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经典网络展第1267期——杜甫(唐)《戏为六绝句其六》

书写经典网络展 2024-03-05 23:01:55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六》中,他提出了一个关于前贤传承的问题。

杜甫认为,我们不应该对前人的成就产生怀疑,而是应该尊重他们的贡献并继承他们的精神。

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继承前人的文化传统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同时,他也提倡别裁伪体,即不要盲目模仿别人,而是要发掘自己的独特风格。

通过多师,即学习多种不同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前人的文化精粹,并且能够将其发扬光大。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前人文化的尊重和崇敬,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

在文化传承中,我们应该尊重前人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让文化传承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精神,尊重和继承前人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出时间:

2024年3月12日

展出内容:

杜甫(唐)《戏为六绝句其六》

诗词原文:

未及前贤更勿疑,

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展出作品:

郝乙

赵忠胜

姚淑芳

刘国华

姚淑芳

郝乙

诗词释文:

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继承前人、互相学习的优秀传统应该是不用分先后的。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学习,老师越多,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

诗词作者: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书法作品作者介绍: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14岁始学篆刻、书法,18岁师承河北书法名家牛逍先生,现为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赵忠胜(湖南岳阳、1970年),经商,业余爱好书法。

姚淑芳(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欢迎更多书法爱好者参加“书写经典网络展”……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