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永远不知道,他比朱高炽差在哪里,为什么到嘴边的鸭子又飞走了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2024-04-17 19:14:31

朱高煦深得朱棣的喜爱,因为他人才好,战功多,而且性格果敢,在朱高煦的身上朱棣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反观太子,不但腿有残疾,而且体态肥胖,性格温和,既无帝王之相也无帝王之气魄。然而,老天爷跟朱棣开了个玩笑,那么不受他待见的朱高炽偏偏是他的长子。自古立储不立长,国家必有动乱,朱棣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永乐盛世因此而动荡。

朱高煦知道自己有当太子的资本,也看出了朱棣的纠结,所以一直没有放弃努力,从当初的太子之争,到尘埃落定后的各种构陷,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有好几次机会他几乎成功了。然而,他终究还是没有当皇帝的命啊,只是他永远不知道,自己比朱高炽究竟差在哪里,为何每次煮熟的鸭子又飞走了。

朱高炽或许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成为天选之子,在那么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能够顺利登上皇位。朱高炽的成功,首先当然因为他的气运,封建王朝帝王长子的身份是他成功最大的筹码,因为这个原因,他几乎赢得了所有文官的支持。而在关键时刻能够说得上话的往往都是文官,比如谢缙、杨士奇、杨荣,作为内阁七成员,是他们在每一个关键的时刻推了朱高炽一把,才让他最终坐到了那个位置。

其次,朱高炽生性仁慈,尤其是当年反对朱棣屠杀建文帝的部下,让朱棣十分不爽。但是,朱高炽这一在朱棣眼里的缺点,却正是打动杨士奇的优点。杨士奇因早年受其母亲的教导,虽然久经官场权谋,却始终坚守人生的信条,朱高炽虽然形象不佳,但是他宅心仁厚,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皇帝,所以,他选择了朱高炽,并且在后来太子一党几乎全部被打倒的时候依然坚定地支持他,抓住一切机会帮助他,并最终对朱高煦发出了致命的一击。

其三,朱高煦犯了一个大多数人都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得意忘形。眼见着太子党失势了,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越发得意起来,并常常说自己像李世民,虽然他和李世民一样都是次子,他的三兄弟也和李世民三兄弟对应上了,但是朱棣可不是李渊,想让朱棣当李渊,他怕是还没睡醒吧。于是,朱棣对日益嚣张的朱高煦渐渐厌恶起来,这才给了太子党可乘之机,杨士奇抓住机会,用他的言语智慧,让朱棣彻底放弃了朱高煦。

朱高煦本来以为,朱棣打压太子一党,是有心让他做接班人,没想到到嘴边的鸭子又飞走了。怪只怪,他太沉不住气了,一朝得势就得意忘形。他利用朱棣“多疑”的弱点好不容易扳倒了朱高炽,自己又作茧自缚犯了同样的错误,他用作死的行径让朱棣给他上了一课:既然当初捧得起你,自然今天就踩得扁你。

0 阅读:15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简介:看好书,评好剧,本号主要分享影视评、书评和名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