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运周起义导致黄维突围计划流产,顾祝同要其固守却使得23师投诚

史海撷英 2023-12-13 17:23:12

黄维的双堆集之败,首败于廖运周之手。第十二兵团被围之初,中野的包围圈并不严密,兵团司令黄维组织四个主力师开路突围,趁中野立足未稳再以主力随后掩杀,还真就可能逃出生天,那么淮海战役的局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东边的华野跟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正打得难解难分,12万国军就像一个巨大的砝码,压上去的话,战场的天平一定失衡。

中原野战军其时由二部分组成,第一是陈赓将军的“豫西兵团”,最初由二个纵队和起义的第38军组成,强渡黄河,转战豫西,连战皆捷,装备和战力尚可,但毕竟兵力有限;第二是刘邓从大别山转战出来的中野主力,又苦又瘦,战斗力比较薄弱,否则也不至于被整11师追着打,因为重武器在千里跃进时基本丢光了,每个纵队只有万余人,面对兵强马壮、美械装备的土木系起家部队,尽管总兵力略占优势,在华野增援部队没有上来前,合围和全歼黄维都有些力不从心,当时中野全部家当,仅山野炮44门和200发炮弹,尚不及黄维手下一个军的火力。

廖运周第110师的阵前起义,不仅使黄维的一鼓作气突围的计划流产,更严重的是挫伤了黄司令官的心气,其实他可以在空军掩护下重新组织全军突围的,国民党方面甚至准备动用“甲种弹”协同,可惜黄维再次屈服于蒋介石的命令,数度小规模兵力突围不成后,立即挖掘工事固守,在大兵团决战中,这是最消级的作战方式,等于成为一枚死子。华野增援的三个纵队上来以后,第十二兵团的命运就注定了。

黄维

第十二兵团4个军和1个快速纵队迅速被围,再败于黄维的优柔寡断,之前在发觉中野已有合围企图时,11月24日晚,第18军军长杨伯涛(黄埔七期)建议抗拒“国防部”要求该兵团收复宿县的命令,全兵团迅速向东南方向李延年的第六兵团靠拢,第六兵团所在的固镇距离黄兵团仅80里,强行军一天即可汇合。然而黄维对改变路线顾虑重重,只怕担了抗命的责任,又因为调整行军序列和机要参谋失联,整整等了近24小时。

“用兵之害,犹豫为大”!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5日下午4时,黄维才正式下达转进的命令,十几万人马混乱中调头南下,结果行动不过三个小时天就黑了,皖西地区道路坎坷,第十二兵团的重装备根本无法夜行军,只好在到达双堆集时全军宿营,从此,再无机会离开。这一层看来,黄维的确不是大将之才,执行命令过于机械,缺乏在复杂局势下灵活机动的能力和临机决断的魄力。如果是换成胡琏指挥,肯定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与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汇合为要。三军危急之时,什么“国防部”什么“参谋总长”,哪怕蒋介石的命令都可以置之不理。

原整编第18军军长胡琏虽然闹情绪,闻听十二兵团被围,仍然冒险乘座小飞机降至双堆集,正式就任兵团副司令官。然而即便是胡琏也无力回天,中野加华野的20万人马已经追上来死死困住了黄维兵团。胡琏飞回南京汇报前,自知势不可为的黄维劝告他不要再回来,然而胡琏面见蒋介石后,再次空降双堆集,决心与黄维共同指挥部队突围。

廖运周

刘邓这边其实也很困难,原以为廖运周师起义后,一鼓作气在三天内即可解决十二兵团,结果攻击数次难以奏效。另外一边的黄维深知孤军被困之险,却每次只展开一到三个团冲击包围圈,中野顽强阻击,也已到达极限。关键时刻,坐飞机来战场上空督战的参谋总长顾祝同帮了倒忙,下令黄维固守待援,这一待,第八十五军的另外一个师23师也投诚了,等于第十二兵团直接没了一个军,士气大泄。

黄百韬第七兵团覆灭后,华野有能力分出相当部队加强双堆集方向,12月15日两个野战军共同发起总攻,第十二兵团所余的10万人马灰飞烟灭,黄维和胡琏各乘一辆坦克出逃,胡琏一顿狂奔,负伤逃脱,偏偏黄维所乘的谢尔曼就抛了锚,被追上的解放军俘虏;最惨的是杨伯涛,原准备投河自尽杀身成仁的,结果河水又浅又冻,只好爬上来束手就擒。

2 阅读:878
评论列表
  • 2024-02-09 12:31

    国军指挥有问题,如果邱,李兵团不管碾庄圩的黄百韬,围魏救赵打中野。中野直接面对国军5个兵团,有可能会出现重大伤亡

  • 2023-12-23 19:12

    发了几遍了无聊,能不能发些新鲜的[得瑟]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