑登九宫山为窥伺计。不意伏兵四起,截杀于乱刃之下……自逆闯死,而闯二十余万之众初为逆闯悲号,既而自悔自艾亦自失,遂就戎索于臣。逆闯若不死,此二十万之众,伪侯伪伯不相上下,臣亦安得以空拳徒手操纵自如乎?”二人都是根据别人报告写奏章的,均未亲眼目睹李自成的遗骸,不足为信。彼时阿济格的塘报就连多尔衮都不信,并让他仔细查找,验明正身再报。再说李自成出身贫苦,性格坚毅,勇猛而有胆略,这种性格的人不可能自杀。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吴伟业在其著述《绥寇纪略》中也有关于李自成兵败九宫山的描述:“自成令严,兵行无敢返顾者,通城有九宫山,一名罗公山,山有元帝庙,山民赛会,以盟谋捍卫闾井。自成止以二十骑殿,又诃其二十骑止于山下。而自以单骑登山,入庙见帝像伏谒,若有物击之者,不能起,村人疑以为劫盗,取所荷锸碎其首,既毙而腰下见金印,且有非常衣服,大骇,从山后逃去。二十骑讶久不出,迹而求之,则已血肉脔分矣。”

李鸿基

林金树认为,首先,记载“李自成于顺治二年四五月间,死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的史书作者均为当时的官僚文人,他们立场鲜明,都是站在农民起义的对立面,仇视起义军,仇视李自成,恨不得李自成早受“天刑”,这种明显的政治倾向,强烈的报复心态,在他们的著作中必然会有所流露、反映。第二,清初很少有人说李自成死于通山。在记述此事的清初十六种著作中,明确记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的,只有《烈皇小识》和《荒书》两种。明末清初人费密在其著述《荒书》记述:“大清追李自成至湖广。自成尚有贼兵三万人,令他贼统之,由兴国州游屯至江西。自成亲随十八骑由通山县过九宫山岭即江西界。山民闻有贼至,群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散。自成独行至小月山牛脊岭,会大雨,自成拉马登岭。山民程九伯者下与自成手搏,遂辗转泥滓中。自成坐九伯臀下,抽刀欲杀之,刀血渍,又经泥水不可出。九伯呼救甚急,其甥金姓以铲杀自成,不知其为闯贼也。武昌已系大清总督,自成之亲随十八骑有至武昌出首者,行查到县,九伯不敢出认。县官亲入山谕以所杀者流贼李自成,奖其有功。九伯始往见总督,委九伯以德安府经历。”

说法二,出家为僧,隐匿石门夹山灵泉寺:清顺治年间的澧州(今湖南常德澧县)知州何璘最先否定了李自成九宫山遇难说,他指出,死于九宫山的不是李自成本人,而是他的替身贺某,那只是李自成使出的障眼法而已,何璘在其所编纂的《李自成传》中说,兵败后李自成悄悄摆脱从人,独自南逃至澧州石门夹山灵泉寺落发为僧,法号“奉天玉大和尚”,因李自成曾称“奉天倡义大元帅”,所以奉天玉就是自成真身。

而且何璘自称,他奉调云南时路经夹山,还亲自去实地考察过,他说在庙里见到一个操陕西方言的老僧自称曾侍候过奉天玉大和尚,而且他还拿出奉天玉的画像给何璘看。但据何璘描述,画像里的老僧双目炯炯,和《明史》记载“藐一目”的“瞎贼”(打开封时被明总兵陈永福射瞎一目)李自成明显不符,此事遂又变得晦暗不明起来。奉天玉大和尚不可能是李自成,说李自成没有死在九宫山,归隐于湖南石门县夹山寺破绽太大。

李自成作为一代枭雄,不堪忍受明王朝赃官污吏的压榨,揭竿而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其实他有机会改写历史,并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篇幅,但却在最关键时刻倒在八旗兵的锋刃下。由于后来清廷大量禁毁关于李自成起义的文献资料,使后世的人们很难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李自成殉难于通山九宫山,虽有一些史料记载,但多互相矛盾,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缺乏说服力,又无任何文物可以印证,需要今后进一步探讨。

0 阅读:42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