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说好一起逃离北上广,结果你们还是又跑回来了

摸猫猫校尉 2024-05-03 19:59:49

Ladys and Gentleman,我王老五又回来了!

逃离北上广深,曾经是这几年一个很热的话题,它迎合了当下年轻人对大城市工作焦虑、压力大及996的无奈,想留但又无法承受生活之重,想逃又不甘青春汗水的无奈。

经过官方数据的印证,这些热议的话题也并非没有事实依据。确切地说,从那些数据图表中可以很容易的看出,2022这一年里,北上广深这具有代表性的四大一线城市,竟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净流出。

原因有很多,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1、疫情原因。2022年是国内疫情最后一年,也是管控最严格的一年,大城市很多工作岗位受到抑制影响,部分企业也出现大量裁员与倒闭,尤以餐饮、家装等劳动密集类行业居多,这造成部分人口回流外省;

2、产业转移。内地省份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吸引大批人口落户就业,当时各地纷纷出台大学生落户优惠政策,这股大学生“抢人”热潮也分流了部分就业人口;

3、强省会崛起。一部分以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崛起,既有大城市的生活福利保障,又不像一线城市那么卷的生活压力,也吸纳了周边大量人口的聚集,且分流部分一线城市人口。

从上图中,就可以看出,同样是2022年,包括省会级、计划单列市在内的二线城市相较于一线城市出现了明显的人口“剪刀差”效应,很多二线城市人口反而是净增长的。

其实,关于中西部省份集中力量发展省会城市的做法,一直也有争议。但相较于广撒胡椒面式的平均主义,集中优势力量率先做大做强省会,确实是不具备港口等交通优势的内陆省份最现实的发展模式了。

以西南大省四川为例,早些年间,其实对于中西部城市群的发展,国家还是侧重于保持各城市间的独立性与均衡发展的,但是事实证明,做为当地两大经济体量巨无霸所在的成都与重庆,其本身强大的产业虹吸效应让周边其它中小城市只能依附于它们进行捆绑式发展,想独立于这两大核心城市做大几无可能,后来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趋势,索兴就改变了后续政策导向,开始鼓励以做大做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以点带面式的进行产业布局与发展,所以形成了目前成渝两大都市圈。

而这些以核心城市为中心枢纽式的都市商圈,有效的弥补了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发展之间的空档与人口吸纳,也间接平衡了劳动力的过度集中与产业发展布局中的不平衡。

进入到2023年,随着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与二线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二线城市的人才聚集效应愈发明显。

但与此同时,数据表明,当年那批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又陆续回来了,四大一线城市从2023年开始,不同程度的又开始出现了人口正增长,虽然相较于二线城市增幅有限,但是至少表明,一线城市独有的发展机会还是在国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

其实很多青年人,只是跟风嘴上说说逃离北上广深,但是身体依旧很诚实的选择了留下来,或者说是转了一圈又选择逃了回来,毕竟来说,相较于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中更完善的营商环境与城市配套措施,内地城市仍有不小的差距,离开了这里,他们发现家乡可能过得更无奈些。

在4月份召开的世界隧道大会上,深圳市长覃伟中市长透露深圳最新人口数字超过了2200万人。相较2023年底深圳市统计的全市人口2163.7万人,人口增幅明显。

这意味着仅仅2024年第一季度,深圳人口回流就超过40万人,是四个一线城市中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这表明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在当下经济迅速回暖复苏之际,对于广大就业人口还是有着强劲吸引力的。

做为一座南方滨海新城,坐拥国内一流的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世人有目共睹,而这些年的发展与积累,洽洽正是深圳这座新兴城市能够持续不断吸引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0 阅读:46

摸猫猫校尉

简介:专注职场智慧,分享管理心经,解读企业管理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