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0后湖北姑娘,嫁香港商人,拍视频成女博主,因此进入医美行业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1-11 19:54:38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178位真人故事

我是港岛ViVi,于2011年嫁给了一个在上海经商的香港人。2020年,我们为了孩子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举家搬到了香港。

初到香港,我感觉自己无法融入这个环境,变得抑郁寡欢。为了改变自己的状态,我开始拍视频,分享自己在香港的日常,不料,却因此收获了一大波粉丝。

不少商家看到我拍的视频不错,纷纷来找我拍广告,我也因此从一个手心向上的全职妈妈,转变成一个月入上万的博主。如今,我接一条广告就能获得6000元的收入,且一个月可接8-10条广告。

期间,我帮一家医美公司拍了一则视频,为他们招来了不少客源。而我也因此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赛道。

(这就是我)

1984年,我出生在湖北省宜昌市一个普通家庭。我的老家离著名的旅游景点三峡大坝很近。家乡最出名的美食就是热干面,一早来碗热力燃唇的热干面,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我虽然是家中的独生女,但我却不会骄里娇气,从小就十分独立。

小时候,我的爸爸独自经营着一家建材店,而妈妈在一家工厂做销售。俩人平时工作都很忙,每天早出晚归。

上学时,他们每天都会给我买午餐的钱,让我中午自己在外面买午餐吃。放假时,他们会送我去爷爷奶奶家住。

爸爸从小在对我的管教上都比较严格。他告诉我,做人要有一颗进取心。

学习上,100分的卷子如果我没有考到90分以上,爸爸就会觉得我学习不够用心。

生活上,他要求我每天必须在晚上10点前回家。即便现在我已经是快40岁的人了,爸爸每次打电话时,也会交待我晚上不要太晚回家。

(4岁的我)

小时候,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妈妈出差。那时妈妈经常会到上海出差,一回来就会给我买漂亮的裙子、好看的小皮鞋或好玩的玩具。每次收到妈妈的礼物,我都感觉自己好幸福。

高中毕业后,我进入了上海师范大学就读旅游专业。虽然我从小就比较独立,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心里很是惶恐不安。

还好我遇到了一个十分热心的学姐,她不仅在生活上很照顾我,还会帮我找很多学习的内容资源,让我很感动。

毕业实习时,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旅游相关的职业。所以,在找工作时,我并没有找导游相关的工作,而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网络游戏行业。

我先到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做市场营销。主要工作就是把公司研发的游戏做成PPT,然后再去找商家宣传,或与找代理商对接。

(19岁的我)

那时,网络游戏在国内相当火。老家许多的同学得知我在游戏公司上班,便一脸兴奋地问我:“能不能帮我弄些游戏的装备或道具?”这时,我都会告诉他们:“没办法。”

不是我不帮忙,而是作为一般游戏公司的普通员工,真没有拿到道具的特权。即便是我自己想要游戏装备或道具,也要靠自己去努力,凭借自己打游戏的能力来获得。

那时,上海每年都会举办Chinajoy,它是国内超大型的游戏展览会。会展会布置成游戏里面的场景,还有许多人打扮成游戏人物的样子,让人感觉就像是穿越到游戏中,特别有趣的。

2010年,我认识了一个在上海经商的香港人。我俩一见如故,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一年后,我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接着,我先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为了照顾孩子,我辞去了工作,成为了一个全职妈妈。

(生完大宝刚出月子出门遛弯)

因为我的女儿和儿子户口都随我先生,落户在香港。女儿快要上小学时,为了让女儿能够在上海上小学,我们陪着女儿到许多学校面试,折腾了很久才帮女儿找到了学校。

2020年,儿子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我和先生一想到当年女儿入学时的艰难,便心生畏惧。

后来,我和先生考虑到让儿子在上海上小学比较困难,今后升学竞争也更激烈些,便想着举家搬到香港生活,直接让孩子在香港读书。

我们先从上海飞到深圳,再从深圳过关到了香港。我们离香港越来越近,我的心也越来越焦虑不安。以前就听人说过香港虽然也算中国的一部分,但在当地都是说粤语,不少本地人会歧视内地人。我既担心孩子能不能找到好学校,也担心自己没办法融入这个圈子。

所幸的是,女儿和儿子学校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生完一胎后拍的艺术照)

因儿子刚要读一年级,只要学校有学位就可以就读。但女儿当时要读的是三年级,属于插班生,只能通过面试就读。但因她在上海学的都是简体汉字,根本不认识繁体字,也不会说粤语,所以,她只能进普通话教学的学校。

孩子的学校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我却还没办法适应香港的生活。在这寸土寸金的香港,大多数人住的房子都很小。我们家也一样,这让我很不习惯。此外,香港生活习惯还有许多与内地不同之处。

比如,出门一定要带身份证和现金。在搭乘升降电梯时,要主动关门。起初我不知道这个细节,还因此遭到同电梯人的白眼。人们在日常中的交流大都是说粤语,我既不会讲粤语也没有朋友,这让我变得越来越不爱出门,日子过得十分压抑。

为了缓解自己的抑郁情绪,我开始尝试将自己在香港的所见所闻,拍成视频发布到自己的自媒体账号。

(我参加自媒体分享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竟因此吸引了一批同频的人。他们有的是从内地嫁到香港的女性,也有些是通过移民或人才引进来香港工作,还有一些是来香港读书的女学生。

他们大多跟我一样,一时无法融入香港这个圈子,相同的背景一下接近了我们的距离。

为了方便大家交流,我建了一个群,里面全部是在香港生活的内地女性。至今,我的这个群已经快 500 人了。

同时,我经常会在群里组织各种线下活动。有插花活动、野餐活动,有时也会组织大家带娃去海滩玩等,这些活动深受大家的喜爱,我也因此结交了好几个知心好友。

都说人生的成长过程布满荆棘,我觉得女性的人生成长更是如此。大多数女性不仅要承受事业上的压力,还要承担怀孕生子的痛苦,同时也要承担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责任。我觉得女性比男性更需要朋友,更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也更需要他人的建议。

(我举办的读书会现场)

所以,我创建了“薇爱女性公益读书会”,我希望内地来香港生活的女性,通过这个平台能彼此扶持,共同成长。

随着我自媒体账号粉丝量的不断增加,不少商家开始会不找我做广告。如今,我一条广告费的收益可达6000元,一个月基本都能接到8-10条的广告。瞬间,我从一个双手向上的家庭主妇,转变成一个经济独立的女性。

与此同时,我的粤语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实,粤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在外面与人交谈时,我会刻意要求自己用粤语与他人交流。当我说错时,遇到好心人,他会当场指出我哪里说错了,下次我就知道该怎么说了。

当然,也有些人会在我说错时笑话我,我也不会因此难过,学习本来就是个不断犯错改正的过程。

在香港,经常会有与明星面对面的机会。我就曾参加过我的偶像古天乐的生日会。更让我欣喜的是,拍合照时,他看到我站在最旁边入不了镜,居然叫我到他站到他的旁边来。虽然大合照中我被拍糊了,但我依然觉得这是一个美好又难忘的回忆。

(我在医美公司上班照)

2022年10月,香港的一家医美公司找我帮他们做了一条视频,引流效果非常好,为他们新增了不少客源。这家公司对我大为赞赏,他们觉得我很适合做市场推广,便邀请我到他们公司做市场营销。

这家医美公司在香港医美行业中屈指可数,所以,接到邀请时我很心动。

但是,孩子的爸爸却反对我出去工作。他觉得家里的条件还不错,用不着我出去赚钱养家。他认为我当前要做的,就是好好在家里照顾孩子。

在还没来香港时,我可能会认可孩子爸爸的看法。但来到香港后,我看到身边的人都很努力,我觉得自己没理由再躺平,我也渴望有一份自己的事业。所以,我坚持要去上班,为此,我们产生了争执。

上班后,在与同事的相处中,我发现香港人特别注重细节。

(我在拍摄视频广告)

有一次,同事的东西放在了一个会客桌上。因为我约了客户一会见面,便想着提前整理下,随手把他的东西放到旁边。

没想到这位同事过后找到我,跟我说:“你没经过我同意就随便动我的东西,这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行为。希望你下次动我东西时,要先咨询我下。”

这事之后,我细心观察了下,才发现香港人都很注重这些类似的小细节。同时,我发现香港人也很注重个人隐私。

香港人之间聊天,除非你主动分享,一般人都不会主动打听他人隐私。我身边就有个香港朋友,他对与他相识十几年的朋友家里情况一概不知。连他朋友有没跟父母住,有没有兄弟姐妹,他都不知道。

我还发现,香港是个倡导男女平等的地方。这里的女性都很独立,男女出去聚会,都是AA制。在这种氛围的驱使下,我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工作,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

(我的餐厅开业了)

今年9月,我和朋友在香港佐敦白加士街,合伙开了一家餐馆。我的许多粉丝和朋友经常会来捧场,生意十分火爆。

孩子的爸爸和我在对未来的规划上存在较多歧义。为此我俩冲突不断,最后,我们选择分开居住。

庆幸的是,我的爸爸妈妈得知我这个决定是,他们并没有反对,而是尊重我的选择。

为了方便孩子两边走动,我特意在孩子爸爸住的附近租了房。我的妈妈担心我一个人搬家忙不过来,特意从老家赶过来帮我。

不管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都会一如既往地爱我的家人,也会努力地去打拼。我希望我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香港买房。

我很喜欢一句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我相信只要我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了,所有美好的东西也会接踵而至。

【口述:港岛ViVi】

【编辑:一鹭向前】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