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首春词,说尽人活在世,想从容面对困苦沧桑,在于心态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4-03-12 21:50:10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在现实生活里,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两种不如意,就是这不如意那不如意。

觉得老天怎么能这样来对待自己呢?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压力都很大,

比如读书时候自己这么刻苦,学习成绩却上不去;工作时候那么努力,勤勤恳恳,却得不到领导赏识,晋升无望,工资也少得可怜;生活上,看着别人什么都有,肆意潇洒,自己却过得紧巴巴。

这一切说到底就是一个心态问题。

北宋大文豪苏轼也同样在人生的低谷中,感受到了这样的不如意,于是写下了这首《浣溪沙》,抒发自己的心情。

02

苏轼在总结自己一生时候,说到“问汝生平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所以,可以说黄州是他人生和心境转折的开始。

在此之前,苏轼可谓是意气风发,锋芒毕露。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从有着“千年科举第一榜”脱颖而出,本以为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

不料,亲人的连着去世,他基本都是在“丁忧”中错过了最佳的晋升时期,接着就是变法开始,最后陷入了“乌台诗案”,被投入大牢中,历经生死劫难。

最后还是在对手王安石的一句话帮助下,脱离死境,被“发配”在外,远离了庙堂。

经此一遭,他收敛了很多,并且心态也开始发生了转变。

黄州也成为了沉淀转变之地。

03

到了黄州,苏轼一家子过得其实并不宽松,甚至有些困顿。他自认被一撸到底,可能这辈子都没机会离开黄州了,所以有了购置田地的打算。

苏轼在《东坡八首并序》中说:“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余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所以说,这个“东坡”的得名,都是因为这个叫马正卿的朋友。在他的帮助下,苏轼才得了这块名叫“东坡”的地,这也成了他日后的别称。

由于这块地,使得苏轼连着写下了几篇名作!其中就有这首《浣溪沙》。他通过一篇短文,把这首词的创作由来介绍得清清楚楚。

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在短文中,苏轼说到“因往相田得疾”,这就是在路上淋雨了,生病感冒发烧。而在去“相田”的路上,遭遇大雨,于是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从这两首词的意境中,也能明显感受到苏轼此时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意气风发,自负外显转变到淡定从容,慢慢平静。

04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写的是风景。山脚下,刚刚抽芽的兰草还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很是干净,没有污泥。傍晚时分,雨还没有停歇的意思,时不时传来几声杜鹃的啼鸣声。

在上阙中感受到的是春意盎然,清新恬静的自然和谐的画面。这样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愉悦,似乎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也远去。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徜徉在这样的风景中,让苏轼思绪纷飞,谁说人生人生没办法回到少年时期呢?不信你看,清泉寺的流水还能自西向东而流!所以,请不要再感慨年华老大,时光飞逝了。

苏轼这是在感叹过往人生,并为自己打气。无法改变自然规律,但可以改变自身的态度。他已经从过往中走了出来,换了一种心境面对生活。

人生就是这样,遵循自然规律,谁也无法躲避和阻挡。青春易逝,年华渐老,溪水东流,都是注定的。

05

人生,如一曲长歌,如一杯醇酒,如一株翠竹,如一片星辰。每个人都在这无尽的长河中,静静地流淌,静静地生长,静静地老去。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如初升的太阳,如初放的花朵,如初生的婴儿。青春的活力四溢,青春的激情迸发,青春的活力在生命的火焰中燃烧。然而,青春如同晨曦,如同花蕾,如同婴儿,转瞬即逝。在岁月中,在生命中,在记忆中,青春只是过客,只是过客。

年华渐老,如同夕阳西下。那曾经年轻的脸庞上已经布满皱纹,那曾经年轻的身躯已经佝偻。岁月无情地剥去青春、活力和激情,将每个人雕刻成老年人的模样。

然而,谁也无法抗拒这个过程。只能是接受它、尊重它、理解它。因为这是人生的一部分,这是自然的规律。

溪水东流,无情而有情,无言而有声,是自然的韵律,是人生的旋律。每个人都是溪水的一部分,沿着河流,流向大海,流向未知的远方。

每个人无法改变河流的方向,只能接受它、尊重它、理解它。因为这是人生的一部分,这是自然的规律。

生活就是这样,岁月无情,人生有情;岁月如梭,人生如歌;岁月沧桑,人生沧桑;岁月如诗,人生如画;岁月如梦,人生如醒。

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生活总是在不断地流逝;无论想要还是不想要,生活总是会带来新的变化;无论期待还是不期待,生活总是会带来惊喜和挑战。

人生就是这样,不能让自己的生命在年轻时就结束,在老去时才开始。们不能让自己的生命在年轻时就放弃,在老去时才奋斗。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青春和年华。

要努力生活,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这就是人生,这就是自然规律的人生。只能用勇气、智慧和爱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06

苏轼明显看得很通透,用一首春词,说尽人活在世,想从容面对困苦沧桑,在于心态的平和和把握。

苏轼在词中以春天为载体,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将春天的美好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更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人生就像流水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无尽的美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境和挫折。面对这些困苦沧桑,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呢?

苏轼在词中给出了答案:“休将白发唱黄鸡。”这句话告诉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总是沉迷于过去的回忆,而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尝试新的事物。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心态的平和,从容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总的来说,在这首词里,苏轼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向人们诠释了心态平和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人生如同一场旅程,在这场旅程中,都会遇到无数的风景和挑战。然而,在苏轼的眼中,只要拥有平和的心态,就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苦沧桑。

同样的,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一起学习苏轼的心态平和之道吧。学他用一颗平和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只要拥有这样的心态,便能够在这世间从容地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走过每一天!

喜欢就关注威评书影史吧,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受!

4 阅读:409
评论列表
  • 2024-04-30 15:45

    叹……》 三十日不至, 东墙杏自肥。 四月春光去, 病身怎作为……

桂临塞上聊历史

简介: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