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贪官贪腐超1500万,被8女子用内裤扳倒,开会现场直接被抓走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3-01 16:49:44

2010年3月22日,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县委办公大楼前,一辆黑色的小轿车缓缓停了下来。轿车里下来的几个人,径直去了县委开会的会议室。此时的县委书J王先民,正在开会讨论干部调整问题。

“哪位是王先民?”突如其来的陌生人,先是让王先民一愣,紧接着他回答:“我是,你们是谁,找我干嘛?”

“省纪委、省检察院找你了解一些情况,约你谈话。”说话间,进来的人已将会议桌前的王先民控制,并很快带出了会议室。会议现场的人愕然,惊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日,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县委书J王先民被抓。

王先民,男,汉族,1967年出生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父母都是都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王先民备受家人宠爱,从小养成了他娇纵任性的性格。

学生时代,王先民成绩不理想,未能考上大学,毕业进入社会,成了待业青年。随后王家父母利用自己的关系,给王先民在陇南地区教委找了一份工作。1984年7月,王先民正式到陇南地区教委参加工作,从此,他也进入了体制内。

有了工作,王先民在工作的实践中,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他的心灵有了觉醒。在身边同事的影响带动下,他变得有了上进心,渴望干出一番事业,有所成就。

工作一段时间后,王先民意识到了学历低将会是阻碍自己进步的主要屏障,他前思后想,决定提高学历继续深造。

经过努力,1986年6月,王先民参加了甘肃省高等自学考试,并考取了兰州大学中文专业。经过三年学习,他拿到大学文凭。有了学历加持,王先民的政Z生涯有了飞速发展。

1990年8月,王先民被调任到陇南地区行署交通处工作。半年后开始担任领导职务,升职为陇南地区行署交通处人秘科副科长。两年后又调任到陇南地委组织部,从此,王先民一直在陇南地委组织部门担任要职。

2006年11月24日,王先民被任命为宕昌县委书J,他的仕途迎来了人生高峰。

陇南地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接区域,境内山大沟深,一度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区域。其所属的宕昌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过去,这里的人们一直靠着国家的救济粮解决温饱。

王先民39岁担任宕昌县委书J,是当时甘肃省最年轻的县委书J之一。2007年1月9日,在宕昌县一次会议上,王先民发表了就任县委书J后的第一次政Z演说。

他在主席台上慷慨陈词,“争当一名人民满意的县委书J”是他演讲的题目。关怀民生,斗志满满,激情洋溢的演讲词,让现场的参会代表印象深刻。

王先民的到任,让宕昌经济得到了短暂发展。2006年宕昌经济增速全市倒数第一,2008年提高到了全市第二。他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这都是昙花一现。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握权的人用得好,利国利民,流芳百世;用得不好,祸国殃民,遗臭万年。而王先民的堕落,就是从担任宕昌县的县委书J开始的。

2009年9月,宕昌县原某局副局Z罗某为了当上一把手,利用职务之便贪腐公款16万元,并将其中的10万元送给了王先民。

宕昌县某镇原党委书J杨某想到县直部门任职,向王先民行贿5万元,后被调任为县某局局Z。

除此之外,王先民在过节、住院期间,收到宕昌县19个乡镇书J镇长,17个县管局局Z所送财物共计48万元。

工程建设领域更是王先民堕落贪腐的重灾区。尤其在2008年“5.12”地震以后,宕昌作为国家贫困县,国家各项灾后重建项目、扶持工程接踵而至。这时找王先民办事承接工程的人越来越多,给了他极大的诱惑。

2007年底至2010年3月,王先民先后收到宕昌某建筑公司冉某送来的165万元。有了王先民的“关照”,冉某最后顺利承揽到了总造价1600万元的工程。

王先民收到陇南某建筑公司李某送的三套房,总价值258余万元,让李某承接到了六项总造价7000多万元的工程。

2009年至2010年间,王先民先后四次收到某建筑公司经理杨某640万元的贿赂,陆续将宕昌县体育中心、县党校教学楼、理川中学教学楼等,总造价近5000万元的工程安排给该公司承建。

武都某公司经理想拿到宕昌道路桥梁的工程项目,在连续两次向王先民送高档烟酒被拒绝后,有业内朋友指点其诀窍:“王书J要的是现金,送东西不行。”果然,该经理呈上40万元现金后,他如愿拿到了宕昌多个项目。

在担任县委书J三年多时间里,王先民受贿金额逐年递增。就在被立案调查当天,王先民还收受某公司经理冉某的贿赂款50万元。

王先民在宕昌县1212天的任职内共敛财1500万,相当于2010年宕昌县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平均每天收入一万多,真可谓是日进斗金!

硬是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捞出了可观的油水,不得不让人惊叹,这是一颗多么贪婪的心。

王先民不仅贪财,还利用职务之便玩弄女性。

在宕昌任职期间,他与多名女子有染。这些女子有的是甘愿献身,有的则是屈服在强权官威下的受害者。

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随着王先民在宕昌的违纪行为越来越猖狂,引起了当地民众的的强烈不满,但举报数次,都没有引起大的反响。直到八名受骗的女子拎着带有证据的内裤联名举报,最终才将独霸一方的王先民扳倒。

在种种证据面前,一审判决王先民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法院判决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Z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判决书下来,王先民不服判决,表示上诉。二审庭审时,王先民手执16页的上诉书,花了近半小时才将其宣读完毕。

他从自己的自首、立功、悔罪态度良好、积极退赃等行为说起,再晒业绩,讲自己的职务贡献。据理力争,要求法院给自己从轻判刑。在讲述腐化堕落的原因时,更是浓墨重彩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份上诉状可谓“一气呵成”,时而宣讲刑事政策,时而援引法律规定,充分体现出了王先民的政Z能力和文化水平。然而遗憾的是,他的非凡才能用错了地方。

不管他有多么善辩,1500万的贪腐数字没法改变,在狱中度过余生,已是不争的事实。

曾有一位检察官谈到在看S所对王先民的提审情景,当时他落马已经三个月。当看S所人员叫到王先民名字时,他口里响亮地回应着“报告”,并且一路小跑着从监室出来。

因为提审过程较长,王先民错过了看S所吃饭时间,办案检察官给他买了方便面和火腿肠。王先民接过食物,狼吞虎咽地吃着方便面和火腿肠,那样子很难让人想象他曾是县委书J。期间办案人员和他说起家庭和孩子,王先民掩面号啕大哭,泣不成声。

想当初在宕昌县当县委书J时,王先民出现在县委办公楼上,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楼道里看见他,均是立正低头,不敢平视。

就是被抓的那天,当王先民被带出县委办公楼时,碰到的一些工作人员依旧保持着毕恭毕敬的姿势。办案人员说:“权威达到如此程度的县委书J还是第一次看到。”

王先民曾这样认为:受贿是‘一对一’,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秉持‘办成事收钱、办不成退还’的做法。涉及双方利益关系,行贿人不会告发,群众和组织就无从知情。

就是这种侥幸心理,让他在贪腐堕落的路上越陷越深。

在宕昌,没有人能够监督县委书J,王先民唯我独尊,一手遮天,成了名副其实的“县太爷”、“土皇帝”。

在法庭上,王先民说到自己沦为阶下囚时,一度哽咽。他说无颜面对给予自己期望的父母和将自己作为精神支柱的妻儿。但是,这一切都晚了。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曾今,他是风华正茂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J,如今他只能锒铛入狱,成为阶下囚,遭受人们的唾弃。

王先民的案例给当下在其位不谋其职的各级官员敲响了警钟:以责为上,甘为公仆民众向之;以权为上,胸无百姓民众背之;以利为上,欲壑难填民众唾之。

【编辑:周舟】

(*本故事来源于真人真事,经过适当艺术处理,人物均为化名。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账号友情提醒: 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2 阅读: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