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本能反应--运球

篮球伊甸园 2024-01-31 14:06:47

之前我表达过一个观点:篮球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反本能。例如,练习基础运球时教练会让我们把头抬起来,眼睛看向球场(本能是低头看球)。抢篮板球时不要去跳,而是去卡位不让对方跳(本能是高高跃起去抢球)等等。而运球这一行为,在高水平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往往也是一种错误的本能反应。

我常说一句话,判断一个人会不会打球看他接到球后首先选择做什么就可以了(在有正常防守的前提下)。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球员,往往是接到球后就开始运球,这种情况在野球场非常常见。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短视频平台,运球教学视频眼花缭乱、层次不齐。但可悲的是,很少有人去教“不运球”的艺术。

学会“不运球”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在更高水平的比赛里,我们压根儿就没有随便运球的机会与资本!当然,请大家要注意,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阵地进攻。在快攻中,当我们拿到篮板球后,第一反应也应该是看向前场有没有快下的队友,如果有,直接长传(不运球)。若没有,要么短传,要么自己运球推进。所以,即使是在快攻阶段,运球也是最后的选择才对。

而在阵地进攻中更是如此!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与快攻阶段不同,此时对方是5个人的整体防守体系,仅凭个人的运球突破谈何容易呢。所以,现在的短视频平台所营造的篮球氛围真的令人担心。在这个以花里胡哨运球为赚取流量的时代,那些想进入更高层级打球的年轻球员,到底会受到多大的影响,我不知道。

但作为教练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如果想帮助自己的队员在篮球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首先就应该教会他们不运球的艺术。不运球并不是指任何时刻都不运球,它包含很多内容。不运球意味着在场上不轻易选择运球,而是在接到球后先观察场上的局势,观察防守者的站位、队友的跑动路线等。

不运球意味着在接到球的时候要先做三威胁以此来获得进攻机会上的优势;不运球意味着你在告诉队友你渴望传球、渴望团队进攻,长期这样做你的队友才有积极跑位的意愿,团队进攻才能盘活,球队进攻效率因此而显著提高。反之,如果你每次接到球后就自己蛮干、单干,作为一旁的队友还会进行无球跑位吗,还会愿意去拼抢进攻篮板球吗?

不运球(不轻易运球)其实是一种更高的要求、一种更高的篮球境界。因为运球是大部分人的本能反应。不运球首先就需要克服这种本能的冲动。不运球要求你在传球之后需要进行大量的无球跑动,而无球跑动的技巧远比运球技巧复杂的多,因为运球往往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无球跑位则需要观察整个球场的人员空间分布,换句话说,无球跑位需要与2-4人发生配合与联系,这要比运球复杂的多。因此我才说,不运球是一种更高的要求。

有人会说,看看NBA的比赛每位球员几乎都在运球。但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分析就会发现,NBA的球员(特别是水平越高的球员)基本上只做“有效运球”,与我们的运球不同,他们在接到球后,首先会做三威胁,然后找准时机才会选择运球(队友如果有更好的机会同样会选择传球),而这种运球往往带有目的性、威胁性。

更何况,NBA虽然推崇个人进攻,但前提是个人进攻能力与身体素质极其出众才行。这种理念根本不适用于我们国家。看看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的表现就知道,一方面平时花里胡哨的运球没有了,运球的频率也减少了;另一方面运球失误的次数增加了,很多球员不敢随便运球了。

可是各位看官,如果当我们发现运球不足以解决问题才去培养自己的团队进攻、无球跑位技巧时,我们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呢?因此,我还是建议大家多看看欧洲篮球以及NCAA。

团队进攻理念、不运球思维应该从“儿时”就植入每一位球员的心中!

1 阅读:495
评论列表

篮球伊甸园

简介:CUBA冠军教练、篮球伊甸园创始人:Coach 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