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年龄,一直是个无解之谜。它不是像数学难题、宇宙奥秘一样,明知道有答案,只是科学家能力不足、技术不够,暂时找不到。它是一个根本没有答案的题目。
以宝钗为例吧。第二十二回,王熙凤跟贾琏说:“昨日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接下来有关于宝钗生日的大段描写。这里的“十五岁”不会是传抄过程中的错漏。
第六十三回抽花签,袭人抽中了桃花,然后让同庚、同辰、同姓者都陪一盏,引得大家说“这一回热闹有趣”,暗示着袭人的好人缘,跟多少人都是朋友。于是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别人不说,只说宝钗、晴雯二人同岁。
第七十八回,宝玉祭晴,《芙蓉女儿诔》中有这样一句:“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宝玉和晴雯那么要好,而且算得很清楚“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连相处几个月都算出来了,年纪会出错吗?
七十八回晴雯十六岁,根据六十三回可知,宝钗也是十六岁。而二十二回元春刚刚省亲完毕,宝钗已经十五岁了?这么多事件,全都挤在一年中?可能吗?
当然不会。只举一个例子,第六十三回贾敬逝世,第七十六回贾母跟尤氏说“可怜你公公已死了二年多了”,只这十几回就跨了两年多呢。宝钗只长一岁,这不是明明白白的错误吗?
《红楼梦》的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而且最终未完成的过程。从黛玉进贾府开始,到大厦倾倒、子孙流散结束,大概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开篇时黛玉十岁左右,宝钗十二三岁。十岁左右的早熟女童,与异性一见钟情,勉强可以说得通。
但是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中,作者构思的情节越来越多,两三年的时间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有声有色、荡气回肠的故事了。而大观园的风流云散,最晚在黛玉十六七岁,不可能再推迟了——宝玉比黛玉大一岁,宝钗比宝玉大两岁。如果到二十岁,宝钗即使还没有结婚,也不可能再在大观园居住下去。让成年的未婚男女朝夕相处、耳鬓厮磨,那就近乎于“诲淫”,任何人都不可能允许的。
于是,作者只好把黛玉进贾府的年纪一再修改,黛玉越来越小,最终只有六岁。六岁女童一见钟情不太可能,但有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的前缘,也能说得下去了。
但是其他人的年纪,包括宝钗,也包括王熙凤、薛蟠,并没有多米诺骨牌似的一个跟一个修改过来。毕竟有一些情节与年纪相关,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天才的作者曹雪芹当然能解决这些矛盾,只不过需要时间。可是天不假年,他还没完稿就死了。
于是留下现在的漏洞:王熙凤出场时“大不过二十岁罢了”,薛蟠出场“十有五岁”,明明是王熙凤比薛蟠大;
而称呼起来,王熙凤称薛蟠为“薛大哥”(第二十八回,三百六十两银子一料药的那次),薛蟠称凤姐为“舍表妹”(第六十六回,柳湘莲说亲一回)。
这错误,除非曹雪芹重生,否则是怎么也弥补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