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早期诊疗黄金期,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获批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01-23 20:25:15

(健康时报记者 侯佳欣 乔芮 杨林宋)“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而言,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疾病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可能很快我们就会忘记很多事情,新药的出现给了我们希望。”刚刚被确诊不久的赵秋(化名)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1月9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仑卡奈单抗注射液上市,用于治疗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2022年公布的数据,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类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长期以来,国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处于缺医少药的困境中,人人都在渴望隧道尽头的那一束光。而今,这条路终于走通,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有了“对因治疗”的新选择。

四十年在迷雾中穿行数度折戟

据国家药监局通告显示,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积聚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生理特征之一。仑卡奈单抗注射液是一种人源化免疫球蛋白IgG1单克隆抗体,可直接拮抗聚集的可溶性和不溶性Aβ,从而减少Aβ斑块。该品种的上市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获批上市,并不容易。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有着业界公认99.6%的最高失败率,一度被称为药物研发死亡谷。深耕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四十余载,卫材终于成功迎来仑卡奈单抗的问世。”卫材中国相关负责人介绍。

卫材从1983年首次进入阿尔茨海默病领域,至今已研究接近40年,也曾数度折戟,但始终没有放弃,如今终于迎来了开花结果的时刻。继2023年7月在美国获得完全批准、9月在日本获得批准,我国是第三个批准仑卡奈单抗上市的国家。

卫材,对初代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多奈哌齐的研发可回溯至1983年。

多奈哌齐在1996年底成功上市,这款药物很快就成为爆品,卫材也进入世界制药企业销售额排名前20榜单。然而,短暂的辉煌之后,卫材和一众专研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团队一样,陷入泥沼。

20世纪90年代,瑞典科学家拉尔斯·兰费尔特偶然得知,该国一家庭中11位成员几乎都在57岁左右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为此,他驱车前往地球尽头的北极社区,在那里,他首次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身上发现产生β淀粉样蛋白的基因突变。

也是这一发现,让兰费尔特意识到,大脑中可溶性淀粉样蛋白的堆积才是真正的病因。他继而发现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这成为仑卡奈单抗诞生的关键点。

在那之后,兰费尔特和同伴创立BioArctic,并开始与同样决心开发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卫材接触,并不断加深、扩大合作。

9年前,卫材的合作伙伴渤健也加入仑卡奈单抗项目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中。而在此之前,他们还曾共同推出阿杜卡玛单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但上市之后就一波三折,争议不断。“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犹如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

据2022年11月发布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仑卡奈单抗的3期试验由全球235个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纳入了1795名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研究结果表明,该药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用药3个月即大幅降低Aβ负荷,18个月有效缓解疾病进展27%;60%更早期患者实现病程逆转。

仑卡奈单抗在接力中一路走到今天,凝聚了太多人的付出。这不是一场孤军奋战,这是一个众人拾柴的故事。

历时18个月,临床试验在中国完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贾建平介绍,仑卡奈单抗不同于以往的对症治疗,而是针对疾病的对因治疗方式,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过程当中是一个本质的飞跃。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贾建平在记忆门诊出诊。受访者供图

2021年末,天津市环湖医院启动了仑卡奈单抗的临床实验。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纪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他看来,任何一次临床试验的开启,未来都可能成为患者的那一线生机。

共有16名患者在这里参与药物试验,是国内临床试验参与患者数量最多的一家医院。纪勇介绍,仑卡奈单抗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每两周一次,药物实验的治疗周期一般在一年半左右。

谈及临床实验,纪勇说,“从邀请患者参加开始,我们的每一步都是慎之又慎,出现一个新的、革命性的疗法,我们首先考量的是安全性问题,团队对所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都进行过预设,并设计了详细周密的预案。不过在我们的临床试验中,紧急预案没有使用过一次。”

纪勇介绍,在测试组中,多数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只有少数患者出现脑部症状,其中,偶发的脑水肿无需任何治疗,可以逐渐消失。极少部分本身血管条件不好、年龄比较大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中,个别病人会出现轻微脑出血且症状极轻。

几乎是同一时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也开启了仑卡奈单抗的临床实验。在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孙莉的带领下,共有8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参与研究,并全部完成了整个治疗阶段。

孙莉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当时我们对这个药物了解不太多,只关注到国外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会增加微出血的概率,所以当时最大的顾虑就是微出血和脑水肿。”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孙莉与患者交流。受访者供图

然而,8名患者接受用药后,仅有1人头核磁SWI出现了不典型的微出血,且没有任何不适感觉,一个月后复查,微出血消失。“整个临床试验下来,可以看到,仑卡奈单抗的副作用是比较小的。”

这一系列积极的临床结果不仅让患者和家属看到了希望,也让医生对仑卡奈单抗有了更多信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沈璐团队11年前开始致力于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研究。她参与过的有关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临床研究不计其数,其中很多都以失败告终,但沈璐始终相信:这条路一定有走通的一天。在几十年令人沮丧的试错之路上,仑卡奈单抗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抗击阿尔茨海默病的道路上里程碑节点,足够激动人心。

“用了这个药,我妈好像又回来了”

“我妈做菜手艺一绝,从前我每次回去,她总会变着花样地给我做饭,生怕我在外面吃不好。得病之后,她记不住的事情越来越多,甚至是她最拿手的厨艺。看着她呆呆地站在厨房,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我真的太难受了。”

患者家属王阳(化名)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查出来是阿尔茨海默病那一刻,全家的天都塌了。曾经爱说爱笑的小老太太,现在脸上最多的表情就是茫然,甚至刚刚说过的话,转头就记不得了。

濒临绝望之际,王阳一家从孙莉这里了解到了仑卡奈单抗临床试验,他们决定放手一搏。“用了这个药以后,我妈好像又回来了。”王阳笑着说。

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参与试验的患者中,也有与桂梅相似的案例。60岁的朱涛(化名)记忆力飞快衰退。“最严重的时候,我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决定一过就忘,我儿子不得不把我说的话录下来,然后播给我听。”

纪勇说,“朱涛很长一段时间连我也记不住,只是脸熟,但根本不知道我是谁。”

用药一年多,朱涛的记忆力与认知力明显改善。

“现在不一样了,看病能一个人过来,不用人陪就能轻车熟路地完成所有治疗,人也精神了不少。”

对于纪勇团队,朱涛的家人有说不尽的感谢,常常说着说着就激动落泪。

每瓶2508元,年治疗费用约18万元

1月10日,据卫材中国消息,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仑卡奈单抗国内定价为每瓶2508元[规格为200毫克(2毫升)/瓶]。

“该药品的推荐剂量为10毫克每公斤体重,每两周使用一次,具体花费会根据患者体重的不同浮动。”卫材中国方面表示,“据此测算,一位体重为60千克的患者需要的药量为600毫克,约3瓶药物,单次使用花费约7500元,月治疗费用约为1.5万元,目前的年治疗费用约18万元。”

据卫材中国方面透露,该药预计将在2024年7月中旬在国内上市,目前公司正在积极筹备新药的上市和供货,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尽早用上创新药物,延缓疾病进展。

家中疑似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处方?

卫材中国方面介绍,仑卡奈单抗为处方药,如果患者疑似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可前往医院神经内科或者记忆门诊就诊,获得专业诊断和用药指导;或通过银发通微信小程序中的“记忆地图”功能,搜寻附近可就诊医院,进行线上预约,获得健康顾问的指导。

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在《柳叶刀》神经病学子刊发表的文章显示,我国每年在阿尔茨海默病上支出的费用高达167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增加约2倍,到2050年可能会升至10倍,达到1.89万亿美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也吸引国内药企尝试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研发。据银河证券2023年11月研报显示,国内已经进入临床阶段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共有34 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副组长施炯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这次仑卡奈单抗突破性的进展将对阿尔茨海默病未来的药物研发格局产生很大影响,之前多个企业的研发失败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黯淡的,很多药企都失去了信心。但这次仑卡奈单抗的批准上市又给市场重新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呈现出患病率高,筛查率低,诊断率低以及治疗率低的‘一高三低’趋势。”施炯教授指出,“其中,可选择的药物少而且药物的疗效不理想,是导致治疗率低的主要因素。”

多年来,国内外各大药企投入大量时间与资金进行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研发与突破,如何让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有效清除病理性蛋白,同时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是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的难点所在。

我国在此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从早期的仿制药到自主创新,2019年我国有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对因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以施炯教授牵头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为代表的多个新药研发也在顺利进行当中。

“任何新药的研发,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安全性有保障,二就是要有非常好的有效性。仑卡奈单抗上市后,可以为其他药物的研究,在这两方面提供参考。”施炯教授说。

作为曾经牵头和参与五十多项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项目的专家,在施炯看来,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在临床疗效上还有很大的空间,一是可以投入到另一个病理性蛋白tau蛋白的研发当中,二是可以针对能够加重病理变化的神经炎症、血管损伤等,进行药物研发;同时未来该疾病的治疗方式可能会更趋于多元化,类似于现下肿瘤治疗的“鸡尾酒疗法”,多措并举地将针对不同的靶点联合用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纪勇建议,“临床应用仑卡奈单抗需要把握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这个关键的黄金窗口期。根据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我们建议轻度患者尝试使用,症状越轻、阶段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此外,公众也应更多关注阿尔茨海默病,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争取高品质的生活和陪伴。”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