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周豪慎/郭少华,最新Angew

MS杨站长 2024-05-13 11:29:45

第一作者:Rong-Ran Liang,Zongsu Han

通讯作者:周宏才,Kun-Yu Wang

通讯单位:德克萨斯A&M大学

论文速览

在催化领域,构建具有原子精度的稳健多相催化剂是一项长期追求的目标,因为这对于控制化学反应具有基本的重要意义。

本研究成功合成了一种名为PCN-300的单晶吡吡唑金属-有机框架(MOF),该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包含两种不同的铜中心和一个在堆叠时形成的一维(1D)开放通道。PCN-300在1至14的宽pH值范围内的水溶液中展现出卓越的稳定性。与通过氢键组装的单体对应物相比,PCN-300的稳定性更为突出,这强调了Cu-吡吡唑配位键在框架稳定性中的作用。

PCN-300在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无需“必需”的邻位导向基团即可形成C−O键(产率高达96%),超越了均相Cu-卟吩催化剂。此外,PCN-300还展现了卓越的可回收性和与各种酚类底物的兼容性。

对照实验揭示了PCN-300中Cu-卟吩中心和框架之间的协同作用,计算揭示了反应的自由基路径。该研究突出了稳健吡吡唑MOFs在直接激活C−H键和催化具有挑战性的化学反应方面的潜力,且以环保的方式进行。

图文导读

图1:不同条件下合成PCN-300和复合-TPPP的示意图,以及它们的相应单晶结构和拓扑结构。

图2:(a) PCN-300和(b) 复合-TPPP的堆积结构和拓扑的示意图。

图3:(a) PCN-300和(b) 复合-TPPP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

图4:(a) PCN-300催化的CDC反应的反应动力学。(b) PCN-300催化剂百分比与反应转化率和产率的关系。(c) 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d) PCN-300作为多相催化剂的循环性能。

图5:CDC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图和提出的多相催化反应路径。

总结展望

本研究中的PCN-300因其在水溶液中pH值1至14的宽范围内的卓越稳定性,以及在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中的高效催化活性(产率高达96%),展现了其作为多相催化剂的巨大潜力。PCN-300不仅在产率和选择性方面超越了均相Cu-卟吩催化剂,还表现出良好的可回收性和与各种酚类底物的广泛兼容性。

对照实验和计算结果揭示了PCN-300中Cu-卟吩中心和框架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反应的自由基路径。这些发现不仅证实了稳定的吡吡唑基MOFs在催化具有挑战性的有机转化中的功效,也展示了MOF框架与活性位点之间的协同效应对于高效催化的重要性。

文献信息

标题:A Robust Pyrazolat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Efficient Catalysis of Dehydrogenative C−O Cross Coupling Reaction

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DOI:10.1021/jacs.4c03038

0 阅读:0

MS杨站长

简介:德国马普所科研民工,13年材料理论计算模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