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退休金再高,也别给儿女“4种钱”,以免养出白眼狼和啃老族

星星妈育儿说 2024-03-19 20:24:12
导语

很多父母省吃俭用大半辈子,舍不得吃穿,总以为退休后,靠着退休金能到处旅行,过上惬意的日子。

梦想很美好,然而,现实却很残酷,在退休之后,不少老人反而被儿女拖累,不但要帮忙带孩子,还要继续供养不成器的儿女,晚景凄凉。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有些父母前半生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让孩子花钱没有节制,一旦后半生儿女能力满足不了欲望,只会跟父母索取钱财,父母已经垂垂老矣,还要为儿女养家糊口,会导致父母的晚年更加悲惨,因此父母的退休金再多,这四种钱也不要轻易给儿女,避免养出不知道感恩的“白眼狼”。

父母退休金再高,也不要给儿女“四种钱”,以免养出白眼狼和啃老族

一. 不要过度满足儿女的超额消费

孙阿姨最近工作时,总是唉声叹气,都说女儿要“富养”,从小女儿就是精心被养育长大的,父母在孩子的眼里,就是一个免费的保姆。

女儿不但整天对父母呼来喝去,而且花钱还大手大脚,上初中的时候,她就闹着要苹果最新款的手机和电脑,不答应就要闹退学,老两口不得不妥协,他们辛苦一个月攒下的血汗钱,就这样被女儿挥霍完了,他们只能借钱度日。

等女儿上完大学,毕业找了工作之后,她更是变本加厉地跟父母要钱,哭诉同事和好友们穿得光鲜亮丽,挎的是名牌包包,也吵着要父母给她买。

女儿不但每个月工资不够花,还要伸手跟父母要钱,各种打扮自己,维持体面的生活。

然而,孙阿姨跟老公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为了满足女儿过度的消费欲望,这么多年,两人多年的积蓄,不但没有存下一分钱,还欠了不少外债,而且人到晚年,两人退休后,每天还要打三份零工,日子过得实在是悲惨,而女儿始终是那个娇养的公主,不知父母挣钱的辛苦,也从未有过感恩之心,反而经常埋怨父母没本事。

孙阿姨跟老公之所以晚年过得悲苦,是因为他们无条件的物质供养,喂大了女儿的胃口。

父母明明没有经济能力,却还要放纵女儿的过度消费,“富养女儿”不是物质上的无底线满足,应该是精神世界的富足和避免过度浪费。

戏曲《状元与乞丐》提到,奉劝世间父母亲,管教儿女要严紧,宠子无度遗后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劝告父母要教育好孩子,否则宠溺孩子的后果很严重。

“穷养儿” 是因为以前男人需要进行体力劳动,还要养家糊口,所以要能吃苦,性格要坚韧,因此儿子要穷养。

“富养女”是为了培养女儿的气质和教养,如今却不同了,不管男孩女孩,物质上都需要适度满足,但是精神上要富养,要让孩子知道消费要节制,而不是盲目攀比。

过度付出和牺牲的父母,养育不出感恩的孩子。父母不要过度满足儿女的超额消费,不要为儿女的人生兜底。

二. 不要把钱全花在儿女身上,给自己留点养老钱

《安家》里的严叔老两口,家里有一个儿子,儿子娶媳妇,老两口自然十分开心。

他们背井离乡多年,在上海的几平方米的小门店里,卖了一个又一个包子,酷暑炎热,店里只有破旧的风扇,老两口咬着牙,硬撑着靠卖的包子一点点攒下了不少钱。

知道儿子要房子,老两口担心儿子还房贷,压力太大,不但全款给儿子买了房子,还听了儿子和媳妇的唆使,加上了媳妇的名字。

按理说,应该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然而,当严叔老两口退了房子,他们带着行李,准备去儿子新家入住的时候,却发现亲家母已经早他们一步,先住进去了,还以为他们是来做客的。

儿子不但没有跟父母解释,反而还劝说父母先回去,生怕妻子跟岳母不开心。

老严老两口辛苦卖包子攒下的钱,包括养老钱,全给了儿子买房子,媳妇怀孕,儿子说要房子要加名,老两口毫不犹豫,也答应了,他们还想着来新房照顾怀孕的媳妇,等媳妇生了孩子,他们还要帮忙带孙子。

没想到,辛苦了大半辈子,竟然是这样的结果,房子是儿子跟媳妇的,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甚至连居住的权利都没有,真的是太心酸了。

老人劳碌半生,尽为儿子付出,不曾想养出了个“白眼狼”。都说“养儿防老”,但是老严的儿子,不但没有孝顺父母,还要压榨父母的血汗钱,晚年时也不愿意孝顺父母,宁愿损害父母的利益,也要满足妻子跟岳母的无理要求,把自己父母赶出去,丝毫不关心父母可能会流落街头的后果,真是让人心寒。

三. 不要让儿女变成“啃老族”

电视剧《都挺好》苏母有三个儿女,大儿子和女儿都事业有成,唯独二儿子明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啃老族”。

结婚买房子和装修,还有办喜酒等等这些花费,都是苏母一力操办,出钱出力给明成办好的。为了给明成结婚买房,苏母又卖了家里的一间房。

明成毕业后的工作是苏母托人找的,即使娶妻成家了,但是一直以来他好吃懒做,虽然有工作,不过月月工资都花光,苏母还得每个月补贴他的生活费。

自从明成成年后,找工作,结婚买房这些人生重大的事情,他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靠父母的资助来解决的。

父母要让孩子独立起来,而不是事事依靠父母,自己毫无主见,遇事只会找父母,虽然孩子已经成年了,但是心理上还是一个“巨婴”。

四.不要给儿女过多享乐的钱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提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节俭到奢侈,人很容易接受,但是从奢侈到节俭就很困难,毕竟人享受惯了锦衣玉食,就过不习惯清苦的生活了。

不少父母心疼孩子,不忍心看着儿女吃苦,一味地补贴孩子的生活,导致孩子只顾着享乐,不但每个月当“月光族”,而且一事无成,只知道吃喝玩乐。

父母可以适度帮助孩子成家立业,但是不要给孩子过多享乐的钱,否则会让孩子不思进取,只知道索取。

父母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储存意识,当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懂得节约和存钱,而不是只会把钱花在享乐上面。

1 阅读:507

星星妈育儿说

简介:左手带娃,右手码字的英专二胎妈,有书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