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很多城市住房问题依然如巨石压顶,挥之不去。受“有房才有家”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房子成为了众多人心中的必需品。确实,如今的城市中,房子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随着房价持续攀升,购房的压力愈发沉重,甚至与年轻人的爱情和婚姻紧密相连。现在,不少年轻人在寻找人生伴侣时,女方往往希望男方拥有一套房子。此外,房子还与孩子的教育、社会福利和家庭财富紧密相连,使得许多人为了家庭的幸福,不得不将购房视为生活的重心。
然而,过去房价的飞涨让许多人望房兴叹,失去了购房的勇气。但时过境迁,如今的楼市已不再是昨日的模样。国家政策对楼市的调控不断加强,而住房资源也呈现出过剩的趋势。据揭示了两个不争的事实:一是我国总体住房资源已经过剩;二是大部分家庭已经满足了住房需求,对房子的渴望已经不如从前。
正因如此,随着房价逐渐回落,全国众多城市都面临着住房资源过剩的问题,且这一现象正在不断加剧。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房库存数量已超过5亿平方米,而广义库存更是高达70亿平方米。在二手房市场,不仅挂牌量持续攀升,库存也居高不下。这一系列的数据和现象都在告诉我们,楼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随着2024年的到来,楼市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众多家庭开始重新规划购房计划,使得今年的房价动态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随着各地救市政策的不断加强,刚需购房者似乎看到了一个购房的窗口期。然而,对于这部分购房者而言,他们现在的担忧并非只限于房价上涨,房价下跌同样令他们不安。房价的上涨会加大他们的购房压力,而房价的下跌则可能让他们面临资产缩水的风险。
在当前房价持续高位的背景下,许多家庭为了购房不惜耗尽多年的积蓄,并承担起长达几十年的房贷压力。一旦房价出现下跌,他们可能会面临不小的经济损失,正如马云曾预言的那样,房价未来可能会大幅下跌。虽然有人质疑马云的预言是否能成真,但近期楼市传出的三个消息似乎为这一预测提供了佐证,使得房价走势逐渐明朗。
1、楼市进入买方市场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正悄然浮现:我国总体住房资源已呈过剩态势。这一转变不仅昭示着楼市的深刻变革,更预示着一个买方市场的崭新篇章。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新建成商品房约750万套,以每套容纳3人计算,足以容纳2250万人。而过去20年间,每年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约为2000万。由此可见,即便城镇化进程仍在继续,当前的住房供应已能满足新增城市人口的需求。
不仅如此,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化,房产投资的吸引力逐渐减弱。许多投资者开始对房地产市场的前景持谨慎态度,甚至有的已经开始抛售房产。这一趋势不仅在新房市场显现,二手房市场亦难逃供过于求的困境。
展望未来,随着刚需购房者成为市场主流,住房资源过剩将成为常态,楼市将真正进入买方市场。这是一个时代的转折,也是楼市发展的新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市场结构的调整,未来的楼市将更加健康、稳定,为广大购房者带来更多选择和机遇。
2、房产税或将在近五年内落地实施
最近几年,房产税成为了热议的焦点,多位知名经济学家纷纷预测,房产税在未来五年内有望正式落地。例如,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就明确表示,房产税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很可能出台。然而,根据国家对房产税的最新规划,部分热门城市可能会提前进行房产税的试点工作。
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房产税的出台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但对于那些以房产为投资工具的投资者来说,情况就截然不同了。特别是当多位财税专家建议房产税应采用阶梯式征收方式时,意味着房产的持有量越大,未来需要缴纳的房产税比例也就越高。这无疑对那些手握众多房产的投资者构成了不小的压力。随着房产税的逐步落地,他们的房产持有成本将逐渐上升,而房产带来的收益却可能逐渐下滑。这无疑是对他们的一大考验。
3、去库存可能又要开始了
过去2年各地都开始了救市,并且进入2024年以来,各地都加大了救市政策,不少城市更是都直接放开了限购政策,就比如最近成都彻底放开了限购政策。除了放开限购政策,现房首套房首付比例基本上在20%,首套房房贷利息也降低到4%左右。另外现在不少城市都出台了购房补贴政策,熟悉楼市的人人们可能发现了,现在的楼市政策和2014年的楼市政策差不多,再加上现在楼市库存也非常高,这意味着当下楼市也要进行一轮去库存了。
从上述三个消息中,我们不难发现楼市的投资热度正在逐渐消退。随着炒房者的逐渐撤离,房价将逐渐回归到由真实供需关系决定的合理水平。这对于真正有购房需求的刚需族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然而,对于那些手中握有多套房源的投资客来说,这却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甚至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随着房价的持续下跌,购房者的主要动机将转变为自住需求。对于那些住房资源已经过剩的三四线城市,房产不仅可能贬值,还可能陷入既无法出售也难以出租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局面,这些投资客恐怕真要欲哭无泪了。
房地产不可能无止境地长,所以现在买房没有什么增值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