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定律”真的那么神,可以让人一下子就顿悟吗?

王三楂 2024-05-10 11:40:08

你有听说过“熵增定律”吗?

说实话,我在好多地方看过,但一直不知道是个啥玩意。

而且这里面的“熵”字,我都不确定怎么读,本着不会的字只读会的一半的原则,应该是读“shāng”。

百度了一下,没想到猜对了,暗自窃喜,没有丢脸。

可这原本是个热力学术语,一个枯燥的物理概念,原义我都看不明白,一堆专业术语,但就是不晓得为什么被很多人描述成了“人生开悟”的钥匙。

比如什么“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而生”,“熵增原则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无上的”,“熵增定律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终极规律”。

看的我是一脸懵B,这怎么就能让人顿悟了?

熵增定律的意义

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熵”是衡量一个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

简单来说,就是个计数单位,和长度的“厘米”,温度的“摄氏度”差不多功能,只是这个“熵”,是计量混乱程度的。

熵越高,系统就越混乱、越无序。

在此基础上,“熵增定律”就是指,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总是趋向于增加。

再翻译一下,就是宇宙总是朝着越来越混乱、无序的方向发展。

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熵增的现象。比如:

食物腐烂:食物从有序的状态(新鲜)变成无序的状态(腐烂),熵增加了。

冰融化:冰从有序的状态(固体)变成无序的状态(液体),熵增加了。

墨水滴入水中:墨水从有序的状态(聚集在一起)变成无序的状态(扩散开来),熵增加了。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熵也可以用来衡量信息的无序程度。

信息熵越高,信息就越不确定、越模糊。

负熵则指的是信息的有序程度,它是信息熵的相反概念。

再举个例子,一本书的内容越详细、越具体,它的信息熵就越低,负熵就越高。

而一本书的内容越模糊、越抽象,它的信息熵就越高,负熵就越低。

不知道你看完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顿悟?

反正我是感觉,为什么不好好说人话?

本来一个简单的概念还能看懂,被物理学的术语包装了一下反而理解困难了...

熵增定律的顿悟

我不否认熵增定律是有魅力的。

首先听起来就很装X,更是科学,揭示了宇宙的本源规律,更可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但在这方面,不是和万有引力定律差不多吗。

除了牛顿被苹果砸了顿悟了之外,没看到谁说,看完万有引力让我顿悟了...

那为什么很多人读懂熵增定律后会感到顿悟?

有解释说,熵增定律揭示了宇宙的终极奥秘,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切事物都在走向衰败、灭亡。

这个道理听起来似乎很悲观,但它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帮助我们放下执念,活在当下;它可以激励我们不断进取,创造价值。

面对熵增,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接受熵增:明白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

减缓熵增:通过努力和奋斗来延缓事物的衰败。

创造负熵:通过创新和创造来产生新的秩序。

话都是没错的,可我是觉得一句“人总会要死,要更有意义的活着”会更直接点...

写在最后

这篇其实不是为了吐槽“熵增规律”,而是在质疑“开悟”。

熵增规律完全正确,可真的就有很多人因此而顿悟吗?顿悟之后又改变了什么呢?

仿佛现在“开悟”是件很容易的事,随便看个什么书,了解个什么概念,或是哪个大师名人的几句话,就悟了...

世上没什么理论秘籍,瞬间开窍的方法,如果有,也一定是你之前不断的积累和经历。

开悟是一种境界,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才能达到。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总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共勉。

0 阅读:0

王三楂

简介:以行践言,以践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