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首初春诗,写尽人生百味,无病即安是什么样的一种境界?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4-03-11 11:09:20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一丛花·初春病起》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都说“有啥不能有病,没啥不能没钱。”

很多人开始听到这句话,都觉得这是一句调侃之语,往往都是一笑了之。

可是到生病后,或者急用钱的时候,才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它可不是真的调侃而已。

而是真的具有现实意义。

人在生病的时候,才能明白健康的可贵,什么叫健康是福;生死线上来回走上一趟的时候,才能明白生命的可贵,才能知道什么叫“死去元知万事空”。

健康地活着过好每一天,就是不败的生活;

如果可以健康快乐地肆意活着,那么就是一种胜利!

要是一生无病无痛,“吃嘛嘛香,身体倍棒”,那么不仅赢在起点,还赢到终点,更最重要的是,赢得人生的整个过程。

简单来说,健康是1,别的“‘神马’都是浮云!”

北宋大文豪苏轼也深刻感受到这一点,他在大病初愈时候,正逢初春时节,于是写下了这首《一丛花·初春病起》,庆祝自己恢复健康。

02

很少有人不喜欢苏轼。很少有人不喜欢苏轼的诗词。

都知道在古代,唐诗宋词是文学中的两朵奇葩,各有风情。

但是最初的宋词,大多数由于其婉约旖艳,柔弱娇软的风格,却被人冠以“艳科”小道,颇有上不得台面的意思。

可是,发展至苏轼却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

南宋有人评论说:“词至苏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简单一点来说,苏轼的词作凸显出“倾宕磊落”的风格;多为“天地奇观”之作,首倡豪放入词,多以壮语入词,开豪放词先河。这些改变,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原来词还可以这样来写!

“如诗、如文”是指苏轼在表达形式上,以词代诗,突破唐诗的表达方式,更突破了之前宋词语言和表现手法上的束缚和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并且“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词”,大大开拓词境,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比如日常生活琐碎,柴米油盐的平凡,羁旅行途、田园农事、酒宴酬唱,游山玩水等等都可入词,甚至公文判案都能用词写就。

就连生一场病,都能写一首词出来抒发一下自己的心情!

可以说苏轼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扭转了人们对于宋词的固有思维。

03

这首《一丛花·初春病起》是苏轼在密州时所作。

诗词大意:

(闰年的缘故)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可是天气依旧很冷,仿佛寒冬腊月还在,美丽的春天依旧被冰雪覆盖。但春风和往年一样按时到来,只是由于寒意十足而被人们忽视了,不信可以看看,柳枝和花朵已经有了些许春意。初春的夜晚纵然还很寒冷且长,盖厚厚的被子已然有点热了,春回大地,就连那报时的钟鼓声也清圆了起来。

早晨起床,太阳初升,被山遮住了一半,远处的楼阁笼罩在淡雾之下。人们开始准备外出踏青,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经竞相绽放。我因为生病,故没有赏春的兴致,只想慵懒地躺在床上,一直睡到太阳老高。

当时冬去春来,又逢大病初愈,卧床晚起的苏轼被初春的美好所感染,心情大好,于是即兴写下这首词表达病愈后慵懒而又喜悦的心情。

全词紧紧围绕这个初春时节的特点和病后初愈的感受展开描述,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

在用词上,可谓是新奇精炼。

比如说“腊侵年”,意思是寒冷时间长,都跨年了还这么冷;

比如说“孤衾易暖”,明明很独单,感觉冷才对,可是苏轼却说“暖”,这也说明春意无可避免地来了,表达的是内心的一种喜悦;

比如说“衰病少悰”,一个“悰”字,把自己没有兴致出门赏春的雅兴表达了出来。

想象游人踏春郊游是何等的愉悦,自己却在居住的阁楼望“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这样的对比,更显出诗人那种懒得出门的疏慵心情。

这也是一种放松吧?

04

都说人生在于拼搏。

此时的苏轼正是人生失意的开始阶段,更是他心境转变的阶段。

他在密州时期,开始了自省。

不再锋芒毕露,而是开始转变心情。

改变不了现实,那么就给自己心灵放个假。“疏慵自放”也是一种状态。

表达的是自己已经从失意中走出来,开始准备享受春天的美好。

确实,在繁杂的生活里,谁不是一只不停转动的陀螺?

为了生活而努力打拼,不知疲倦,可能也就只有在生病后才能换来片刻的休息时间。

不过生病了很少有人能平静下来,毕竟现实中的压力不会因为生病而停止施压。

生活上的柴米油盐琐碎,工作上的前程和未来等等,都需要自己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才能换取和消化。

可能也就只有在生病时候,无奈躺在床上,才能细细品味这人生里的百味吧滋味吧?

05

读苏轼的这首《一丛花·初春病起》,忽然感受到无病即安原来也是一种境界!

百般无扰,心安如安澜!

苏轼练成了!

无病即安,这是一句古人的智慧,也是一句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祝福。

无病即安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无病即安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是一种心灵的宁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无病即安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在这个繁忙的世界里,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烦恼所困扰,比如工作上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处理、生活中的琐事等等。

然而,当拥有了无病即安的心态,就会发现这些烦恼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为此而焦虑不安。会变得更加豁达,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不再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而是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无病即安也是一种心灵的宁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心灵往往会被各种各样的欲望所牵引,从而变得焦虑不安。然而,当拥有了无病即安的心态,就会发现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要会学会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感受自己真实的情感,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嚣所淹没。

做到了这点,面对生活和人生路上,会变得更加淡定,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

无病即安更是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然而,智慧并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

当拥有了无病即安的心态,就会发现生活的智慧其实就在身边。会学会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去品味生活中的美好,从而达到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这种境界需要不断地去修炼和感悟,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无病即安的境界,并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06

通透,豁达,有趣,随遇而安。可能这就是苏轼能成为大文豪的缘故吧?

五百年才能出一个苏轼,这都是需要达到一定境界才能做到的吧?

喜欢就关注威评书影史吧,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受!

4 阅读:109

桂临塞上聊历史

简介: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