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历史典故

陇右行者 2024-03-31 16:02:36

1. 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发布文告,下令招兵买马。榜文到涿县,引出了三位英雄: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英雄都想为国家出力,于是他们决定结为兄弟,共谋大业。在张飞家的桃园里,三人备好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并立下誓言:“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此后,三人开始了他们的英雄之旅。

2. 三英战吕布

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3. 温酒斩华雄

汜水关大战中,华雄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凤等数将,袁绍忧急之下,竟然不顾身份和颜面,在众诸侯面前感慨道:“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此时,关羽自告奋勇出战,却遭到了袁绍的拒绝。然而,曹操却对关羽的英勇大为赞赏,不仅为他温酒壮行,还预言他必将斩华雄而归。结果,关羽果然不负众望,在温酒尚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就斩杀了华雄,从此名震诸侯。

4. 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灭了吕布之后,请刘备去饮酒。酒席间,曹操就问刘备天下谁称得上是英雄。刘备将孙策、袁绍、袁术、刘表等人一一列举。曹操都说不是。刘备便问他,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一听大惊。知道曹操必不能容他。于是以截杀袁术为接口向曹操借兵走人了。

曹操一语道出了之后三国时期针锋相对的两个英雄。显示出了曹操的洞察力以及颇为自负的豪情壮志。也显示出刘备寄居人下的谨慎应变的心态。

5. 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后,被迫进了曹营。曹操对关羽优礼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赐爵。但关羽不为所动,最后挂印封金,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张飞相聚。因而后人称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是民间流传的俗语,将关羽比喻成忠义之士,不轻易为财富美色所动,义字当先。

6. 官渡之战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自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袁绍兵退,不久身死。三子争位,曹操乘机统一河北。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7. 三顾茅庐

刘备听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于是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第一次,恰巧诸葛亮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而归。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8. 赤壁之战

曹操在基本控制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挥师南下,企图一举统一南方,达到全国统一。曹操亲率大军二十万众顺江而下,孙权联合刘备一起溯长江西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此时曹军众多士卒已染疾病,初次交战,曹军败退,暂驻军于乌林地带,周瑜等人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曹操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初战失利,于是曹操退驻江北,与诸将商议后,决定由曹洪、曹仁率军驻守江陵,自己亲自率大军进驻赤壁南面的北岸,两军隔江相持。黄盖则提出火攻敌军的战术,周瑜认为可行,于是黄盖假意投降曹操,率十艘小船,装满柴草,灌以膏油,假意投降,当黄盖的小船靠近曹军大营时,黄盖突然点燃柴草,火势迅速蔓延至曹军大营,曹军大败。赤壁之战的失败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孙刘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

9. 火烧连营

蜀汉章武元年,刘备为报夺荆州及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10. 七擒孟获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计策,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11. 挥泪斩马谡

马谡是蜀汉的将领,才气和抱负都很大,但缺乏实战经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任命马谡为先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然而,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导致蜀军大败,街亭失守。尽管马谡是诸葛亮非常看重的人才,但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不得不下令将马谡斩首。在斩首马谡时,诸葛亮流泪了,因为他失去了一个很有潜力的将领,同时也为自己的用人不当感到痛心。

12. 白帝城托孤

三国时期,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病倒在白帝城。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召来诸葛亮等重臣,将儿子刘禅托付给他们。刘备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如果刘禅有能力,就辅佐他;如果刘禅无能,诸葛亮可以自己取而代之。诸葛亮听后,泪流满面,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辅佐刘禅。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13. 乐不思蜀

蜀汉后主刘禅被俘后,被带到了洛阳。一天,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在旁的人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不能辅佐,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刘禅听到这些话后,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我在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乐不思蜀”,用来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14. 单骑救主

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是刘备的重要部下。在长坂坡之战中,刘备的军队被曹操的军队追击,形势十分危急。刘备的妻子和儿子刘禅(后来的蜀汉后主)在混乱中失散,赵云得知后,单骑冲入敌阵,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刘禅。赵云的英勇行为得到了刘备和蜀汉军民的极高评价,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15. 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

这句诗描绘的是赤壁之战后周瑜的英勇形象。周瑜是东吴的都督,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在赤壁之战中,他联合刘备一起对抗曹操的大军,利用火攻战术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础。周瑜的英勇和智慧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敬仰,“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就是对他最好的写照。

16. 刮骨疗毒

关羽是刘备的重要将领,被誉为“武圣”。在一次战斗中,关羽被敌人的毒箭射中,伤口疼痛难忍。为了治疗伤口,他请来华佗。华佗查看伤口后,告诉关羽需要刮去骨头上的毒才能痊愈。关羽听后,毫不犹豫地让华佗开始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华佗用刀刮去关羽骨头上的毒,关羽则面不改色地与人下棋,谈笑风生。这种坚韧的毅力让在场的人都为之赞叹。刮骨疗毒的故事展现了关羽的英勇与坚韧,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17. 大意失荆州

关羽在镇守荆州时,因为过于自信和大意,被东吴的吕蒙偷袭成功,失去了荆州这个重要的根据地。荆州失陷后,关羽被迫带着少量的兵马逃亡,但在被东吴军队追击的过程中被俘虏并杀害。大意失荆州是关羽一生中的重大失误,也导致了蜀汉政权的重大损失。这个故事提醒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18.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时期,魏国的大权逐渐落入了司马家族的手中。司马昭是司马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他掌握着魏国的实际权力,并有篡位的野心。当时,魏国的皇帝曹髦为了挽救自己的命运,决定亲自去讨伐司马昭。然而,他的行动被司马昭得知,司马昭派兵将曹髦杀害。此后,司马昭的篡位之心更加明显,甚至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最终,他的儿子司马炎成功篡位,建立了晋朝。这个故事用来比喻某人的野心非常明显,已经到了无法掩饰的地步。

19.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诸葛亮病逝后,蜀军按照他的遗命撤退。司马懿率领魏军追击蜀军,但当他们追到蜀军的营地时,却发现营地上插着诸葛亮的旗帜,而且营地内还有士兵在操练。司马懿怀疑这是诸葛亮的诡计,担心中埋伏,于是下令全军撤退。后来他才得知诸葛亮已经病逝,蜀军只是在按照他的遗命撤退而已。这个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威望,即使在他死后,仍然能够震慑敌人。

20. 扶不起的阿斗

阿斗是蜀汉后主刘禅的乳名。刘禅在位期间,由于他的无能和不作为,导致蜀汉政权逐渐衰落。尽管有诸葛亮等忠臣的辅佐,但刘禅仍然无法振兴蜀汉。因此,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比喻那些无能或无法振兴的人或事物。这个故事也提醒人们,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对于国家或组织的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