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生韩胜利:曾月薪不到一千,每天只花6块,后来怎么样了

阿智通鉴 2024-05-11 06:50:43

2002年韩胜利上大学时,他的生活费只有200元一个月。他的家庭也是家徒四壁,父亲砸锅卖铁供他上了大学。

但这样一个从底层爬出的大学生,坚信着“知识改变命运”,而毕业后月薪却只有不到一千块钱。

甚至没有他在工地打工的父亲挣得多。

按理来说,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是很吃香的,可为什么韩胜利却沦落到如此地步?

如今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当年的韩胜利现在怎么样了?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父母的期望。

1993年,那个瘦弱、文静的儿子胜利考上了西安的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的时候,韩培印简直是被幸福撑得飘飘然。

韩胜利,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父亲希望他出人头地、走向胜利。

本以为孩子考上大学是全家幸福生活的起点,但事情并没有父亲韩培印想得那么简单。

家中得田地能够种出一家人一年的口粮,但这块土地却无法带来他们期望的财富。

儿子韩胜利考上了大学,对于整个家庭的来说都是人生的转折,于是全家得希望和梦想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然而,大学通知书上所要求的几千元的学费对于这个家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开销。

时隔多年,韩胜利清晰地记得,家里不得不面对艰难的抉择。

为了凑出学费,他们卖掉了所有的粮食,甚至连唯一的牛也不得不卖掉,也只凑出3000余元。

在这种情况下,韩培印只能向村内的亲戚朋友借债,在这个朴实的父亲看来,孩子的未来比起任何财富都更为重要。

等儿子毕了业挣了钱,这些债总能还的上,到时候日子自然就好起来了。

于是,韩培印毅然决然地和儿子一起来到了西安。那一年,他变成了一名农民工,开始了在城市的打拼生活。

对于一个乡间农民来说,城市的喧嚣和陌生是如此刺激又令人恐惧,但他心中的信念让他坚定地向前迈进,不畏艰难,不惧挑战。

自2002年,陕西农民韩培印将他生活的全部经历、所有的辛酸和辛劳,都记录在一个小小的笔记本上。

密密麻麻的字迹里,是他与城市的第一次相遇,是对陌生环境的适应与担忧,是为了温饱而奔波劳碌的艰辛岁月。

他用每一笔记录了自己在城市的打拼,用勤奋和汗水谱写着儿子美好未来的篇章,饱含着对儿子的自豪、对未来生活得期望。

而在城市的喧嚣中,韩胜利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憧憬和希望。他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眺望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壮丽景象,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澎湃感。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新奇而令人着迷,每一处都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机遇。

或许是被父亲的乐观所感染,在城市的喧嚣中,韩胜利仿佛听到了自己心中的声音,一个渴望探索、追逐梦想的声音。

“或许,我也可以留在这里吧……”韩胜利站在宿舍楼顶想。

就业难导致全家希望落空

2006年,毕业在即,韩胜利也开始为以后的就业做打算。

韩胜利第一次参加了春季人才招聘会,西安这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城市里,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尤其是对于恰逢扩招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挑战更为严峻。

本以为是自己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可身处在这个陌生而喧嚣的环境里,他感到无比紧张和焦虑。拥挤的人群中,韩胜利显得格外局促。

由于他性格内向,胜利一直以来都不擅长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自己。

他担心自己无法与面试官进行有效的沟通,担心自己的简历不够突出,无法吸引到企业的注意。

于是,在整个招聘会的两个小时里,他彻底失去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甚至有企业代表过来询问时,他的嘴唇动了动,却终究没有说出一句话,只是略显尴尬地摇摇头,示意自己没有什么可谈的。

韩培印曾经梦想着儿子通过大学教育能够改变命运,但现实却残酷地告诉他,教育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途径。

最终儿子的收入甚至还不如当初作为农民工的他自己,这让他震惊不已。

在面对这种现实的冲击时,韩培印心中涌现出种种复杂的情绪。

他感到失望,失望于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儿子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感到愧疚,愧疚于自己或许没有为儿子提供足够好的条件和支持。

他感到无助,无助于如何帮助儿子摆脱困境,走出迷茫。

而这些日子以来,他穷尽了所有的努力,参加了各种面试,投递了无数份简历,但却始终找不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他的心情愈发沉重,也心疼自己于父亲的一路艰辛付出,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觉得自己或许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优秀。

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韩胜利终于在西安找到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工资也逐渐提升到了一定程度。

然而,即便如此,对于他的家人来说,这个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希望落空,曾经全村的希望,如今成为了一家人最大的心病。

日记本上不再写满曾经那样美好得期许与干劲,曾经洋溢在脸上的骄傲一去不返。

转眼这么多年过去,自己年纪大了,和工友们做工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而梦想的实现似乎遥遥无期。

这位父亲只是望着空荡荡的房间沉默,在本子上划下一个个问号。

韩胜利父子的事情被导演李军虎拍成纪录片《父亲》,而这个故事,也是中国教育现状下许多底层家庭的缩影,也引发了一个时代的思考:“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从扩招浪潮到考试热

1998年,全国引发了高校扩招的浪潮。政府采纳了经济学家汤敏提出的建议,将扩招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政策。

1999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加了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到159.68万人,增长速度高到创纪录。

扩招的结果就是国民素质在不断提高,高学历人才更多了,他们都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但不能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学历贬值”问题。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在高学历人才遍地都是的时候,学历还是否会成为一个人求职最具竞争力的一方面呢?

随着出现的结果不尽人意,国家的有关部门也开始着手改变这一现状。

2006年,国家决定将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转向提高人才质量这一方面。

2007年,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高等教育仍将继续扩招,但增长幅度将放缓。

此后,高校本科扩招逐渐趋于平稳,但研究生扩招却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尽管没有世纪初连续数年的大规模扩招,但近年来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呈现出增长趋势。

200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27万左右,增幅高达34.02%。

与此同时,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稳步增长,2018年达到了9.55万人。

然而,研究生扩招所带来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学历并不总能带来理想的工作和待遇。

当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考公热”和“考研热”的现象,这不仅是一种考试热潮,更是背后蕴含的社会现实与个人追求的集合。

无论是迈入职场的新鲜毕业生,还是职场中的从业者,都或多或少地被这股热潮所触动。

值得注意的是“考公热”所反映出的对稳定就业的渴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公务员岗位的稳定性和相对较高的薪酬成为了众多求职者的向往。

然而,伴随着竞争的加剧,“考公热”也使得公务员考试变得愈发艰难,考生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战考试。

与“考公热”相对应的“考研热”,则体现了人们对于知识和学历的追求。

攻读研究生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学术水平,还能够增加就业竞争力,尤其是在一些行业或岗位中,拥有研究生学历往往被视为一种加分项。

公务员和研究生身份,也更容易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与支持。

这也是为什么在如此内卷的环境中,孔乙己依然“脱不下自己的长衫”。

结语

网传韩胜利最后成为公司高管,年薪20万,也结了婚,家庭幸福,这个故事中的结局似乎印证了“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

虽然教育的确能够提高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技能和素质,增加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此外,成功的定义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成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求。

有些人可能认为高薪高职位是成功的标志,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幸福的家庭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读书改变命运”并不是唯一的路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发展方向。

参考资料

1.儿子大学毕业后 还没父亲打工挣的多——大河网,2011年12月15日发布

2.纪录片《父亲》,2007年发布

0 阅读:0

阿智通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