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不顾家人反对坚持远嫁,母亲去世不告知哥嫂搬走,回娘家大哭

尉迟红 2024-04-13 07:04:01

文 尉迟红心

编辑 尉迟红心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关于一个女生没有远嫁,家就在娘家500米远,天天蹭吃蹭喝幸福极了。

但世上事往往有正有反,有的女孩为了爱情选择了远嫁他乡,无论幸福或面临挑战,这都是她们自己的选择。

一般而言,在女孩要离家出嫁前,母亲总会叮嘱她不要嫁得太远。

那些不听母亲劝告,执意远嫁的女生,生活中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麻烦和困难。

最近就有这样一个视频,一个女子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嫁到了远方。

等到她有一天回到娘家,却发现一切都变了,家不再是她记忆中的样子,人也都走得差不多了。

她看着这一切,悲从中来,忍不住大声地哭泣起来。

事件回顾

近日,一位女子发布了一个视频,画面中一个破败的院落映入眼帘,绿油油的杂草虽然茂盛,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荒凉气息,门前那座破旧的老宅子紧闭着陈旧的房门,无声地诉说着长时间无人居住的孤寂。

就在这个门口,远远地可以看到一个女人伤心地坐在那里,她的哭泣声在空旷的院子里回荡,深深打动任何听到的人。

这个女人,是这座老屋的女儿。

多年前,因为和家里意见不合——她找了一个远方的人作为伴侣,家族反对却坚决的她与家里关系僵断,于是便很少回来。

据了解,这个女人的母亲已经去世一年了,她的哥哥及嫂子也早已搬离这片乡土,奔向城市的繁华生活,留下老屋空荡荡地矗立着。

哥哥可能是因为找不到联系方式,也没将母亲逝世的消息告诉她。

如今,这女子突然一人回到故里,看到如此凄凉的家境,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往昔的欢笑声,心中满是后悔与伤感。

得知母亲离世的消息,和已经消逝的过往,让她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于是在这里,她落坐哭泣,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这样的场景,让旁观者心生几分同情,也难免对这家曾经的温暖和如今的冷清,有了更深的感慨。

网友看法

网友看到这一幕也是纷纷议论,看法不一

很多人认为远嫁或许让女性少了照顾父母的责任,但真正的问题在于是否努力保持与家人的联系,不管是通过电话、视频还是亲自回家探望。

常回家看看是值得提倡的,否则只有在家人去世后才回来哭泣,那就为时已晚了。

“我家小姑子也是远嫁,孩子都13岁了回婆婆家两次,一年到头我们也不联系,等公婆不在了,这根线可能也断了”

“我老婆从贵州嫁到我广东这边,基本上每年都回去一两趟,寒假暑假在娘家还住很久,经常和她父母打电话视频,不感觉像她们这样的冷漠无情啊?”

“远嫁的其实是变相逃脱了照顾父母的义务,好几年摸不到人,光打电话视频会更空虚,父母年龄大了需要的是儿女一两天的就去看两眼带点吃的修修这里补补那里没事再唠唠嗑,远嫁的能干点啥?”

“远嫁不是错,错的是有空的时候没多联系,更错的是常回家看看这个道理还不懂!”

“这才是鳄鱼的眼泪,平时不常回来看,去世多年了才来哭”

说到底,远嫁的女性很多时候是出于对爱情的追求,但这样的选择可能意味着和家庭的距离变得更远,就像故事中的女主角一样,虽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她最终还是听到了家中的噩耗,

但已错过了陪伴母亲最后时刻的机会。这距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远近,更是心灵上的隔阂。

远嫁真的可以,爱情是个人的选择,追寻幸福的权力每个人都有。

然而,婚姻是个人的开始,不应是亲情的结束。在今天这个交通便利的时代,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保持家庭联系也不是难事。

无论多忙,也要尽力抽时间,哪怕是短暂的团聚,互通电话、视频,都是维护亲情的好方式。

不过现代社会,远嫁不应成为与家人情感疏离的借口。

我们可以利用交通便利,抽空回家,哪怕是短暂团聚;通过电话、视频保持日常沟通,分享生活点滴。像这位女子,若能常与家里保持联络,或许不会错过母亲的最后时刻,也不至让旧居荒废成影响心情的场景。

积极的态度和小小的努力,能极大地拉近我们与远方亲人的心理距离,让家的温暖无处不在。

写在最后

无论远嫁与否,心不应随身走远。

爱情是生活的部分,但亲情是不可缺的根。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切莫让忙碌成为忽略家人的理由。及时的问候,一次次的回家,就是最朴素也最贴心的温暖。

别等失去了才知后悔,让亲情如水,滋润每一寸干渴的土地。



0 阅读:0

尉迟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