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策划|遭遇地震、地铁火灾该咋办?记者体验来了

半岛都市报 2024-05-12 15:30:33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三层楼的高度,蛟龙救援队的队员11秒降到地面。模拟缆车救援、峡谷救援、航空救援……10名救援人员仿佛长了翅膀一样,在高空、墙面与地面间穿梭。

5月11日,在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共同主办的“防灾减灾:从基层做起”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当天下午,记者和与会人员一块,来到市北区的青岛安全应急培训基地参观采访并体验各类险情,同时海丽雅蛟龙救援队进行了“户外救援演练”。

模拟感受各种险情

青岛安全应急培训基地有地震、地铁遇险、暴雨等多种险情体验区域,让大家体验可能遇到的险情,并学习避险知识。

记者来到了地震体验区,感受地震来临的感觉。“双手抱头,蹲在卫生间和厨房等地的墙角,地震来临时可能会伴随着电缆的断裂,导致停电,不要慌张。”工作人员说道。轰隆隆的响声,伴随着左右和上下晃动,灯光突然关闭,感受着震动从小到大慢慢递增,“轰”的一声,地面下沉,即便蹲在地上也差点因重心不稳而晃倒,手抓住旁边的扶手才算稳定。模拟地震持续了两三分钟才结束,设置为3-6级地震,整体感觉到像蹲在十分颠簸的车里,最大的考验是心理上的“煎熬”,不知道地震会持续多久。

体验完3-6级地震,记者来到地铁火灾体验区。现场先播放了一段韩国2003年地铁发生火灾时的监控录像,当火灾来临时,人们的脸上露出恐惧和绝望的神情。在模拟地铁的车厢内,工作人员讲解着当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离车厢,“当遇到火灾时如果有面罩可以戴面罩,没有面罩一只手用袖子捂住口鼻,另一只手不时抬起保护头部,靠近墙边摸索往前走。逃生时可以用破窗锤敲碎玻璃,也可以按照指示打开紧急开门装置,当解锁完成后,就可以打开车厢门,还可以通过驾驶室的逃生通道有序逃生。”

现场用干冰模拟烟雾,一阵阵白色的烟雾飘在空中,车厢内的人打开紧急开门装置,大家有序从车厢内往外逃,“我们用激光线标注了安全高度,随着火灾发生时间越久,高度越低,整条路的长度150米。”工作人员说。刚开始1.2米的高度,稍微躬下身就能到达安全高度,越往前走,烟雾越大,能见度越低,从能看见前面好几个人到只能看见前面一个人,走到地铁出站的闸机时,需要蹲着才能到达安全高度。完全走完150米,大家纷纷讨论,没想到安全高度如此低,能见度如此低,人在灾害面前如此渺小。

随后,大家来到达了暴雨体验区,模拟在房间里感受狂风伴随着暴雨,玻璃外的雨如盆泼一般,窗外的树被狂风刮得乱晃。工作人员说:“暴雨和洪水来临时,不必要情况尽量不出门,待在安全位置。如果在户外,选择地势高的地方等待救援,远离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可能坍塌的物体,也要远离山坡和河堤。”

11秒从近十米高空“飞”下

基地有一处专门为蛟龙救援队搭建的蛟龙绳索救援训练体系,这里模拟了峡谷、航空、缆车、岩壁等多种救援环境,有三层楼的楼梯,一架小型直升飞机,在楼顶模拟搭建了一个峡谷救援的平台,在空中还架起了一个缆车。

现场先进行了航空救援演练,直升飞机里有两人,地面有一人,用于救援的绳索一端固定在飞机顶端,一人顺着早已放到地面的绳子缓缓下落,将绳索固定在躺在地上的被救援人员身上,待到一切准备就绪,飞机上的救援人员与地面救援人员配合,一同有序地拉救援绳索,绳索上的两人仅用了几十秒就到达了近十米高空的飞机中。

随后又进行峡谷救援演练,这种救援受地理条件限制,需要有固定的“锚点”将绳索变为如高空电缆一般横向固定,这样是为了让救援人员实现横纵移动,更加方便峡谷救援。救援人员先横向滑动到被救援人员的附近,再缓缓纵向降落下来,救援人员将绳索与卡扣固定好,被救人员环抱救援人员的腰,救援人员用双腿夹住被救人员,不一会两人就到了“山顶”,营救成功。

10名救援人员在直升飞机、“山顶”、楼顶、缆车、楼梯、岩壁上,一声令下,他们齐刷刷喊道“准备完毕”,借着绳索,仅用了11秒就从近十米的高空降落。

每种救援方式略有不同,核心都要用到绳索与救援人员的敏捷身手加以配合。记者了解到,这十多名救援人员有着丰富的救援经验,他们之前是武警、特警、攀岩运动员……组建了专业化的救援团队。在近年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甘肃地震等灾难面前,蛟龙救援队第一时间筹集应急救援物资,派出救援队驰援灾区。特别是在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中,蛟龙救援队连续奋战4个昼夜,抢救遇险群众36人。灾害中,河南新乡牧野镇断电,失去与外界联系,蛟龙救援队队员克服灾区地质条件复杂,经受了激流洪水的考验,用冲锋舟为群众送去了救命的“发电机”,让受困的村民在停电数日后恢复了用电,可以拨打手机与外界恢复联系。蛟龙救援队队员姜睿,也因其突出的事迹,去年被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首创互动体验式安全应急教育培训模式

在各种各样的逃生救援现场,绳索成为重要工具。青岛安全应急培训基地的工作人员还现场展示了逃生绳索的打结方式,先把绳子两端打一个小的结,再采用左压右,右压左的方式打一个双平结,这样绳子越拽越紧。

“我们研发的绳缆打破了国外绳缆技术垄断,为国内救援事业添砖添瓦。”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旭明介绍,“我们注重将技术优势运用在安全应急和防灾减灾领域,与清华大学共同研究开发的高层楼宇缓降器。生产的‘蛟龙’第四代消防员腰包应急逃生自救安全绳,集自救逃生、向下疏散、锚点装置、导向保护、短距离上升、向上提吊六大功能于一体。”

“针对防灾减灾中,社会培训引导不足、对危机没有预判、灾难中不会逃生、缺少应急自救工具等问题,我们投资、设计、建设、开发了全国首个体验式安全应急教育培训中心,首创了互动体验式的安全应急教育培训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人次达120余万。”张旭明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