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类人群容易得直肠癌?关于直肠癌这些你都知道吗?

医务工作者小贾 2021-04-11 18:52:45

直肠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并且近年来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也是我国临床中最为常见的5大肿瘤疾病之一,同时直肠癌患者的死亡率较高,约为 50% 左右。然而提到直肠癌相信许多人对这种疾病并不十分了解,例如如何预防及治疗?患病后都有哪些症状表现?以下让我们来共同了解吧。

一、何为直肠癌?

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是指位于患者直肠乙状结肠和齿状线间的一种肠管恶性肿瘤疾病,由于解剖位置相对比较低,所以对于直肠癌患者来说通过运用结肠镜等方式能够容易地明确诊断。

现阶段,关于直肠癌疾病的具体发病原因还尚未能够完全明确,但是通常认为与日常的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和遗传等因素有关。由于直肠癌的发病部位靠近肛门,所以许多患者发病后容易被误认为痔疮,这也是导致许多患者病情延误的主要原因。由于患病早期缺乏妥善的治疗,而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这也是导致直肠癌患者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目前的研究中发现,直肠癌疾病产生的高危因素主要有直肠息肉、动物脂肪的过量摄入和蛋白质过量摄入等。除此之外,也与植物纤维素的摄入量不足有关。虽然直肠癌的患病率较高且危害性大,但是该疾病也是能够预防和治疗的,并且在患病早期若能够及早发现并积极的治疗,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

二、直肠癌患病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通常来说,直肠癌患者在患病早期由于肿瘤细胞的增生程度相对较低,并且直肠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出现的变化较小,所以肿瘤细胞还未对其他组织和器官产生影响,因此许多患者在患病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表现。然而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由于肿瘤细胞也会不断地增殖,同时向肠壁周围发生生长浸润,此时直肠在生理结构方面也将出现一系列的改变,例如形状改变和肠管直径变小等。

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便血及排便习惯改变等情况,例如患者排便过程中大便中带血、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肛门坠胀感以及里急后重等。如若肿瘤浸润肠壁还会造成直肠狭窄,并产生大便变细和变形等情况,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痛、排便困难,严重的出现肠梗阻情况。

当患者病情进入到晚期,随着肿瘤浸润范围的不断扩大,还会对盆腔、阴道、膀胱、输尿管系统、腹部、肝脏、肺部、骨骼等产生影响,并诱发腰骶部疼痛、阴道流血或血尿、尿潴留、阴囊或阴唇水肿、急性腹膜炎、肝大、黄疸、咳嗽、气促、骨痛、跛行等一系列症状,发展至最后还可能诱发恶病质以及全身衰竭等。

三、哪些人易患直肠癌?

1、直系亲属有直肠癌的患病史

家庭成员当中有直系亲属具有直肠癌的患病史,那么患直肠癌疾病的风险是其他普通人群的约三倍左右。

2、患有各类肠道疾病

特别是患有大肠疾病,例如大肠腺瘤、大肠息肉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等人群是直肠癌疾病的高危群体。

3、年龄超过 40 岁的中老年群体

由于饮食结构相对固定,与此同时胃肠道生理机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下降,非常容易患上直肠癌。

4、直肠癌疾病的高发区域

例如我国港澳台、长江三角洲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区域,也是直肠癌疾病的高发区域。可能与该区域人群中的饮食习惯和气候特点等有关,所以处于上述区域且年龄超过 40 岁的人群,需要特别警惕直肠癌疾病的产生。

5、肥胖者

肥胖也是直肠癌疾病的高危因素,由于肥胖者身体内的脂肪含量明显更高,容易对内分泌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肠道内的菌群稳定度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在高脂肪状态下肠道蠕动功能下降,所以非常容易诱发直肠病变。有研究发现,每当体重指数上涨五个单位,那么患有直肠癌或者结肠癌的患病风险也将上升 19% 左右。

6、偏好高热量饮食者

由于肠道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不足以及热量的摄入太高,将对胃肠道蠕动功能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也会影响毒素的排出致使肠道菌群紊乱,容易诱发癌细胞的产生与发展。

7、进行过盆腔放射治疗的人群

患上直肠癌的风险也高于其他正常人群。尤其是放射治疗过程中药物剂量较高者,在此后的十年内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也将进一步上升。

四、直肠癌可以预防吗?

直肠癌属于后天疾病,因此结合该疾病产生的源头加以控制是能够发挥预防作用的。

1、调整饮食结构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饮食结构方面也产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许多人喜欢食用肉类食物,而缺乏绿色蔬菜的摄入。事实上,饮食结构的变化是诱发直肠癌的重要因素。归根结底直肠癌也是一种吃出来的疾病,所以为了预防该疾病还需要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控,适当地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

例如可食用一些新鲜的玉米、莴笋、南瓜和胡萝卜,并且为了帮助调整肠道菌群,还可适时地饮用一些酸奶。日常主食摄入中可适当添加粗粮,例如小米、黑豆、黑米和红豆等,能够帮助改善肠道健康水平并调节机体活力,是预防直肠癌的有效措施。尽可能控制红肉与加工肉类的食物摄入,这是由于加工肉类当中的添加剂成分容易影响肠道菌群结构,也是诱发直肠癌的高危因素。饮酒容易导致新陈代谢紊乱,因此日常生活中需要尽可能少饮酒或不饮酒。

2、早期筛查

直肠癌疾病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具有较高发病率,然而并非其他年龄段不会患上直肠癌,并且患病早期无明显的症状表现,因此每年做好体检筛查至关重要。

3、减少腹部脂肪

事实上无论体重如何,我们腹部脂肪的堆积程度和直肠癌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因此为了保证健康,一方面需要控制体重,另一方面还需要控制腹部脂肪。日常生活中可通过进行腹部运动来帮助控制腹部脂肪含量,特别是要避免久坐来防止腹部脂肪的大量堆积。

五、直肠癌能够治愈吗?

对于直肠癌患者来说,在患病早期积极的接受治疗,例如通过进行手术切除是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的。然而病情发展到晚期,由于肿瘤细胞发生扩散,在手术切除治疗后非常容易发生复发情况。所以为了提升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还需要积极地做好相关的预防性工作并加强疾病的筛查,确保能够及早发现并及早治疗,从而提升直肠癌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直肠癌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危害性大,然而该疾病是能够通过调整饮食以及控制体重等方式来预防的。除此之外,加强直肠癌疾病的筛查是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码字不易,请帮忙点个关注再加个赞吧。

关注“医务工作者小贾”,更多健康知识轻松看~~~

8 阅读:2574

医务工作者小贾

简介:普外科医生,医学科普作者,每天为您带来一些医学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