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仁宣(三九)朱瞻基去世后,欲用朱瞻墡替代朱祁镇登基的主谋是谁

惊心鸟 2024-02-01 14:12:39

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让明朝国力蒸蒸日上的势头戛然而止,也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开始走下坡路。按照朱瞻基的遗诏,新的皇帝应该是年仅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然而朱祁镇并没有立刻即位,而是在七日之后才得以顺利登基。在这七天的权力空白期内,一场不为人知的政变阴谋在偷偷展开。这场政变的幕后主谋欲拥立长沙的襄王朱瞻墡为皇帝,以替代朱瞻基遗诏所指定的太子朱祁镇。这场政变虽然因为皇太后张氏和“三杨”内阁的反对而胎死腹中,但给新生的正统朝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这次未遂政变的幕后主使人事谁呢?

襄王朱瞻墡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个儿子,也是皇太后张氏的第三个儿子,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弟弟。他虽然是明朝众多藩王之一,却有着“贤王”的名声和影响力。他自幼天资聪慧,熟读《诗》、《书》、《春秋》等,颇受朱高炽的看重,还曾经有过代理朝政的经历。实际上从人生经历看,朱瞻墡一度是朱瞻基之下呼声最高的藩王,多次政治事件中担当了朱瞻基的备胎角色。这虽然时违反按照明朝礼法制度,但也成就了朱瞻墡却贤往的名声留在了京城。而这样的名声也为后来多次出现的政治风波,埋下了隐患。

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炽突然去世,当时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朝中出现权力空白期,朱瞻墡便以藩王的身份监国摄政,直到朱瞻基回到北京登基。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谋反,朱瞻基御驾亲征,又是朱瞻墡留在北京监国摄政。直到宣德四年,朱瞻墡才前往长沙就藩,这在藩王之中是非常少见的。

朱瞻基去世后,按照遗诏应该是太子朱祁镇登基,可同时朝中也传出谣言,说张太后欲改立襄王朱瞻墡。由于朱瞻墡有过两次给朱瞻基当备胎,临时监国摄政的经历,所以成为这场政治风波的核心。现存的史料中对这场政治风波记载很少,很多地方语焉不详,所以引发了历史爱好者的讨论。

在历史爱好者的讨论中,被认为主使这个事情的事张太后。因为朱瞻墡向来收到张太后宠爱,而他在成年后没有及时就烦,留下来多次给朱瞻基当备胎都是张太后支持的。当时朱祁镇只有九岁,没有执政的能力,进入了中国古代政治中典型的“主少国疑”的状况之中。这种背景下,明朝政治极不稳定,朝廷中人心浮动,各种流言蜚语纷纷流传开来。这种观点认为,张太后出于对明朝朝廷稳定的整体考虑,打算改立朱瞻墡为新皇帝。因为当时朱瞻墡只有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再加上他贤王的名声和备胎的经历,是朱瞻基的最好继任者。

支持这种说法的人用了当时很多当时的史料做佐证,以证明张太后有废掉朱祁镇,改立朱瞻墡的打算。然而在我看来,这种说法都站不住脚。比如有人列出成国公朱勇的《成国公赠平阴王謚武愍朱公勇神道碑》,上面记载“十年正月,今上皇帝嗣位之初,王宿卫禁闼,防范严密,介胄不除。”说明张太后想“废孙立子”,所以才让朱勇加强了宫禁,否则就应该按正常巡逻。而写这个墓志铭的是名臣李贤,是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七朝的老臣,被认为他的记录很有说服力。

朱勇是靖难功臣朱能的儿子,是当时勋贵中仅次于英国公张辅的人物。他负责管理皇宫宿卫,加强管制和防御,说明宫中出现问题。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放在平时也是成立的,但当时并不成立。因为当时是朱瞻基刚刚驾崩,而新皇帝还没登基,正是朝廷的权力真空期,皇宫加强管制是正常现象。即便是在朱祁镇登基的初期,朝廷的政治还未稳定时,皇宫的戒备也不可能松懈。这是防止新君登基后,有人趁着政局不稳时犯上作乱。以这个现象作为张太后谋求“废孙立子”的证据,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而史书上记载的“三杨”内阁对此强烈反对,最后因“以三杨学士议不谐而止”的说法,指的并不是张太后停止了“废孙立子”的操作,而是制止拥立朱瞻墡的谣言继续传播。于是张太后召集群臣,让朱祁镇顺利登基,并放弃了垂帘听政的特权。虽然在正统初年,朝廷大权仍掌握在张太后手里,但并没有出现独断专行的状况。实际上张太后延用了“三杨”内阁和朱瞻基在世时的治国政策,目的是维持明朝的政治稳定和继续发展的势头。如果张太后真的有揽权的打算,就算扶持不了朱瞻墡,为何要放弃垂帘听政呢?

在我看来,这个企图发动政变改力新君的幕后黑手很可能是朱瞻墡本人。历史上朱瞻墡三次与皇位插肩而过,出了这一次之外,在土木堡之变后和夺门之变后都卷入了政治风波,而且都是与皇位相关。一次可以说是谣言,或者被人诬陷,连续三次,这就有些过了。这种情况虽然很难说明朱瞻墡是主动图谋皇位的,但客观上的意愿肯定少不了。否则,当皇位出现问题时,为何所有人都第一时间想到他?只是后两次的具体情况对他不太有利,有很大的风险,所以他主动拒绝了。而这一次,却是朱瞻墡距离皇位最近的一回。

从后面两次政治风波的过程看,很显然朱瞻墡在北京城中是有耳目的,他对朝廷的各种变化了如指掌,这本身就不是一个藩王该做的事。不论是土木堡之变,还是后来的夺门之变,他在对皇位的判断上都很明确,不能贸然承认对皇位的想法,因为那两次风波都存在很大的风险。

而第一次则表现得非常淡定,几乎没有对北京的变化做出反应。按理说他人在长沙,朱瞻基去世,朝中出现大量关于自己的谣言。正常的藩王在事后都会上奏折谢罪或者申辩,以表示自己没有谋反的心思。而朱瞻墡尽然毫无反应,这就很不正常了。这个事当时影响很大,还延缓了朱祁镇登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与后面两次政治风波中,他快速的反应互相矛盾。他远在长沙,该快速反应的时候,变得迟钝。而需要他迟钝的时候,却表现得对北京局势了如指掌,这显然有很大的问题。这种疑点也许无法成为证据,但让我觉得他作为政治风波的核心和利益相关人,是有很大可能当这个幕后黑手的。而且朱瞻基去世后朝政由张太后主导,这对朱瞻墡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只是他没有想到,他的母亲并不支持他的作为,与“三杨”内阁商议后还是把这个事压了下来,按照朱瞻基遗诏扶持朱祁镇当了皇帝。当然如果不是张太后主政,朱瞻墡的结局恐怕不会太妙。

0 阅读:43

惊心鸟

简介: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者,与大家分享不同的读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