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钢为水,中国退役了100多万支56冲锋枪,这些枪都怎么销毁的?

鲁老知识分享 2024-05-09 17:35:21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早在1956年的时候,出于对军事战备资源的考量,我们国家决定大规模生产56-1式突击步枪。

通过我们国家强大的军工实力和制造业方面的利好,在短时间内我们国家生产出了百万支56式冲锋枪,实现了部备的均衡化配属。

只不过在这些年的发展当中,我国的军工产业取得了较快的进步。

之前那些根据 ak47所仿制的56式冲锋枪已经可以被更具优势的新型冲锋枪武器所替代,所以这些五六式冲锋枪也就被淘汰了。

那么我国退役了100多万支的56式冲锋枪究竟是怎么销毁的呢?没有被销毁的那些冲锋枪又去向了何处呢?

一、什么是56冲锋枪

对于军事领域有所关注的朋友可能都听过56-1式突击步枪的大名,这种步枪采用了导气式的自动原理。

只要通过变换快慢机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单发或者连发以及保险状态的改变,具备点多元化的战略用途和强大的火力打击能力。

在此前也是我国军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步枪类型之一,早在1956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根据苏联方面的ak47枪械形式,仿制出来了这种突击步枪,并且于当年生产定型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制造。

当时为了充实我国军事实力和国防力量,我国制造了大批量的56式突击步枪数量可达上百万之多。

随着我国军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在198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在原有的56式击步枪基础之上又加以改进,采用了楔铁式卡榫。

这样的改进,一方面使得冲锋枪实现了自动补偿使用时磨损间隙的问题,同时也增进了射弹的散布密集度。

更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这样的改进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枪托形状,所以彼时的56式冲锋枪还可以再安装上一把刺刀,这种武器的利用范围就变得更加广泛了。

本身冲锋枪就是以较强的机动性和火力密集的压制力为主,而我们国家的改良再度增进了这种冲锋枪可以适用的战略环境。

我国的军事实力和国防能力也进一步的得到了充实,改良后的56式冲锋枪也被称作56-2式。

然而这种武器装备的性能虽然说非常的优异,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缺点,比如说精准度不足以及后座力较大的问题。

枪械的精准度果然是非常的重要,能够直接决定打击效率和火力压制的范围,至于后座力的问题也值得我们进行考量。

因为这也能够作用作战部队的打击能力和对于战场局势的控制力。

出于这样的考量,即使我们国家在当时已经生产了大量的56式冲锋枪,但是军工产业依然还在不断地研制新型的装备武器。

在我国军方科研学者的努力之下,1981年81式步枪正式亮相了。

这种步枪和56式冲锋一样,都是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的,可以实现半自动单发和连发射击,并且都装有可以活动拆卸的刺刀。

只不过这种步枪的精准度要比56式冲锋枪更高,而后坐力却比56式冲锋枪更低,能够起到的战略效益显然也高于56式冲锋枪。

更何况按照我们国家当时的军工水平来看,这种步枪也可以实现大量的生产。

生产成本也不算是太高,自然也是可以实现大规模的部队武装,而且规模化的枪械更换也有利于后续的保养维修,因此原有的56式冲锋枪也就被淘汰了。

高达百万之多的56式冲锋枪退役,对于这些枪械,我们国家自然也是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

毕竟这也关系到了我国机密的军事产业技术和国防方面的情报。那么如此规模的冲锋枪退役之后,我国究竟是如何去处理的呢?

二、这些枪都怎么销毁的?

针对于那些退役的56式冲锋步枪,我们国家主要的处理手段自然是进行销毁,也就是所谓的“化钢为水”。

早在八一式冲锋步枪诞生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开始调整战略装备的生产策略,各地的军工工厂也不再大规模的生产56式冲锋步枪。

虽然说依然还在保持着生产,但是规模却已经减小了很多。

等到我们国家实现八一式步枪的均衡化配属之后,56式冲锋步枪的生产也就此停摆了下来,积蓄在仓库之中,默默等待新的使命。

2013年的时候,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则公告。

该公告表明现有的56式冲锋枪已经全面退役总数高达上百万只,这些枪械有一部分已经被我们国家完全销毁了。

至于销毁的方式也非常的简单,在确保这些枪械的序列编号之后,我们国家会有专门的人员对这些枪支进行拆解。

毕竟这些枪支都是由金属和木质结构共同组成的,而且枪身内部可能还有残存的弹壳或者是火药,不能够直接进行熔炼。

在进行了充分的检查和拆解之后,这些木质的枪托就可以被进行二次的加工和利用,而那些合金的部分则是会分批次进行熔炼。

通过复杂的工艺,技术人员可以对这些合金进行再一次的加工和提纯用于其他军用设备的制造,或者是直接投入到市场运营当中。

至于一些制造生产年代较为久远,长时间未曾保养的56式冲锋步枪可能无法即时进行熔炼和重复利用。

毕竟这些步枪的木质枪托可能已经腐朽,金属部件也已发生了锈蚀。

这些步枪是无法进行立即熔炼的。

对于这些枪械,我国也会采取相应的化工手段来予以处理。

可以看到,我国对于枪械资源的重复利用确实非常的重视,相应的销毁和二次加工过程也非常的严谨。

三、不全是销毁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上世纪退役的那些56式步枪也并不是全部都被销毁,重新进行加工以便后需进行二次利用。

也有一部分的56式步枪,通过军售出口渠道走向了世界市场。

在1984年的时候,中东地区的地缘局势变得愈发紧张,两伊战争也在此时爆发。

为了能够取得战机掌控战局,伊朗和伊拉克自然也是要充实自己的战略资源储备。

只不过依照这两个国家的军工实力和制造业生产效率来看,想要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大量的枪械明显是不太现实的。

至于其他的中东国家,似乎也并没有强大的军事物资供给能力。

即便是这些国家拥有那样的能力可能他们也不会大批量的出口本国的军备武器,而此时我们国家则是迎来了去库存的良好契机。

在这些中东国家强烈的需求之下,我们国家通过出口途径削减了大量的56式冲锋步枪库存。

这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贸收益,给市场产业带来了大量的活力,。

同时这对于我国后续的枪械销毁,以及进一步的二次利用也有着诸多的好处,可以全面补足相应的发展成本。

既能去库存,又能创造新的外贸收益增长,固然是一石二鸟,好处多多。

当然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国防力量的协调性和体系化,加强军备战略资源的储备我们国家也并没有全面的销毁所有的56式冲锋步枪。

还有一些枪械状况良好,生产年代较晚的56式冲锋步枪保存了下来,被储存在我国的军事仓库当中,以备不时之需。

针对于这些步枪我国自然也会派前专门的人员去进行管理以及保养和维护的工作,尽可能让这些枪械保持在随时可用的状态,以便更好的充实我国的国防力量。

如果说现有的军事装备出现了短缺的情况,那么这些56式步枪也可以随时予以补足。

当然按照我们国家现有的军工实力以及生产效率来看,这样的情况大概率是不可能发生的,不过未雨绸缪,多方进行考虑总是好的。

毕竟国防力量和军备资源可是重中之重,这一方面我国自然是不会有丝毫的大意。

小结

在上个世纪,我们国家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出来了大批量的56式冲锋步枪,这种武器具有着多元化的用途和强大的火力。

可随着我国军工产业的不断发展,这种武器最终也是被更加新型性能更加强劲的装备所替代了。

针对于那些退役式的56式冲锋步枪,我们国家也有特别的处理手段。

有一部分冲锋步枪已经被全面的消毁,进行熔炼和二次加工。

还有一部分冲锋步枪则是通过出口的途径为我们国家创造了大额的贸易营收。

当然还有剩下来的一部分步枪仍然积蓄在我们国家的仓库当中。

针对于这些退役步枪的处理考量,我们国家也采用了多元化的处理方式。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精妙的战略化考量,将军工产业和市场化渠道进行了连接,以便给我们国家创造更多的利好,这便是中国的智慧所在。

参考:

1.百家号 虎说天下 2020.9.30 《百万56冲陆续退役,销毁过程历经多道工序,部分转往非洲广受好评》

2.搜狐新闻 寻觅历史的印迹 2024.5.4 《中国仿造的56冲生产百万支,为何最后全都被淘汰了?》

0 阅读:3

鲁老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