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Q版沙罗曼蛇,比原作更好玩的打灰机游戏,名字竟是盗版商所赐

老男孩游戏盒 2024-03-12 12:02:19

这是老男孩游戏盒的第855篇原创,作者@霸王蟹

笔者自诩也是一个主机游戏老玩家了,记得在80年代初任天堂FC诞生后的几年内,国内就已经出现了这台传奇游戏机的身影。

然而要说地域文化的差异也不是一般的大,且不说这台游戏机在国内更通行的名字叫做红白机或小霸王,当年在笔者的记忆里,当时流行的游戏并非老任家封神的《超级马里奥兄弟》,而是一些名称里带中文字的动作游戏,这其中就包括《魂斗罗》《赤色要塞》《沙罗曼蛇》等老四强游戏。

不过今天笔者要聊的并非这些被聊烂了的经典名作,而是一款叫做《疯狂大射击(Parodius)》 的打灰机游戏。

提到《疯狂大射击》相信很多玩家都是十分陌生的,但笔者要提到这游戏的另外一个名字大家可能就豁然开朗了——《Q版沙罗曼蛇》

这个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的游戏不止跟《沙罗曼蛇》《宇宙巡航机》等经典名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诞生还得扯上另一款红白机时代非常经典的小游戏《TwinBee》——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兵蜂》

想当年《兵蜂》还是一款模仿《铁板阵》的飞行射击游戏,然而它独特地加入了打铃铛系统,自机子弹击中云朵就会弹出铃铛,通过持续打击铃铛就能使其改变颜色。

不同的颜色则对应不同的特殊效果,在当时可以算是非常新奇的玩法。

还有就是自机被击中第一枪时,并不会直接死命,而是残废了双手,等会儿屏幕中会出现救护车帮你再造手臂,不知还有多少玩家记得这一幕。

上世纪80年代,在如今统治主机游戏1/3市场的PS游戏机还不见踪影的年代,索尼公司当时就已经推出过通用PC架构MSX个人电脑。这台设备上与当时的大多数游戏机一样配备了卡槽插口,允许软件厂商制作各种卡带。

于是KONAMI就在此平台上推出的《宇宙巡航舰》以及《兵蜂》就此实现最早的IP联动。

这个联动过程非常神奇:MSX自带两个卡带插槽,在卡槽1插入《宇宙巡航舰》,在卡槽2插入《兵蜂》,此时你将玩到一款全新的游戏——看似是《宇宙巡航舰》,战机却会变成兵蜂的造型。

这个绝妙的联动方式,即便放四十年后的今天都让笔者感叹:真是小刀拉皮炎——开了眼了!

这个神奇的玩法在当时自然收获市场一致好评,当然也刺激了这两个游戏卡带的配套销售。受到此创意启发的制作人灵感一闪,继续创作了一款综合了以上两个游戏特点的射击游戏来,这就是红白机FC及MSX上的初代《Parodius》(读音:帕拉丢斯,可翻译成《疯狂大射击》,不过大家还是更习惯叫《Q版沙罗曼蛇》)

初看这个名字的单词实在与游戏内容一样无厘头,因为这其实是个合成词,由“滑稽地模仿”的单词Parody再加上《宇宙巡航舰(Gradius)》的英文名称而来。

虽说如此,但游戏内容却是一点也不含糊。《Q版沙罗曼蛇》整体构成以《宇宙巡航舰》为基础,同样的拾取胶囊升级火力系统,再搭配铃铛的《兵蜂》系统,这两个经典游戏就此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战机的选择有四台:《宇宙巡航舰》Vic Viper、真主角的章鱼太郎、《兵蜂》TwinBee、企鹅潘太郎,每个都分别有武器配置上的区别。

《Q版沙罗曼蛇》游戏流程之中的众多敌人都以非常搞笑的样貌出现,被击倒时还有各种夸张的表情令玩家忍俊不禁。关卡设计以及图像、音效表现上保持了红白机时期KONAMI一贯的高水准,本作的质量甚至可以排得上FC平台上最佳射击游戏之列。

之所以这部游戏的名字被称作《Q版沙罗曼蛇》,自然还是拜当年盗版商所赐,这个叫法甚至影响到了后来的汉化组。

这里笔者多说几句,《沙罗曼蛇》在国内的人气远高于国外,反而本家《宇宙巡航机》成了冷门游戏。其实在围城外《沙罗曼蛇》根本就是个赚不到钱的被抛弃的品牌,继承故事线的系列作也只有一个《沙罗曼蛇2》

p.s.还有那个被说成华丽到呕吐、不是续作的续作《XEXEX》。

还好《Q版沙罗曼蛇》当年在日本市场表现不错,并没有与同根同源的《沙罗曼蛇》一样惨淡收场,在推出后销量、口碑那是双丰收。

因此在KONAMI社内自然得到了重视,甚至一度超越原作在很长时间里成为社内唯一不断推出新作得以存续的横版射击游戏。

只可惜花无百日红,即使是曾经如此辉煌的STG游戏系列,也逃不过游戏世代的更迭。在最后推出了精神续作的两部卖肉卖萌《美少女巡航机G、X》之后,《Q版沙罗曼蛇》系列再无音讯,不禁日常感叹岁月如梭,往日逝去已不可挽回。

不知你当年玩过多少款《Q版沙罗曼蛇》呢,评论区交流哦!

作者:霸王蟹

编辑:小雷

1 阅读:259

老男孩游戏盒

简介:努力做游戏界最好的营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