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死海古卷》之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颠覆了基督教的核心教义

审配看社会 2022-12-27 12:11:02

2006年4月6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发布了一篇报道,

向世人公布了一部名为《犹大福音》(Gospel of Judas)的手抄本古卷。

该福音书一经问世,就在全球各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国家地理学会的时任项目副总裁泰瑞.贾西亚说:

「这份古抄本是过去六十年来发现的最有意义的古代非圣经文本。」

洛杉矶时报评价说:这是继《死海古卷》之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纽约时报》、英国《卫报》等颇具知名度的报刊媒体

也都以赫然醒目的大标题报导了《犹大福音》问世的新闻。

这份手稿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的呢?正统基督教中,犹大被认为是神的叛徒。

他被30个银币收买,以亲吻为暗号出卖了耶稣,最后自己受到良心的谴责,拿着银币自杀。

但《犹大福音》手稿里却记载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犹大不仅不是叛徒,而且还是耶稣最亲密的朋友、最忠实的门徒。

而耶稣的真实身份也不是上帝耶和华之子。

可以说《犹大福音》的出土完全颠覆了千百年来基督教的核心教义,

否定了正统基督教的创世论,也给出了完全不同的末日预言。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份手稿背后的故事。

最后的晚餐

相信即使你不是基督教徒,也一定听说过耶稣受难前,最后的晚餐上犹大求财卖主的故事。

圣经中关于犹大身份背景的描述并不多,

但《新约》的所有四部规范福音书都将他列为了耶稣的12个最亲近的门徒之一。

「犹大」(Judas)原本是犹太人非常常用的一个名字,有「赞美」的意思。

然而,自从加略人犹大出卖耶稣之后,「犹大」这个名字就成了叛徒的代名词,

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从此再没有人将自己的孩子取名犹大了。

圣经中有不少人物的名字都是一样的,所以常常在名字前面加一个地名作为姓,以示区分。

加略人犹大表明了卖主求财的犹大是来自耶路撒冷南部犹太区的一个小城加略希斯仑的。

有意思的是,耶稣的12门徒中,只有犹大是来自耶路撒冷南部的,

其余11个门徒均来自加利利(Galilee),也就是迦南地最北面的地区,

相当于今天的以色列北部。就连耶稣自己也是来自以色列北部的拿撒勒Ná sǎ lè。

这就让犹大在12门徒中,看起来像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可根据《约翰福音》记载,犹大这个局外人却是耶稣核心团队的CFO,执掌财政大权。

不过《约翰福音》还记录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来自抹大拉的马利亚拿来了一瓶及其珍贵的哪哒nǎ dá香膏,为耶稣洗脚,

顿时间整间屋子都充满了香膏的香气。

抹大拉的马利亚被很多人认为是耶稣的妻子,这点我们稍后再展开来讲。

抹大拉马利亚的这波操作简单理解就是把几千一瓶的爱马仕香水全当洗脚水了,

这可把CFO犹大心疼坏了。

犹大说:有这买香膏的300银币,还不如用来接济穷人呢。

犹大这番话听起来着实有道理,而且显得高尚又无私。

但《约翰福音》中却说,犹大这样讲,并不是因为他真的挂念穷人,

而是因为他就是个贼,整天惦记着钱囊里的钱。

可既然犹大是个贼,耶稣和其他门徒们为何还让他来当这个CFO呢?这不有点相互矛盾吗?

逾越节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做出了一个预言。祂跟12门徒说,你们中间的一个人将出卖我。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问到:「主啊,是谁呢?」

此时,没有人怀疑深得耶稣信任犹大。

耶稣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说着蘸了块饼,拿起来递给了犹大。

《约翰福音》中记录,撒旦随饼进入了犹大的身体。

耶稣又对犹大说:「你要做的,快做吧。」

同席的其他门徒都听到了耶稣的话,但依然没有人怀疑叛徒就是犹大。

有些人以为犹大带着钱袋,耶稣是让他去买点过节要用的东西,或者给穷人周济点什么。

没人想到,犹大是连夜找到了圣殿的祭司。

问他们,如果我把耶稣交给你们,你们肯出多少钱?祭司们给了犹大30个银币。

就为这30个银币,犹大出卖了耶稣。

并且和祭司们约定了一个暗号,到时候我亲吻谁,谁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最后的晚餐结束后,耶稣带着门徒们到客西马尼园祷告,

就在这时,犹大带着一大群人进了园子,随后在众人面前亲吻了耶稣。

耶稣被捉拿,后来在数次审讯后,被盯上了十字架,饮恨而死。

关于犹大的结局,不同地方的记载有所不同。

《马太福音》中说,耶稣被定罪后,犹大立刻就后悔了。

他把30个银币还给祭司,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现在是罪人了。

祭司们不屑地回答道:这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的罪自己承担吧。

犹大羞愧难当,把银币丢在大殿里,上吊而亡了。

而《使徒行传》中说,犹大是拿作恶换来的钱,买了一块田地,

结果在田地中,腹部破裂,肠子流出,倒地而亡。

这就是「叛徒犹大」的故事,但如果我们仔细推敲,会发现故事里漏洞百出。

首先,犹大出卖耶稣所得来的30个银币,仅仅是能买一个奴隶的钱。

犹大堂堂CFO,会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而放弃继续当他的钱袋子吗?除非他脑袋瓦特了。

其次,耶稣预言了犹大会背叛他,但为什么要对犹大说:「你要做的,快做吧。」,

就好像在鼓励犹大出卖祂一样。

另外,犹大为什么要用亲吻作为捉拿耶稣的暗号呢?

仅仅是为了掩盖可耻的背叛行为吗?

还是说这其中蕴含了其他的复杂情感呢?

《犹大福音》的发现也许能解开这重重疑点。

发现邪典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天,埃及一位农夫在明亚省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部

用古代科普特语(Coptic)抄写的经卷。

农夫后来把经卷卖给了开罗古董商哈纳(Hanna)。

Hanna拿着经卷来到了瑞士日内瓦,

在一家小旅馆里半遮半掩地向一位古文字学者展示了经卷。

这位古文字学者便是如今德国明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ünster)的

古埃及科普特语教授Stephen Emmel斯蒂芬·埃梅尔。根据埃梅尔Emmel教授的回忆,

当时他和两个同事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观察了装在三个鞋盒里

并用报纸包裹着的莎草纸经卷抄本。Hanna不允许他们拍照,也不允许做笔记。

Emmel埃梅尔用镊子夹起一片纸页,看到了「犹大」这个名字,

一开始还以为是耶稣的另一位门徒犹大.托马斯

(Thomas, Θωμάς,又名“犹大·多马·迪迪摩斯”)

但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全然未知的重要文献。

Hanna当时要价300万美金,但Emmel掏光腰包也只能拿出5万。

由于要价和出价差距太大,这笔买卖最终没有成交。

如今Emmel教授每每提及此事,还是感到非常惋惜。

当时Emmel的表情让Hanna意识到,他手上的文献一定奇货可居。

后来,他带着经卷来到了美国纽约,寻找合适的买家。

但300万美金在七八十年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

最终,Hanna只能把经卷暂时保管在了美国长岛一家花旗银行的保险柜里。

就这样,这部千年古卷在银行保险柜里,静静地躺了十多年,

直到2000年才遇到了它的新主人。

在此期间,经卷抄本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

原本常年保存在气候干燥的埃及沙漠,突然来到了空气湿润的长岛,

纸张与空气产生了化学反应,很快变得支离破碎。

2000年4月,古董商费莉达.查克斯Frieda Nussberger-Tchacos用30万美金,

买下了这份面目全非的古经卷。

她本来是想转手卖个大价钱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Tchacos对经卷迅速恶化的状况深感忧虑。

2001年2月,她将经卷送到了瑞士巴塞尔的梅塞纳斯古代艺术基金会。

此后,经卷便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梅塞纳斯艺术基金会,

和韦特史料研究所(Waitt Institute for Historical Discovery)

共同保存、整理、鉴定与翻译。

专家们用:碳14定年法、墨水分析、光谱照相术、内文对比、古文字对比五种方法

对古卷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这份莎草纸经卷抄本是真迹。

原文应该是成书于公元180年左右的希腊语文本,

这份抄本大约是在公元220年到340年间抄写、并翻译成古埃及科普特语的。

经卷共66页,包括四份文献,其中第33-58 页是最为震撼的《犹大福音》。

但可惜的是,即使专家们使劲了浑身解数,也无法将损毁严重的经卷完全修复。

最终66页文献,只复原了可怜的26页内容。

不过这26页也足够为我们勾勒出一个颠覆认知的故事了。

2006年4月6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在华盛顿特区总部召开记者会,

将这份失落了1700多年的《犹大福音》的英文翻译公之于世。

真正的犹大

《犹大福音》开篇就点明了,这里所记述的内容是耶稣在受难前一周,

逾越节前3天与加略人犹大秘密谈话的语录。

《新约》圣经中说耶稣是上帝耶和华之子,神通广大。

祂在地上显现时,为传道救人,显示了诸多神迹,

水上漂、点水成酒、包治百病、瞎子复明、起死回生等等。

在基督徒心中,耶稣是神子,也是不苟言笑的圣人的形象。

《犹大福音》却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耶稣,

祂在门徒面前的行为不像夫子,到像是一个顽皮的孩童。

《犹大福音》中说,有一天,耶稣看到门徒们聚坐在一起,

恭敬地行谢饭礼,就是基督徒的饭钱祷告仪式。耶稣看到后,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门徒们都愣了,说道:

「主啊,您为什么嘲笑我们的谢饭祈祷呢?我们是在做我们该做的事啊。」

耶稣说:「我不是在嘲笑你们,而是在笑,你们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发自内心想做的,

是因为你们上帝要求你们这么做的。只有你们这么做了,你们的上帝才会受到赞美。」

瞧瞧这话说的,什么你们的我们的。上帝不就是耶稣之父吗?

换言之,耶稣不是在嘲笑门徒,还是在嘲笑神耶和华?

门徒们接着问:「可是主啊,您就是上帝的儿子呀。」

耶稣接下来的这番话,信息量很大,祂说:

「你们怎么可能认识真正的我呢?

我说句实话,你们这个世代没有一个人知道我的真实身份。」

这就相当于,耶稣否认了祂神之子的身份。

此时,门徒中的加略人犹大缓缓地走到了耶稣面前,

他说:「我知道您是谁,也知道您从何处而来。

您来那自不朽之界,我根本不配说出差遣您来这里的那位的圣名。」

耶稣一听,哎,这儿有一个机灵的。

在《犹大福音》中,犹大不是耶稣的叛徒,而是唯一一个知道耶稣真实身份的门徒。

犹大对耶稣说,我看到了异象:「有一个大祭坛和十多个祭司,一群百姓拥挤在祭坛前」。

犹大自己则遭受了十二门徒的疯狂攻击,他躲在耶稣身后,看到了一个绿顶的大房子。

耶稣告诉犹大这是神的房子,是为圣洁之灵保留的,地上的肉身是不配进入这栋房子的。

祂招呼犹大说,你来,我给你讲明天国的奥秘。

犹大成了12门徒中,唯一一个知道真正的天国奥秘的人。

但与此同时,因为知道了这个秘密,犹大将被世人所咒骂,

一直到末日审判之后,圣洁世代的到来。

耶稣说,你们所拜的神,并不是真正的至高的存在,

而是一名叫做萨克拉斯Saklas的愚蠢的次神。

换句话说,耶稣告诉犹大,耶和华并不是至高的神,祂的真实身份是萨克拉斯Saklas次神。

至高的神存在于一个伟大的、无限的疆域,

这个由祂最初所创造的疆域被称为Pleroma「光明之星」。

没有任何一代天使知道「光明之星」的疆域范围,没有任何一个天使见过至高的神,

也没有人能够真正叫出至高神的名字。

后来,至高神说:「让一个天使来做我的管家吧。」

于是,四位天使现身于云端。天使根据至高神的意志创造了七十二个光明体,

每一个光明体管理「光明之星」(Pleroma)的一个子国度。

七十二个光明体又各自衍生出了5个光明体,于是每个子国度又有了有5个乐园。

这360个乐园构成了最初的不朽的宇宙。

有一天,其中一个光明体说道:「让12个天使治理空虚混沌的地面吧。」

但这次从云端生出的却是几位面带血与火的天使,其中一个叫做萨克拉斯(Saklas),

是祂创造了充满苦难的人间。

《犹大福音》中说,Saklas对其他天使说道:「让我们模仿着我们的样子来造人吧。」

就这样,亚当和夏娃被造了出来。但在圣经旧约《创世纪》中,这句话却是神耶和华说的。

说到这儿,相信很多人对《犹大福音》中

耶稣所讲述的这个创世故事听的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

《犹大福音》被新教、天主教以及东正教一致认为是一部诺斯底主义的伪经和异端作品。

要理解《犹大福音》背后的真正含义,我们还得聊聊基督教的起源和诺斯底主义。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中叶,公元2~4世纪在罗马帝国境内迅速传播,

这也是考古学家鉴定出的《犹大福音》的成书时期。

当时不同地域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是存在分歧的,光福音书就有80多部,

但最终只有《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四部福音书

被收录到了新约圣经当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基督教的发展,让我们从犹太教开始说起。

公元前30世纪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已经发展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这里生活的人信奉多神,日月星辰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其中太阳是主要神祇qí。

到了公元前20世纪左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开始衰落。

此时,有一名叫做亚伯拉罕的族长,他认为相比日月星辰,

伟大的造物主才更值得人们敬拜。亚伯拉罕组长带领族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Ur),

途径巴比伦(Babylon)、马利(Mari)、哈兰(Haran),

迁徙到了一个叫做迦南(Canaan)的地方,地理上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

来到迦南后,亚伯拉罕就彻底放弃了多神教,以唯一的神「亚伯拉罕的上帝」为敬拜对象。

亚伯拉罕有一个儿子叫以撒,以撒又生了一个儿子叫雅各。雅各更厉害,生了12个儿子。

他们的子孙世代演化,发展为了12个部落,统称为「以色列人」,

也叫犹太人或者希伯来人。

而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就是犹太人的三始祖,也是犹太教的奠基人。

时间到了公元前1720年左右,犹太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了埃及,

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寄人篱下、受人奴役的苦难史。

后来,一个叫做摩西的人不堪忍受埃及法老的统治和奴役,决心带领同胞们离开埃及。

他自称收到了上帝的启示,上帝要他带领犹太人回到他们的「应许之地」迦南地。

在摩西的率领下,犹太人部族成功地逃脱了法老军队的追击,

出埃及,越红海,到达了西奈旷野。

他们在西奈半岛辗转了40年,在这期间,摩西又借神的启示,

订立了十条基本诫律,这就是著名的“摩西十诫”。

一直到现在“摩西十诫”还是西方国家法律的重要原则和基础。

只可惜没等完成回到迦南的立国大业,摩西就去世了,享年120岁。

临终前,他指定了一个继承人约书亚(Joshua)。

当约书亚(Joshua)带领部族抵达迦南时,犹太人离开这故土已有470年之久了。

这里早已被迦南人、耶布斯人和腓力féi lì斯人等各部落占领。

约书亚死后的200年间,犹太人和周边民族的战争连绵不断,但最终在公元前1020年,

拿回了这片土地的控制权,建立了以色列联合王国,

并在耶路撒冷修建了巍峨壮观的圣殿,史称第一圣殿。

圣殿是存放约柜的地方,也是以色列人举行献祭等神圣典礼的场所。

公元前930年,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为了北方以色列王国和南方犹大王国。

公元前722年,亚述人攻克了北方以色列王国,这里的犹太人被大批流放至外地。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帝国入侵南方犹大王国(Kingdom of Judah),

犹太人经历了他们的第一次灭国。圣殿被毁,民众被迫流亡巴比伦数十年,

史称「巴比伦之囚」。直到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帝国被波斯帝国所灭。

随后,犹太人被允许重返家园,他们回到了迦南地重建了圣殿,史称「第二圣殿」。

在波斯帝国统治迦南的200多年中,犹太人享有较大程度的自治,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但和平的岁月没能继续维持下去。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大军进入了迦南地,成为了这里的新主人。

公元70年,犹太人因不堪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发动起义,结果被无情镇压。

第二圣殿夷为平地,数十万犹太人惨遭杀戮,活着的人被强行驱逐离开。

犹太人经历了第二次灭国。

此后的1800多年里,犹太人不仅没有政治上的独立和自由,更是成为了没有祖国和家的人。

但在这1800多年里,犹太人也始终没有忘记上帝许诺给他们的国度,

迦南地的犹太人慢慢地积累起来。

终于,1948年,返回家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国。

以上是一段极其简略的犹太人历史。

在犹太人第一次被灭国,「巴比伦之囚」期间,

犹太人用希伯来文把他们的信仰整理记录了下来,

成为了犹太教的第一部重要经书《塔纳赫》。

这就是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也是后来基督教中的旧约圣经。

犹太教相信上帝用7天创造了世界万物,

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在99岁时与上帝签订了契约,上帝承诺赐给他土地和繁盛的后裔。

后来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时,上帝在西奈山上向摩西显灵,并赐给他十诫,

这是上帝要求犹太人遵守的信条。

有意思的是,犹太教认为,只有犹太人与上帝签订了契约。

上帝从人类各个族群中选中了犹太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在末日来临之时,

神只会保护遵守契约的犹太人。换句话说,犹太教是不传外族的。

公元元年,当时被罗马帝国统治的迦南地成为了罗马的一个省,犹地亚(Judea)。

在Judea的伯利恒Bethlehem,有个犹太人叫马利亚。

传说马利亚没有和丈夫翻云覆雨便感天而孕,生下了一名男婴,取名为耶稣。

耶稣长大后,显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他虽然是犹太人,却不认同犹太教不传外族的教义。

耶稣说,人生而平等,无论是谁,只要信上帝,都能得到救赎。

就这样追随耶稣的人越来越多,基督教由此诞生。

可想而知,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宗教的受众群体是远大于犹太教这样的排外性宗教的。

耶稣的追随者们认为,是耶稣代替他们和上帝签订了一个新的契约,

于是便把耶稣的言行整理成了圣经《新约》。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另一个重要区别体现在它们对救世主弥赛亚看法的分歧上。

圣经旧约《以赛亚书》中说,上帝将派遣一位救世主弥赛亚来到人间,

祂将拯救世人于水深火热之中,带领人们生活在没有硝烟、没有战争的理想国度。

犹太教认为这位弥赛亚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他们还在等待着救世主的来临。

但基督教则认为耶稣就是神耶和华应许的救世主。

教义上的冲突,导致基督教自诞生起就与犹太教势同水火。

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是一个多神教国家,

他们信奉的是从希腊神话里借过来的众神之王宙斯、战神阿瑞斯、美神维纳斯等诸神。

于是在一些激进派的犹太教领袖的撺掇下,

犹地亚(Judea)总督罗马人本丟·彼拉多(Pontius Pilate)下令将耶稣钉上了十字架。

那么基督教是如何从一个被镇压迫害的宗教,发展成为了西方文明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呢?

这个转折点出现在公元4世纪初。

当时罗马帝国的皇帝是君士坦丁大帝。

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在一场战争前,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一个闪耀着光芒的十字架。

第二天,君士坦丁下令让所有士兵在盾牌上画上十字,结果在战争中大获全胜。

传说君士坦丁大帝就是因为这个梦在公元313年颁布了米兰诏书,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性。

君士坦丁大帝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君主。

不过传说终究是传说,就像中国古代帝王用儒学来治国一样,

君士坦丁大帝也需要一种理论来帮他掌握帝国真正的权利。

而相比多神教而言,基督教的教义可以让他更好的统治帝国,笼络人心。

从此,基督教开始在罗马帝国,甚至整个欧洲疯狂传播。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君士坦丁大帝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不同地区流传的圣经经文竟然大相径庭。

80多本福音书都记录着耶稣的生平事迹,相互矛盾的内容不胜枚举,该信谁呢?

事实上,这恰恰体现了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多样性,

不过这种多样性显然违背了君士坦丁当初想要用一种思想来统治帝国的初衷。

这不行,得管管。

于是,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在尼西亚举行了基督教大公会,

史称「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Council of Nicea)。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一下,

哪些经文改被视为正统,哪些改被视为异端,哪些仪式是基督教徒要遵守的。

此外,最要的一点是要决定耶稣基督的神性。

会上,大家对于耶稣究竟是人还是神,争论的不可开交。

君士坦丁一拍板,说道,大家各让一步,耶稣是人,也是神。

就像量子世界里的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样,是波还是粒子,取决于你看,还是不看。

耶稣是人还是神,取决于你信还是不信。君士坦丁大帝为圣经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后,被历代大公会承认的经文被视为圣经正典,其余的都是伪经,是魔鬼的产品。

公元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了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教派。

公元16世纪,又出现了基督教新教。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本期视频里所说的基督教是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流派的统称。

梳理清楚了基督教发展史,

终于可以聊聊被称为伪经异端的诺斯底主义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了。

诺斯底创世神话

圣经新约中说,耶稣受难后的第三天,死而复生,在门徒面前显现,

之后升天,回到了上帝耶和华身边。这是体现耶稣神性的重要描述。

而诺斯底主义是第一个强调耶稣是人不是神的群体,

有学者认为诺斯底主义的产生甚至早于基督教。

诺斯底一词是由希腊文gnosis演变出来,原意是「灵知」,也就是「神圣的知识」。

诺斯替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二元论,

即人与宇宙、至高神与次神、智慧与无知、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对立。

在诺斯底的创世神话中,

至高神最初所创造的全知的、至善的、光明的疆域Pleroma是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

至高神有很多不同的叫法,可以被称作太一、深渊、起源、最初的父等等。

为了方便起见,在这里我们就称祂为至高神。就像《犹大福音》中所说的那样,

至高神的灵性,或者叫神性,流溢后产生了72个光明体,

72个光明体又各自衍生出了子光明体。每个光明体也是具有神性的。

但随着层层流溢,子光明体的神性会越来越弱,

他们无法完全理解至高神,至高神对于他们而言是不可见的。

在众多光明体中,有一个神性最弱的,叫做索菲亚Sophia。

Sophia在希腊语中有智慧的意思,因此她也被称为智慧女神。

Sophia也希望能够像至高神那样通过神性流溢创造自己的子光明体,可是她的神性不够。

于是在动荡中,Sophia诞下了一个畸胎。这个畸胎有很多名字,

有的地方称祂为德谬歌Demiurge,意思是巨匠造物主;

有的地方称祂为伊达波思Yaldabaoth,意思是上帝的影子。

而《犹大福音》中则称祂为Saklas,意思是愚蠢的神。

诺斯底派认为Saklas就是旧约圣经中的上帝耶和华。

祂只知道自己母神Sophia的存在,对至高神一无所知。

不完善的Saklas出生后,Sophia深感羞愧,她将Saklas逐出了「光明之星」Pleroma。

于是Saklas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了一个罪恶又黑暗的物质世界,并在这个物质世界中,

创造了人类的祖先亚当与夏娃。

但Saklas从祂的母神Sophia那里仍然继承了一部分光明能量,

所以由祂所创造的人类还是具有灵性和神性的。

诺斯底主义中,人的灵魂是来自全知的「光明之星」Pleroma得,

而肉体是来自黑暗的物质世界的。肉体是灵魂的牢笼,灵魂落入物质世界,

被囚禁、沉睡、迷茫、无助,仿佛世间的异乡人。

异乡人想要重返至高世界,就需要唤醒体内沉睡着的「诺斯底」gnosis,也就是「灵知」。

在诺斯底主义的末日预言中,只有觉醒了的「属灵」的个体才能获得救赎,

逃脱物质世界,回到至高神所创造的「光明之星」。

诺斯底信仰中,耶稣不是耶和华之子,

也不是神,他是人,是使者,是启示至高神真正奥秘的人。

现在大家明白了,为什么《犹大福音》中,12门徒在行谢饭礼时,

耶稣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了吗?因为在耶稣眼里,

12门徒所敬拜的上帝不过是一个残次品罢了,拜他们的上帝不如拜自己身体里的神性。

因为每个人体内都有一部分来自至高神的神性,神性觉醒就能重回光明之星。

为了强调耶稣是人而非神,

另一部也被视为伪经的诺斯底主义福音书《腓力福音》还给耶稣配了一个妻子,

这个人便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抹大拉的马利亚。

被视为正典的圣经四大福音书中,对抹大拉玛利亚描述只有只言片语。

但从这零星的记载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耶稣与这位抹大拉马利亚的关系非同一般。

《约翰福音》中说,耶稣受难时,站在十字架旁边的,除了他的母亲,亲戚外,

还有一个人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

耶稣受难后,为耶稣守坟的人是抹大拉马利亚。

耶稣复活后,第一个看到耶稣显现的人也是抹大拉马利亚,

是她随后将耶稣复活的事传达给了其他使徒。

因此抹大拉马利亚还被称为「使徒中的使徒」。

然而,《腓力福音》却说抹大拉马利亚的真实身份其实是耶稣的妻子。

《腓力福音》中有一段是这样记载的:

有三个女人一直陪伴着主,她们就是他的母亲马利亚、

他的妹妹以及被称为他同伴的马利亚·抹大拉。

同伴在这里也有夫妻的意思,著名的诺斯底派小说及同名电影《达芬奇密码》,

就是以这段记录为灵感而创作的。

最后我们回到《犹大福音》。诺斯底派人士相信犹大从耶稣那里得到了神秘的启示。

犹大出卖耶稣并不是为了区区的30个银币,这一切都是耶稣安排的,所以在最后的晚餐上,

耶稣才会对犹大说:「你要做的事,快去做吧」。

耶稣想要回到属灵的、纯净的国度,就必须牺牲外在物质的身体。

犹大是受托来帮助耶稣完成此使命的,同时耶稣也告诉他,

他会因此而名誉受损,但也会因为获得了「灵知」,而有机会进入永恒的国度。

犹大最后亲吻耶稣的举动,在正统基督徒眼中是虚伪又卑劣的。

但诺斯底派人士却认为,这代表着犹大对耶稣的全身心的赞美与接纳。

说到这儿,犹大卖主求财故事中的种种漏洞算是被补上了。

但是《犹大福音》至今为止还是极具争议的。

有人说,它的出土炸毁了宗教是铁板一块的神话,证明了早期基督教思想的丰富多样。

也有人说,邪典就是邪典,《犹大福音》制造了怀疑与不信,与其说它是福音,

不说改名叫《犹大祸音》。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0 阅读:15

审配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