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疫苗的未来

城城读书会 2024-04-25 07:08:47

专家访谈纪要

本文重点讨论了RSV、带状疱疹、HPV、mRNA疫苗的发展趋势。

1、RSV疫苗

RSV疫苗突变的频率,实际上比于甲乙流都要低。疫苗本身的设计难度也没有甲乙流那么高,但为什么去年才有疫苗上市?核心原因是过去做出来的疫苗安全性有一些问题。

2013年,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才给了指导的序列,RSV才有足够的安全性。从目前已经看到的三款疫苗(已经上市的GSK、辉瑞RSV疫苗,还有即将今年下半年上市的莫德纳的疫苗)都是基于2013年的这一段序列。

从RSV疫苗角度来说,mRNA平台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本身序列的可调整性不是那么强,因此,可能就没有mRNA最大的一个优点,但从整个经济性这块可能有一些优势。

效果角度看,GSK疫苗优于辉瑞疫苗;但辉瑞的疫苗适应人群会更大一点。

这两款疫苗都是对于五十岁以上的(老年)易感人群。国内也会看到一些老龄化的趋势,它的潜力很大。

其实,十岁以下的儿童也是RSV的易感人群。

辉瑞的定位中有一部分孕妇的接种人群,但孕妇的接种人群,相比于中老年人还是比较少的。

现在两家都是在拓适应人群,GSK规划扩龄范围是四十到五十岁,辉瑞想拓新生儿到十八岁区间,思路可能不太一样。

从美国角度来说,儿童与其接种RSV疫苗,不如去打单克隆抗体;对于孕妇是有接种需求,孕妇接种是可以将这个抗体传递给婴儿的,但如果婴儿还是得了,就打单克隆抗体。

简单来说,在扩大人群方面,零到十有必要,五到十可以做,零到五还得看长期安全性的跟踪。

国内整体RSV疫苗的市场空间会非常大。目前国内进展比较快的是艾棣维欣,在临床二期。国内RSV疫苗大概率会通过快速审批。

目前,这块基本上就是智飞的天下,有两到三年的独占期。

2、带状疱疹

海外有两款带状疱疹疫苗,GSK和默沙东,默沙东在2020年停产,也就是说在美国基本上是属于GSK带状疱疹疫苗一家独大的状态。

在国内,百克生物已经上市,绿竹生物即将上市。

百克和默沙东都是用减毒活疫苗平台;GSK和绿竹都是用的重组蛋白平台。

1)从临床数据角度,重组蛋白是比减毒活疫苗更强的。

对于整个免疫效果来说,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实际上是比不带佐剂的重组蛋白要强的,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可以非常大,但减毒活病毒免疫的均匀性不是很好,可以刺激很多种的免疫反应,因此需要对整个免疫活性做一些控制,否则会有安全性的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佐剂,减毒活病毒的平台优于重组蛋白平台;加上佐剂以后,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明显提升,重组蛋白平台潜力会高于减毒活病毒。

2)从市场角度看,GSK的疫苗适应人群是五十岁以上。

国内百克针对的是四十到五十岁的人群,适应人群比GSK要大。而且这部分人群对于这种新疫苗的接受程度以及消费能力都会有优势。

从这个角度看未来预期的竞争格局是百克的接种份额会高于GSK,主要原因是适应人群的扩大。

对于接种频次来说,带状疱疹疫苗现在的长期数据只有十一二年,所以从目前十一二年的保护效率来看,是没有必要去做二次接种的。目前还没有必要考虑接种频次的问题。

3、HPV疫苗

HPV疫苗,目前九价基本上足够,扩大到11价或者14价,更多是出于市场的考虑。也因此,HPV市场预期要考虑到未来11价和14价对老百姓的吸引力,和由此带来的市场冲击。

4、mRNA疫苗-流感疫苗

国外普遍认为这是整个疫苗的发展方向。因为当整体的毒株突变比较多的时候,相比于其他重组蛋白,或者减毒活疫苗,mRNA疫苗有更短的开发周期。同一个病毒的不同亚型,对应的mRNA疫苗的系统,没有太大差异,这是mRNA的核心的优势。

现在目前很多疾病的疫苗,如带状疱疹,RSV,流感等很多都在尝试使用mRNA技术平台。

mRNA除了经济性之外,它会还有优势,它本身平台的潜力会比较大。

第一,mRNA本身不需要佐剂,或者说mRNA是自佐剂的。

第二,没有佐剂,会有较好的经济性。

第三,mRNA疫苗的生产周期也是相对比较短。

现在比较关注流感疫苗在mRNA疫苗平台上的扩大。HPV、带状疱疹等疫苗接种频次有限,就是一个人打了之后就不会再打了。但流感不一样,一般流感的流行毒株每年都不一样。

每年WHO分别在二月和九月会对南半球和北半球做一个对于当前半球秋季疫苗病毒的预测。流感毒株每年要去选是因为它会突变,也就是年初给的预期到年底的时候有效性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如今年十月份我们就是流感季了,WHO会在二月份把预判给到我国CDC,CDC再据此预判去做今年疫苗的规划。二月份WHO通知到CDC,CDC在三月到四月之间确定今年的策略,再下发当年的流感疫苗的生产任务。

流感疫苗大多是基于细胞来做的,整个生产周期是六个月,三四月确定任务后,流感疫苗出来就到九月、十月了。但如果可以推迟整体疫苗的生产时间节点,不是在三月份或者四月份生产,或者说到七八月份在根据流行的毒株序列做生产判断会更加准确。以前是来不及的,现在mRNA的技术平台,可以大幅度缩短整个生产周期,可以把时间从六个月缩到两个月。从这个角度来说,mRNA会对流感的判断会有很明显的提升。所以目前来看,基本上最容易发挥mRNA技术平台的一个疾病方向。

5、补充:mRNA新冠+X联苗

对于新冠,很多人认为历史已经翻篇,再谈新冠没有必要。但从上海一季度门诊情况来看,新冠的感染率仍然摇摇领先。只是现在数据不报了,重症率降低了。但病毒还在,中招以后还是很痛苦,未来老百姓要像防流感一样防新冠。

关于mRNA既有路线的疫苗发展前景,在前日苏州核酸疫苗大会上,和军科院、康希诺、科锐迈德、仁景生物等多家公司的专家进行了沟通交流,言语间,大家对联苗的前景还是比较认可,比如RSV+流感+新冠。两年前辉瑞也就有类似的规划。上周2024年4月18日葛兰素史克公告启动mRNA新冠+RSV重组的三期临床。

对于联苗的方向,传统流感疫苗公司和拥有mRNA技术平台的创新公司,谁会更有优势?对于新毒株,所有人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扩展投资和开展新的临床,创新公司在今天融资困难的气氛中很难发挥优势。传统疫苗企业要重新打造mRNA技术平台也不是那么容易,最好是和创新公司联合。

对于国内公司而言,疫情之初,都没有想到病毒和人类会缠缠绵绵两三年,大家一个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就是通过疫情和国家的支持把新的疫苗平台打造出来。但市场关心的是新冠,不是平台,实际上平台的价值远远大于新冠,只是平台的价值需要用时间来证明。这是经营者和投资者的认知差距。拥有mRNA技术平台的头部公司,拥有资金、传统疫苗和mRNA新冠疫苗优势,在联苗的趋势上会更胜一筹。

即使走到saRNA和cirRNA的一天,只要有良好的合作机制,今天拥有mRNA技术平台的头部公司仍然可以分享到行业发展的红利。

专家背景:两个是外资的,在国内和智飞合作的厂商;一个mRNA疫苗研发专家。

巴菲特读书会

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学习与交流平台,投资风险教育平台。

发现价值,践行价值。书会长期开展独立投研活动,定期发布原创研究报告,组织线下分享活动。

“行稳致远”,秉持“专业、谨慎、诚信”的精神,努力与会员和客户共同实现长期价值稳步成长。

0 阅读:0

城城读书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