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房子!教育改革会创造更多的学区房?

文加不了一点 2024-01-06 19:00:32

新年伊始,教育部送上了大礼,发布了《关于推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这个通知的起源来自于两份文件,一个是《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另一个是《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

我一点点的梳理本次的通知。

这轮改革只涉及义务教育阶段,只影响小学和初中这两类学校。

目前对高中没有影响,大家先卷着,别放松。

覆盖范围是包含64个实验区和192个实验区以外的学校。

这两个数字容易被误解,就是64个实验区和192个实验校是不重合的,192 所学校是在实验区以外又增加了192所学校。

我没有具体计算一共涉及多少所学校,粗算一下大概是不到两千所学校,一千所小学、一千所中学。(这是粗算)

假设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都有500名学生,那么每所小学有3000名学生,每所中学有1500名学生,再算上学校的总数,那么,每年有450W学生在经历实验教学。

今年入学的小学生是2018年出生的,2018年全年出生1523W人,今年升入初中的学生是2012年出生的,2012年全年出生1973W人,就是说有每年1/4至1/3的学生接受实验教学。(这都是粗算,因为实际入学的时间是 17 年下半年到 18 年上半年出生的人数)

到这里,就出现了几个问题,

第 1)实验要进行几年?

第 2)如果实验进行 3 年的话,是不是以中考成绩作为判断实验结果的依据呢?

第 3)如果实验只用中考成绩作为判断依据的话,那么实验为什么要覆盖小学阶段呢?

第 4)既然是实验教学,是否应该设置匹配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呢?

第 5)如果有匹配实验的考核方法,那么这些人还会和其他未接受实验的同学一起参加中考吗?

第 6)既然小学阶段就开始实验的话,是不是也要考虑到小学的实验结果?

第 7)小学有六年的时间,如果能得出实验结果的话,是不是最少需要六年的时间?

第 8)考虑小学六年的实验结果的话,是否应该把小学实验生进入初中后的表现作为考核依据?

第 9)192所实验校里有些是小学,这些小学的毕业生后升入参与实验的中学还是升入不参与实验的中学?

问题很多,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看文件。

我把一些重点的信息摘录出来:

“分析资源条件,因校制宜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提出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落实好‘一校一策’”

我们可以看出来,本次实验是真的实验,实验区和实验校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实验规划和落实,这样的话,每个区、每个校在框架内可以多样化发展的,每个区、每个校都是在探索,摸着石头过河,不追求趋同,反而追求差异。

“确保区域内学校开齐各类课程,特别是劳动、艺术、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

“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条件和学科实验员满足教学需求,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将学校实验课开设情况纳入教学视导和日常督导,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

“将学校实验课开设情况纳入教学视导和日常督导。”

劳动、艺术不提了,我记得九十年代的时候,初中有绣花课,在布上花图案,然后用撑子把布撑起来,再在布上绣花,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

信息科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进入教学,这是有必要的,应该在学校阶段接触这一类的学习,比较越来越普及了,只要不增加家庭负担就可以。

“做好考试与作业管理,提高命题质量,合理运用考试结果,严控作业总量,学生学业负担得到明显减轻,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

在实验区、实验校明显减轻学业负担,这对学生来讲是好事,对家长来讲可能是坏事,我是希望各家的家长能少给孩子加负担,多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对哪方面感兴趣,就往那方面培养,毕竟以后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就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机器远胜于人。

“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培训,指导学校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态化有效应用。”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官方出的,已经应用很久了,有学前教育、义务教学阶段的课程,对着书本的讲课。

也有体育、美术的课程,还有物理、化学、读书、影视等方面的学习课程,是免费的,有小孩的家庭都可以给孩子多看,可以作为学校以外的补充学习。

“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

“教—学—评”肯定是有考核的,考核可能放在期末或者平时成绩里,目前有一种传言,已经传很久了,大概是进一步减少考试,更多的简化升学过程。

“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一个,我想说,其实批判性的思维不用培养,现在不培养的情况下,还一大堆人在批判呢,只要和自己意见不一致,就批判对方。如果再把批判性思维作为培养目标,可能会过犹不及!

我倒感觉应该培养情绪管理,对喜怒哀乐有哲学观的理解,减少心理负担,增强心理健康,在面对挫折时有勇气、有毅力,真的能战胜挫折,即使不能战胜挫折,也应该学会躲避挫折。(有人记得2010年xxx的xxxx事件不?我了解到一些城市前年和去年的情况,这样的事件发生在了学生身上里。有几句话我记得特别深:“妈妈,你赢了,我把命还给你。”“睁开眼看到的不是太阳,是作业。”“你们把我们想得太坚强了,反省这件事就留给岁月好了。”)

以上内容是我认为文件里的重要信息,总体来讲,能得出这么几个结论:

第 1)实验是多元化的、差异化的,在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后会推广到所有学校,最快是三年后,大概率会在六年后。

第 2)有考核,考核方式也是实验的一项,具体的考核办法将会在实验中探索出来。

第 3)会扩大物化生实验、计算机、人工智能的课程,对此类学生的培养由学校来完成,代替了过去家庭培养的模式。

文件中提到的内容并不能精准的解决文章开头提出的9个问题,目前的实验还都处于规划阶段,今年9月才开始新的学期,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应该会有更多的文件发布。

在规划的初期阶段,可能会出现多次的变化。面对这些未知的变化,家长们应该心态平衡,消解内心的焦虑。如果作为成年人的心态都起伏不定,那么又怎么能期望培养出内心坚强的孩子呢?

这次的实验班和十年前、十五年前取缔的实验班不同,当年的实验班是拔高班,只遴选成绩优质的学生,现在的实验班是真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实验出可复制、可推广、出成绩、出成果的新教学方案。

目前来讲,希望实验的过程越短越好,尽早把实验推广到所有学校,否则的话,又像2006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一样,如果没有《义务教育法》,也就不会出现学区房。(2006年修订了《义务教育法》)

在我之前的文章里讲过,学区房是概念,炒学区房就是炒概念,这个概念是通过法律定义的,把教育和房子绑定就是为了发展房地产,而不是为了发展教育。(仔细品一品,学校和房子挂钩,提高的是成绩还是价格?)

这一次的教育改革,希望是为了教育,不是为了房子!

1 阅读:27

文加不了一点

简介:有很多话要说,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