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初中生事件中,孩子们的父母充当了什么角色?

心智家园教育 2024-04-03 10:56:04

01 家庭,孩子的生命之源

自从邯郸初中生事件被掀开之后,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该案件的最新信息。

而随着细节逐渐曝光,我们的心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揪紧,内心不由得想:现在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是孩子天生就会犯罪吗?

当然不是。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与父母缺乏对孩子的人格引导有重要关系。

包丰源老师曾经说过: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

而这个道理,也从这些孩子的家人身上得到了映射。

事发之后,嫌疑孩子的家属态度非常恶劣,甚至其中两户人家已经人去楼空!

甚至在面对警察和小光家属的上门询问时,他们竟然拒绝开门......

孩子出了问题,溯源其根都在父母身上。

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唯有追求进步、不断优化自我的父母,才能带领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02 养育孩子是需要学习的

包丰源老师在《用心带孩子:为人父母不可不知的十门必修课》中写到:

天下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

现在的父母处于一个最为难的时期:

他们需要付出比上一代更多的努力去工作,体会着更多的竞争与压力;

与此同时,他们陪伴孩子的时间比当年自己小时候得到的少了许多;

这就意味着孩子们感受到的爱,无论从质的方面,还是量的方面,都有明显的退步。

那么,是什么代替了父母,来到了孩子的世界呢?

是电视,是电脑,是游戏机。

父母陪伴的缺失,只有通过这些才能得到满足。

本该有着最亲密关系的父母和孩子,却变得无话可说、无事可谈。

久而久之,亲子时间产生了许多本不该有的隔阂:

父母对孩子不了解,孩子对父母不认可。

结果就是,在不少家庭里每天都会发生争吵,导致两代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推移愈演愈烈。

但更让人感到无奈的是:许多现代父母的养育知识,都还停留在上一代的经验当中。

许多人为人父母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自己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经验,没有受过“父母如何可以做得更好”的教育,同时也没有建立“培养孩子人格表现”和“孩子一生的成就在于心灵成长的过程”这种现代意识的思维模式。

许许多多父母深陷其中,随着孩子的长大,与孩子矛盾增加,感到深深的无助——我该如何养育我的孩子?

包丰源老师“为人父母”第28期的学员伍桂妹,也是这许多父母中的一员。

“但凡我当时有参加过包丰源老师的课程,

我的孩子也不至于有那两年的磨难”

和许多父母一样,对伍桂妹而言,孩子是她的宝贝。

三十而立才有了孩子,她坦言:“我很爱他,为了他,我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可养大一个孩子,何止是满足他生理所需那么简单。

在孩子进入了三、四年级后,她开始对养育孩子感到无力与无助。

无法辅导孩子作业......

每次作业拖拉到晚上12点后都无法完成......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攻击之后,爸爸教育孩子要“让”......

到了初二,孩子失去了前进的力量,彻底躺平了。

提及此处,她不禁哽咽出声:

“我的认知局限了我的能力,我的孩子也被局限了。

但凡我在过去提升自己的领悟,我的孩子也不至于有那一段磨难。”

曾经的彷徨与无助,都在这一刻释放出来了。

过去两三年,她与丈夫俩人付出所有的精力,通过学习包丰源老师的课程,终于把孩子从低谷中拉了出来。

许多亲子方面的课程都是建立在解决孩子当下问题的技巧上;

包丰源老师的“为人父母”课程则是立足于父母的内在改变与感受上。

这一次,在“为人父母”的课程中,伍桂妹也有了更深一步的领悟:

“我的孩子现在才16岁,这才是第一步。孩子的未来还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去规划和引导。

我们必须继续学习,走在孩子前面,才能更好地带着孩子成长。”

03觉察自我,做更好的父母

许多亲子教育课程,教的都是“术”,是如何去教孩子,却没有一个在反思父母。

只教授父母“方法”,一味强调孩子当下的反应,却不知其所以然,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唯一的,所以没有哪一门课程可以做到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

唯独强调父母的“内修”才是根本之道,只有当父母真正懂得如何对待孩子以及孩子与自己的关系,明白孩子今天的结果都来源于自己以往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对待现在孩子发生的一切,成为优秀的父母。

张宇晴在分享的第一句就提到:“我最开心的是能够和先生一起进步。”

正因为一起参与了课程,沟通达到了同频,他们在孩子的教育观念上才达到了一致。

但其实,宇晴的先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参加了包丰源老师的课程,他是在宇晴的身上感受到了变化,为之所动进而主动要求参加的。

他们夫妻两人在课堂上有所学有所悟之后,变化也随之发生在了孩子身上。

孩子从抗拒上幼儿园、哭闹着不愿意上学,到后来变成了即使上了幼儿园校巴,还要透过车窗对妈妈各种比心,充分表达心里对妈妈的爱。

当父母懂得如何处理孩子与自己的关系,正确对待孩子之后,爱的暖流自然会在彼此之间流动,所谓“孩子的问题”也会随之得到解决。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棵树,首先自己要成为参天大树。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条河,首先自己要成为大江大河。

包丰源老师的这一句话,形象地诠释了“为人父母”的奥义。

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父母的再现。

当我们责怪孩子的时候,是否有深究过:孩子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如今的样子呢?

比如孩子没有责任感,是不是因为父母帮他们完成了他们本该完成的家务呢?

比如孩子不懂得珍惜,是不是因为父母给予的太多呢?

比如孩子缺乏自主意识,是不是因为父母帮他们做了太多的决定呢?

所以在“为人父母”课程里,我们说“天下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会培养和教育孩子的父母”。

父母教育孩子,需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有许多亲子方面的课程都是建立在解决孩子当今问题的技巧上,而“为人父母”课程则立足于父母的内在与内心的感受与改变,从而帮助父母由内而外地了解孩子。

在“为人父母”课程中,大家有机会透过团体去察觉自己与他人互动的方式、以及自我人格的形成与自己面对人生的态度。

让我们有机会,好好地去了解自己孩子的不良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为人父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在今天的生活中,要做哪些改进?

我们究竟为孩子的人生带来什么影响?

透过进一步的自我觉知和洞察,我们会有更大的勇气向自己生命内部去做更深层地挖掘和思考。

从而更好地觉察自我,成为更好的父母。

包丰源老师说:

为人父母应当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重要性,懂得孩子是自己的影子。只有父母的言行得以改变,才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

2 阅读:48
评论列表
  • 2024-04-03 22:21

    父母就是孩子第1任的老师[点赞][点赞][点赞]

心智家园教育

简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生智慧,让生命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