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濮议之争看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太仓文史 2024-01-17 17:53:56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一旦有人提起宋朝,最先想到的不是其的繁华,而是整个社会不合理的“重文轻武”制度,使得许多的将领被轻视、被陷害,造成了宋朝国力的如文人一般“文弱不堪”。

尤其是统治阶级和文官阶级的争斗,让中原的锦绣河山多次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致使原本还能被拯救的宋王朝逐渐的走向了灭亡。

著名的濮议之争便是如此,其原本是对英宗生父濮王赵允让称号的讨论,却在当权者、文官党派争斗下变成了一件政治大事,从而影响了宋朝阶段整个历史的兴衰。

接下来从宋朝的濮议之争来分析其重文轻武的国策。

一、重文轻武政策与濮议之争诞生的联系

1、重文轻武的国策由多方面因素形成

相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因“黄袍加身”事件“被迫”上位成为了皇帝后,他即恐惧于武将兵变的力量,又害怕历史重演,于是定下了重文抑武的国策,甚至留下了“不杀士大夫”的碑文。

事实上,宋朝建立之初采用“重文抑武”、“崇文抑武”思想,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如建立枢密院、三衙来制衡禁军等,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分散武官的军权,欲达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局面,而不是畸形的重文轻武。

原来,宋之前的唐朝末期藩镇割据、“节度使”职位出现,让拥有了军权和地方统治权的大批势力诞生,这才导致了后来的五代十国混战,民不聊生。

前朝的血泪教训使得宋朝建立者赵匡胤不愿他人军权势力过大,且武将“功高震主”的影响比无军权的文官威胁大,故而其意图通过文官来平衡武官的权力、来阻止同类事件的诞生。

况且,自从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好战、尚武风尚盛行,社会上时常有打架斗殴现象出现,为了改善尚武的风气,以便维护中央集权统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赵匡胤便决定了一系列的重文政策。

例如,宋朝将拥有军事能力的文官派去边关,不仅能够监督和牵制这类“节度使”的权力,还能加强边境的防御措施。

更何况,文人、士人学习的均为历来被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的儒学,这类思想更加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旦提高文人、士人的地位,他们受“士为知己而死”、“君君臣臣”的观念影响,不但可以提高文官的参政献策积极性,以巩固得之不易的政权,还能得到更加忠心的大臣,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重文轻武的国策不是宋太祖一人的决定,而是是一种发展的趋势,是那时历史的必然阶段,更是多方面因素考虑的结果。

2、濮议之争诞生的背景原因

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朝的重文政策和抑武政策严重的失衡,重视文官的政策不断的增多,造成了冗官冗制的局面。

后世王朝有人曾提到宋朝文官的待遇优厚:“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余……”

尤其是宋仁宗时期,其的“宽厚”的性格闻名后世,对待文官十分的优待,就连被贬官成只有正七品官阶的范仲淹,一年工资高达30万钱,相当于19万的人民币,可见宋朝做文官的待遇真的好。

正是如此,宋朝才会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诗句出现,传承千年。

当时的文臣不类其他王朝,皇帝私事、家事均会插手,尤其是选择继承人即立储更是每个王朝文臣十分关注的大事。

巧合的是宋仁宗时期,除了经济繁荣和文官的待遇、地位高等达到顶峰外,最出名便是没有亲生儿子继承皇位。

可想而知,宋仁宗在面对一批批权势和地位颇高的文臣压力多大,最后在无奈之下,收养了堂兄的儿子赵宗实即赵曙为皇子。

无奈又被迫的宋仁宗对养子的感触不是很好,再者他更希望自己的亲生儿子继位,如史料记载:“后宫一二将就馆,卿且待之”。

而受到宋仁宗影响的曹皇后与养子也不甚亲密,这也间接导致了后来的宋英宗赵曙幼年在皇宫内生活的不是很好。

再加上其又经历了仁宗儿子出生被送出皇宫,夭折又被送回的尴尬事件,宋英宗愈发的与养父宋仁宗和养母曹皇后不亲近,反而越发的想念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也为之后濮议之争埋下了引子。

回到之前的话题,宋仁宗时期的文人地位也越来越高,致使了宋英宗上位时的党派之争十分的严重,造成并变相加深了开篇提到的濮议之争影响力。

二、重文的后果:濮议之争中激烈的党派战斗

时年,宋仁宗去世,作为养子的宋英宗登基,但其就在登基没几天生病了,之后大权便落在了曹太后的手上。

等到宋英宗病好以后,曹太后的势力已成、不肯归还政权,有诗为证:“诗书东阁头空白,权利迷人眼谁青”,可见权利的诱惑力

后续经过一番波折,宋英宗在韩琦即宰相等重臣的帮助下,成功的从太后手中夺回了政权。此刻夺回政权的宋英宗却面临一个问题,如何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

一般,按照流传下来的儒家宗法制度来看,宋英宗已经过继出去了,自然应称呼亲生父亲为伯父,但宋英宗不同意,他认为应该称呼其“皇考”即“皇帝父亲”。

当宰相韩琦首次上奏谈论该事件的时候,宋英宗考虑到养父宋仁宗去世不到一年,便决定等三年孝期过了以后再处理即“诏须大详后议之”,期望能够减少朝堂上的阻力。

很快,时间过去了,关于称呼问题再次被宰相提出来,基于意见不合宋朝上下基本分为了两派,一类为宰相韩琦、欧阳修等宰执大臣的“黄考派”;一类为司马光、吕诲等台谏官为首的“黄伯派”。

先来看“黄考派”,实际从大臣的官职类别便可以看出,宋英宗的倾向偏向于“黄考派”,毕竟支持的臣子基本上为朝中重臣,如果没有皇帝的授意下,这些人是不会随便站队。

可见宋仁宗自身也明白他提出的要求很难实现,为此直接将朝堂让给双方打擂台,其中也未必没有坐收渔翁之利、加强自身政权统治的想法。

不久,在他的授意下一场长达18个月关于称呼问题的议战便轰轰烈烈的展开了,这使得宋英宗和曹太后双方略微缓和的关系愈发的紧张起来。

再来看支持“黄伯派”的大臣,这类基本上都是遵循儒家宗族的儒生,是儒家礼法最固执的拥护者,而这类官员能够凭借一举之力和皇帝及重臣对抗,最主要是宋朝文人身份地位极高的风气。

这也展现出了宋朝时期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后,重文的风气不仅仅让这些文人、士人变得骄傲自满于身份地位,还让他们的思想趋向僵化,愈发的保守起来。

另外,濮议之争的最初“黄伯派”的大臣是想要劝诫宋英宗一旦私自将名号冠在生父头上,与礼不合的同时还会让世人耻笑,这也是以史为鉴的教训。

再加上,没多久前才迫使曹太后还政,对于身为养母的曹太后而言,宋英宗的做法无异于卸磨杀驴的行为,这也让曹太后偏向了“皇伯派”。

虽然这些理由很正当,但本就真的和养母关系不好的宋英宗不这样想,而且他还需要挑起两派的矛盾,安排自己的人手上位,自然不肯让步。

到了争执后期,两派双方渐渐不再关注最初的称呼问题,而是为了自身的权益,直指政见不合官员本身。

比如:“黄伯派”即大多为保守派与原本的保守派韩琦、欧阳修等大臣反目成仇,相互排挤对方等情况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当时的文人、士人之间争斗的激烈以及偏激的特点,一旦不满意或意见不和便会成为敌人,哪怕只是一件小事情也会他们无限被放大,真正需要处理的事情却置之不理,可悲可叹。

与此同时,“黄伯派”中司马光等人还“威胁”如果不同意便直接辞职,这也让宋英宗愈发的骑虎难下,双方一直僵持不下。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重文轻武实行后,宋朝的统治者已经“惯坏”了这些人,让他们愈发的不分事情的轻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君王也会受到胁迫。

事件最后,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曹太后松口并同意了宋英宗的要求,可惜的是宋英宗还没有为生父母上谥号便去世了,这件事情也便不了了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事件全程都没有提到宋朝的武官,这也变相证实宋朝武官即身份地位较低,在朝堂上又没有抉择的权利,且文官轻视武官的现象愈发的严重,直接偏离了宋太祖最初的初衷。

三、总结

濮议之争,一场原本很小的事情,却在种种原因下变成了一件大事从而影响了宋朝使其由盛转衰,成为整个时代的遗憾。

在崇文轻武的风气下,宋朝的文官就如同濮议之争当中的形象一般,变得越来越保守、偏激、傲慢、迂腐之极,甚至不分轻重、小题大做。

总而言之,宋朝初期制定的重文轻武策略其主要是为了抑制武官势力过大、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策略却渐渐不再适合宋朝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宋朝积贫积弱的根源。

参考文献

1、《略论北宋英宗时代的濮议之争》

2、《宋朝的基本国策──重文轻武》

3、《从濮仪之争看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1 阅读:79
评论列表
  • 2024-01-30 12:37

    重文轻武是宋朝最明智的地方,能甄别汉人与胡人。汉人善于文化汉字汉人创造的,胡人粗鄙野蛮没有这方面素质。宋朝时,汉胡杂居,难以辨认汉人胡人,便发明用文化素质方法甄别汉人胡人。这办法确实好。能诗善赋的都是汉人。宋朝高层基本上全是汉人。反观,明朝,朱元璋本身就是胡人,搞个南北榜取士,北方基本上全是胡人。结果导致国家有一半官员是有汉人外表的胡人。结果导致明末,汉人怎么抵抗都有内讧。

  • 2024-01-17 19:35

    不要争这种于自己仅仅名义上的,对于国家皇天后土在人间代表、损害皇帝皇后对于人间榜样示范作用的事。要懂得感恩,英宗对于过继为皇子不满,这是普通人的感情,过继为人之子就要认后面的父母,不能翻脸过河拆桥,不喊爸妈。

  • 2024-01-17 19:28

    高太后和英宗,长期被曹太后和仁宗皇帝养在宫中。高太后是曹太后的侄女,英宗属于过继皇子,因此只有曹太后同意才行,但是英宗这样做有过河拆桥的嫌疑,不利于皇帝是昊天在人家的代言人这种人设。 理论上,即使曹太后同意也不行,因为仁宗皇帝已经死了,不知道他同意不同意。 因此,英宗此举,显示政治水平低下,争这种于国家形象有害的事情,于自己只是名义上的东西,无意义的。

太仓文史

简介:明智鉴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