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闺蜜,一个47岁不婚是清华教授,一个4年生三娃帮首富花钱

这可史不得呀 2024-05-08 05:05:11

文 | 安染

编辑 | 安染

有这样两个女人,她们被称为“中国最牛闺蜜”。

一个家境普通,“不靠谱”的热衷八卦,沉溺娱乐世界嘻嘻哈哈。

一个家境贫寒,却一本正经的想要改变世界。

谁也想不到,这样两个脾气性格差异巨大的女人,会在清华成为形影不离的同窗密友。

30多年时间里,她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靠谱”成为了备受世界瞩目青年科学家,清华最年轻的博导。

37岁攻克了50年不解的科学难题。

“一本正经”却没能如愿改变世界,反而为利益所“诱惑”,放弃百万年薪进入盖茨基金会。

40岁的年龄又因为三个孩子果断辞去工作开学校。

说是最牛,她们名副其实。

她们就是颜宁和李一诺。

相斥的轨迹

“柴米油盐,家庭孩子”,古往今来这些都是女人身上的标签。

这些观念,被大家称为“生活的真相”,一旦打破,就会成为“异类”。

但在颜宁和李一诺看来,她们两个是彻头彻尾的“异类”。

1996年,颜宁报考了清华大学生物系。

作为家里的掌上明珠,“自由”陪伴了她整个年少时代。

报考生物是她自己的选择,母亲和舅舅想让她从事医学,但她却想,反正都是累,不如选择更累更有挑战的。

同一年,李一诺正在参加清华的保送生考试。

这一刻,原本两个平行甚至渐行渐远的轨迹逐渐走向靠拢。

生物系在山东只招一个人,竞争激烈中李一诺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

这足以可见她的优秀。

大一开学,互不相识的两人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迈入了生物系的大门。

进到清华那一刻,颜宁才明白什么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小城市的学校,自己成绩优异是一众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但在清华,“学霸”颜宁连班级前几名都挤不进去。

大一下学期结束,卯足了劲追赶的颜宁也只过了及格线。

一向不擅长的微积分更是只拿到了“B-”成绩。

这让一向骄傲优异的她备受打击。

为了回家不让母亲失望,她决定留在学校恶补微积分。

这一刻,颜宁不知道的是她将在这个偌大的校园中迎来一场“艳遇”。

这场艳遇让她找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人。

理想交织

颜宁留在学校补课之时,同样微积分不好的李一诺也留在学校。

或许是同为老乡,又或许是同为微积分烦恼的两人惺惺相惜。

信息来源:光明网,链接已附文末

同病相怜的两人因为心事拉进了彼此的距离。

成为朋友后,两人发现对方与自己的人生轨迹和理想追求很不一样。

颜宁从小生活普通但幸福,家人对她没有过多的期望,只希望她平安享幸福。

她热衷实验,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乐在其中,性格更是活泼外向,热情似火。

但李一诺因为父母离异,她有着远超同龄人的独立自主。

她有理想有抱负,想靠自己创出一番天地。

我无趣的奔前程,她有趣的无前途。

是颜宁形容两人的友谊。

按理说这样两个经历、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不应走到一起。

但她俩却偏偏像两个形状大小不同却能完美契合到一起的齿轮。

在清华的日子里两人惺惺相惜,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去图书馆,一起报考雅思托福。

报雅思的时候两人还闹了个小插曲。

当时李一诺家人帮两人报名,但输入名字时错将“Ning”输成了“Neing”。

就这样,颜宁顶着这个不能更改的名字在日后成为了享誉国际的科学家“Neing”。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四年的时间里,两人互相渗透相容,在颜宁的影响下,李一诺逐渐变得“不靠谱”。

而颜宁也学着正经起来了。

不一样的人生

临近毕业,两人因专业课变得繁忙起来,见面时间也逐渐缩短。

颜宁沉浸在实验室中继续这自己“不靠谱”的实验,不着调的实验差点把整个细胞间炸毁。

可就是不被人看好的她,却在科研中找到了升级打怪的快感。

她开始一头扎进实验室,挑战起了更高难度的实验研究。

而李一诺一边在为出国留学坐着万全准备,一边泡在实验室一本正经的做实验。

2000年,颜宁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投递了简历,而李一诺也顺利进入加州大学。

同在美国,但相隔4500公里的遥远距离使得两个好闺蜜仍不能时长见面叙旧。

就此分开的两人,也在冥冥之中暗示了他们即将奔赴不同的人生。

但两人知道,她们在各自领域上努力拼搏着,各自努力,只为顶峰相见。

在普林斯顿留学的生活中,颜宁感到“暗无天日”。

这里汇聚着来自全世界的生物顶级人才,她只有不断向上攀爬,才能得到导师的肯定。

早6晚10,颜宁几乎一整天都泡在实验室中,短短一个月她瘦了快30斤。

这样强压的状态光想象就感到窒息,但颜宁却整整持续了一年半。

一年半的时间,她耗费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完成了一个复杂的生物实验。

导师施一公却说“你终于会做实验了”。

2005年,颜宁在《Nature》上发表关于可溶性蛋白结构论文。

也正是这一年,颜宁被评为了青年科学家。

她的事业稳步上升。

同一时期的李一诺,在加州大学完成学业,并且遇见了自己相伴一生的爱人。

两人逆流而上继续攻读博士,博士毕业后,不服输的颜宁继续投身科研。

而李一诺却选择了自己并不熟悉的商界。

而这也仅是因为当初美国鼎鼎大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像他抛去了橄榄枝,并给她开出了年薪百万的报酬。

拿到Offer那一刻,李一诺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我们终于过上好日子了!”

在美国办公室中,李一诺成为了唯一一个外国人。

商场入战场,陌生又内卷的办公室里,为了立足,李一诺只能付出200%的努力。

信息来源:人物,链接已附文末

可即便如此,打压、排挤、嘲讽,生活如履薄冰让她喘不过气。

她只能坚持再坚持,努力在努力。

一年后,她所带领的项目终于得到了德国领导的认可,这一刻她如释重负。

2006年,颜宁得到清华大学的邀请回国,成为了清华最年轻的教授。

一年后,李一诺也选择回国,两人不约而同的回归到同一条轨迹。

在清华大学,她带领实验室解开了人葡萄糖运转蛋白的结构。

这个困扰世界生物范围几十年未解的难题,被37岁的颜宁带领的团队用几个月就攻克了。

这也是颜宁第一次因主流媒体的关注走近大众视野。

十年后,声望最高之时,颜宁选择了离开清华接受美国普林斯顿的聘请。

这一刻全网铺天盖地的全是指责和漫骂,也有同情。

有人说是因为清华给她的“酬劳不高”,所以她“负气出走”。

但对于各种言论她都坦然接受,她不认同“服气离开”的说法。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链接已附文末

她表示此次离开只是害怕自己长时间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故步自封。

“换一种环境给自己新的压力,在能有更大的突破,如果现在是在普林斯顿,清华给我offer,我也会回来,一样的”。

但相比颜宁,李一诺的事业更是举步维艰。

十年时间她付出了常人想不到的努力,终于成为了麦肯锡全球合伙人。

2015年,一个人改变了李一诺人生轨迹。

在西雅图的办公室,她的第一次见到比尔盖茨。

她第一次从这个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世界首富口中听到关于慈善的解释。

在比尔盖茨眼中,他所认为当今世界“重大问题”是贫困、疾病和环境恶化。

盖茨的一番话,让她看到了一个不曾了解过的世界,也让她下定决心离开光鲜亮丽的中中产积极。

她自愿降薪三分之二,辞职麦肯锡,以年薪50万美金来到盖茨基金会。

她担任中国区首席代表,带领团队奔走各个国家,解决健康发展和疟疾困扰。

2016年,她被评为全球青年领袖,对于这份荣誉她表示:

“能把自己在商业的经验,在解决中国和全球健康和贫困的问题上出一份力,这何尝不是人生之大幸。 ”

如今她又投身教育行业,尝试在应试教育中寻找一条新的出路使得中国孩子的道路。

2016年她创立了“一土教育”。

时至今日,四十而立的好闺蜜依然在各自领域熠熠发光,他们打破了传统女性的观点,为梦想奋斗,为了自己的人生奋斗。

参考资料:

1. 中国青年网:《为何从清华跳槽去普林斯顿大学 颜宁终于说出原因》

http://news.youth.cn/gn/201712/t20171227_11210283.htm

2.光明网:《清华大学教授颜宁:科学研究只有第一》

https://tech.gmw.cn/scientist/2016-06/12/content_20505507.htm

3.人物:《李一诺:选择面对真实,了不起》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000453754472928&wfr=spider&for=pc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这可史不得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