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冰》原型刘招华:伪造身份娶三个老婆,张颂文演的还是保守了

爱八卦的喵呜 2024-02-26 21:09:00

最近,张颂文以及姚安娜的新剧《猎冰》正在开播。

这一次张颂文在剧中扮演“黄宗伟”,依旧是一个大反派,很多专业的影评人,都觉得这一次张颂文的表现一般。

跟演《狂飙》中的“高启强”是一个路数。

反而是姚贝娜,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一点也不像是一个新人......

对于影评人,这样的评价,大家赞同吗?

我是不太赞同,觉得“黄宗伟”这个角色,在难度上比“高启强”更大,需要在普通人、好爸爸、黑道大佬几个角色之间不停的转换。

张颂文演绎的就很到位,松弛有度。

在家里的时候,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父亲,在小弟面前,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大毒枭......

怎么能说张颂文演的刻板呢?

不过,与真实情况相比,张颂文演的还是过于保守了。

“黄宗伟”这个角色,据说编剧改编的是大毒枭刘招华的事迹,此人在被抓之后,曾经放出豪言:

“当年老外能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那我今天为什么不能用B毒打打开他们的大门呢?”

他的身份经历,也比“黄宗伟”更复杂:武警、法警、化学天才、亿万富翁......

最牛批的是他还以不同的身份,娶了三个老婆,即便是在逃亡的路上,也没能耽误他娶妻生子。

一、

你能相信么,一个全球数量最大的B毒案的罪魁祸首,在读书时期,竟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特别是化学成绩,经常考年级组第一。

初中时期,刘招华还代表学校参加了福建省的化学比赛,并且荣获二等奖。

当时刘招华的梦想非常朴实,就是想着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化学家,为祖国争光添彩,而是一件事的发生,让他梦想折翼了。

12岁那年,刘招华父亲去世,家里的顶梁柱没了。

刘招华兄弟姐妹5个,母亲一个人身单力薄,根本不能一个人抚养五个孩子,更何况供孩子们读书了。

没办法,刘招华辍学了,那年他刚刚高二,正处于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被迫辍学,让他心里滋生了一丝戾气,也让他对金钱充满了渴望,刘招华头一次知道,原来钱真的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这或许成了未来刘招华走向歧路的祸根。

辍学以后,刘招华曾经在汽车修理厂当过一阵学徒,后来赶上部队来征兵,本来就对汽修不感兴趣,刘招华索性就入伍了。

当兵的时候,表现非常突出,还被提拔成了干部。

退役以后,刘招华进入了当地法院工作,同样表现优异,还获得了一次三等功,以及先进工作者的表彰。

每个月都会给家里一些钱,成了家里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90年代初,更是在家乡承包了15亩地,投资塑料加工厂。

在乡亲们看来,刘招华是一个孝敬父母,并且很有能力的一个人,但是实际上在这背后,却隐藏了滔天罪孽。

二、

其实,早在入伍当兵的时候,刘招华就已经接触到了B毒,不过当时他还是执法者,但是因为获利巨大,让他诞生了自己制毒的念头。

因为他发现,凭借自己的化学知识,制造这玩意轻而易举。

但是,当时的刘招华还身在部队,当然没有条件去制毒,为了能够脱身,他还演了一出贪污的戏码,不惜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

当时的当时刘招华已经提干,一边担任正排级干事,一边兼职着司务长,可谓前途无量,但是他更想去赚钱。

所以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一百多元。

本来应在部队服役15年的刘招华,因为这件事提前退伍,进入了某法院,成了一名法警。

在这时候,刘招华又认识了一个台湾人。

此人当时正来大陆投资,而他的手里除了正当生意之外,还有一些灰色产业,刘招华知道以后,就毛遂自荐,表示自己可以制毒,两人可以合作。

当时B毒市场很大,台湾商人当然不会拒绝。

随后就带来了一袋麻黄素,交给了刘招华,想要看看他的本事。

结果凭借着酒精灯,以及几个试管,在简陋的宾馆里,就提炼出了纯度非常高的B毒,这让台湾商人连呼不可思议。

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一个人负责“生产”,一个负责销售。

短短两三年时间,刘招华就赚到了一大笔巨款,不仅仅买了海边别墅,手里还剩了几千万。

刘招华脑瓜子非常灵活,知道这样下去早晚会出事,直接金盆洗手不干了。

而是用那笔钱,在家乡造了一家塑料厂,转身一变从法警,成了受人尊敬的人民企业家。

如果没有意外,很真就可能让刘招华逍遥法外了。

三、

1995年,因为市场的原因,再加上刘招华不懂得经营,他的塑料厂出现了严重问题,逐渐入不敷出。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叫陈阿章的人找上门来。

此人是道上人,听闻了刘招华的名头,知道他有技术,这一次找他就是为了合作,并且声称自己在海外有渠道,可以把产品卖出去。

资金已经出现问题的刘招华,听到这里就答应了。

然而,陈阿章吹牛了,他在海外根本没有什么渠道,而是在福建本地就开卖了,以国内禁毒的力度,他很快就落网了。

因为知道刘招华法院有关系,陈阿章一开始并没有咬出刘招华。

还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刘招华能够把自己给捞出去,所以直到被判死刑的时候,才被刘招华给交代出来。

刘招华心理素质强大,还去法院看过陈阿章的审讯。

看完之后,不慌不忙的开始回家收拾,等到后来陈阿章把他供出来的时候,他已经逃之夭夭了。

这时候,刘招华的妻子,才知道自己丈夫干的是什么勾当,伤心欲绝之下,直接出家了。

四、

从福建逃到广东之后,刘招华又与一个陈炳锡合作。

一人出技术,一个人出钱,在广东修建了一座制毒基地,表面是上看是一家手袋工厂,实际里面暗藏玄机。

但是由于基地紧挨着渔民的鱼塘,制毒排出的毒水,引起了鱼儿大量死亡,引起了渔民警觉。

为了避免暴露,两人又把工厂转移到宁夏银川。

刘招华化学天赋确实牛,在当时麻黄碱被限制的情况下,楞是自己改进配方,不仅仅提升了毒品的纯度,还加大了产量,仅仅十个月就制毒31吨。

简直丧心病狂,这玩意贩卖50克就是死刑了。

刘招华一边埋头搞事业,一边跑到三亚换身份娶了一个媳妇,这个妻子还给他生了一个女儿。

没多久,又偷偷回到了福建,改名换姓娶了一个姓李的女人,这个妻子给他生了一儿一女。

不得不说,这人确实有几分手段。

但是刘招华并没有得意多久,因为他又暴露了,这一次暴露的有点倒霉。

原因是一个叫谭小林的人,从泰国搞了100多公斤的D品,存在了广东的一家仓库中,随着谭小林落网,这家仓库被查封了。

而刘招华制造的18吨B毒,也恰好存在这家仓库,准备卖到美国。

如果刘招华不被发现,那么他将会获利55亿,足够他后半生逍遥的了,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当时这些毒品被缴获的时候,世界震惊,这是全世界查获B毒的两倍。

按道理来讲,事情败露之后,刘招华肯定像是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流窜了。

不过,刘招华逃跑归逃跑,但是一点也不低调。

五、

事情暴露之后,刘招华带着自己的妻子李某跑路,先是跑到了上海,后来又跑到了青岛,关起门来过起了小日子。

还开了一家彩票店,邻里街坊都喜欢这个胖乎乎,笑起来有点憨厚的男人。

就这样在青岛落脚,过了几年安分日子之后,刘招华又不安分了,又跑去桂林做生意,凭着不俗的头脑,还真就赚到钱了,打造了全世界最大的红豆杉基地,不得不说真是一个人才。

刘招华又变成了企业家,在当地还受到了领导接见。

刘招华还见义勇为,在一个夜深黑高抓了三个小偷,被当做“见义勇为”的典型,登上了当地报纸表扬,刘招华还特意去案发地指认现场。

估计这时候,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过去了。

2004年,公安部对一些重刑犯发出全国通缉令,其中就包括刘招华,人民企业家的真实面目终于败露,他又一次开始了一次逃亡之路。

按照刘招华的计划,先会老家给父母扫墓,然后做走私船逃往国外。

只是这一次好运没有伴随他,在他等待走私船的时候,在出租屋中,被警方抓获。

被抓之后,刘招华替自己狡辩:我制的毒品没有在国内卖,既然当年老外能用鸦片打开我们的大门,那么今天我也可以用B毒打开他们的大门。

这话听着牛皮,实际上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去哪儿了。

在法庭上,这哥们甚至气定神闲的替自己辩解:“我哪里制毒了,那是甲基苯丙胺,是再普通不过的化学成分,这是我用来做减肥药的,你们可别冤枉好人呐!”

尽管,刘招华替自己百般辩解,但是证据确凿之下,他如何能黑白颠倒,最终还是受到了法律严惩。

2009年,刘招华被判了死刑。

与一般死刑犯不同,刘招华在得知自己被判了死刑之后,没有恐慌,反而笑嘻嘻的表示:

“我没想过自己的下场,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这个枪毙跟生老病死都一样,都是一个死,没啥区别。”

很多人都为刘招华感到惋惜,就连当时公安厅禁毒总队的队长傅是杰都承认他是一个天才:“如果他不走制毒、贩毒这条路,而是研究化学这方面的东西,一定会有建树。”

聪明的人走违法犯罪之路,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因为刘招华的原因,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像是苯丙酮、盐酸等化学物质,都没归为制毒用品一类,很多工厂以及化学机构使用的时候,都得提前报备。

其实,以刘招华的能力,本来可以走出一条阳关大道了,奈何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再加上侥幸心理,这才坠入堕落的深渊。

1 阅读:349
评论列表

爱八卦的喵呜

简介:讨论热播剧剧情,最火的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