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各国打算将约旦河改道引发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果六天便战败

史海撷英 2024-01-30 08:50:53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过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阿以之间再没有大规模战争。一直到了11年后的1967年才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那么这11年里,阿以双方都干了些什么呢?

第二次中东战争纯粹就是英法带着以色列虐埃及的战争,其他阿拉伯国家并没怎么插手,多数都在看戏或者干着急。毕竟对手是英法老牌列强,谁愿意无缘无故就把自己拖入战争的泥沼呢?

当时英法打算保住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而埃及则迫不及待地想要收回该运河的控制权。至于以色列为何会参战,主要是因为埃及禁止以色列通行苏伊士运河以及蒂朗海峡。战后英法虽然没能保住苏伊士运河,但以色列的确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至少蒂朗海峡重新开放,人家又能从这里进入红海了。

那么这一战过后,为何双方消停了11年之久呢?其实阿拉伯国家内部,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

先后组建了阿拉伯合众国、阿拉伯联邦

埃及在夺回苏伊士运河以后,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表率,大家都觉得埃及太强了,能跟英法这两个老牌列强正面掰手腕,还保住了运河。

为此,埃及在1956年以后,俨然成了阿拉伯各国的领头羊。恰好当时叙利亚总是被北部的土耳其欺负,自身内部又不稳定,换领导人成了家常便饭。为此叙利亚索性在1958年就申请跟埃及合并。

埃及疆域图

埃及倒是有点儿喜出望外了:哟呵,主动送上门来的肉?岂能不吃?

其实历史上叙利亚这地方在很多时候都是埃及的一部分,比如说10世纪到12世纪埃及法蒂玛王朝时期,12世纪到13世纪埃及阿尤布王朝时期,13世纪到16世纪初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时期等。所以说,埃及对拿下叙利亚,也有历史情怀在里面。因此1958年,埃及便跟叙利亚合并,组建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没多久北也门也选择以邦联的形式加入,因此三者合伙组建了阿拉伯合众国。

与此同时,约旦哈希姆王朝也和伊拉克哈希姆王朝合并,组建成了阿拉伯联邦,由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担任元首。

阿拉伯合众国、阿拉伯联邦纷纷垮台

阿拉伯合众国建立的时候,埃及和苏联的关系非常好,因此学来了他们那一套全面公有制的套路。

在收编了叙利亚以后,埃及便对叙利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将叙利亚的各种资产全都收归国有,导致叙利亚老百姓的收入锐减,不及合并前的一半。这导致当地人开始各种怨愤。

不光如此,埃及自诩阿拉伯世界的带头人,因此将埃及人安排在了合众国内部的各大重要岗位,叙利亚人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职权。

阿拉伯合众国疆域图

这么一来,就不是两者合并了,而是埃及吞并了叙利亚,叙利亚人能答应吗?所以说该合众国在1962年就解散了。

阿拉伯联邦更惨,由于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在1958年7月被国内的自由军官集团给害了,伊拉克哈希姆王朝自此终结。那阿拉伯联邦自然也自动解散了。

1964年巴解组织成立

此前巴勒斯坦人对抗以色列的基本都是游击队,摆不上台面,又没有统一的组织,因此混乱不堪成不了气候。

正面战场上没有实力强悍的正规军,光靠小范围偷袭能击败以色列?这不是做梦吗?所以说,巴勒斯坦内部一直在酝酿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集团。

这事其实阻力并不小,为啥呢?因为埃及和约旦都不太愿意。

在1948年的时候,埃及已经吃掉了加沙,约旦也吃掉了约旦河西岸。如果巴勒斯坦人要建立一个自己的集团,是不是得让埃及和约旦把吃下去的土地吐出来?这事恐怕不容易吧?

约旦形势图

为此,埃及和约旦对巴解组织的建立不仅不感兴趣,甚至有点生气。他们觉得,几个合伙灭了以色列,瓜分巴勒斯坦的地盘不就好了吗?为啥非要再成立一个阿拉伯国家?现在的阿拉伯国家还不嫌多?这不是距离大一统越来越远了么?

反倒是叙利亚很支持巴勒斯坦人成立巴解组织,毕竟叙利亚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啥也没捞着,支持巴解组织,反倒可以增强自己在巴勒斯坦的影响力。

不管咋说,人家巴勒斯坦人还是很想建立自己的国家的,谁不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跟着别人混,除了当替死鬼,什么也得不到。自己创业就不同了,挣来的都是自己的!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

为此,在1964年,巴解组织正式成立。别看后来该组织内部有8大集团,成立之初,其实只有1959年成立的法塔赫集团。因此法塔赫是巴解组织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基本可以全权代表该组织,而且也是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唯一承认的巴勒斯坦合法代表。

该组织在1965年首次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后,确立了武装斗争的路线。也是让以色列烦恼了30年左右的头号对手。

1964年,阿拉伯各国打算改变约旦河流向

约旦河是巴勒斯坦地区非常重要的淡水来源,以色列至少有40%的淡水都来自这里。所以说一旦阻止这条河进入以色列,那根本不用打,以色列自己就会走向灭亡。

在经历了一系列内部斗争以后,阿拉伯各国再次在1964年走到了一起。他们打算先摒弃各自的问题,团结起来灭了以色列。

将约旦河改道成了当时最理想的方案,毕竟立马对以色列发动战争并不现实。说干就干,该水利工程正建着呢,就被以色列给侦察到了。随后就是一顿炸,把水坝炸了个稀巴烂。

巴解以叙利亚、黎巴嫩为基地,对以色列发起了各种袭击

1966年开始,巴解组织在叙利亚的支持下,实力大增。因此他们在叙利亚、黎巴嫩等靠近以色列的地盘上,不断向以色列发起各种袭击。

以色列很无奈,毕竟是邻国,直接打过去那就是全面战争,很有可能遭到各种人道主义指责。不打过去,那一直挨揍也不是个事。为此,以色列向联合国提出抗议,要求黎巴嫩和叙利亚收敛点。联合国表示:对这个问题十分关切,希望双方保持克制,然而说了没啥用。

那就只能打了,为此以色列在这一年的11月份开始袭击叙利亚境内的巴解游击队。双方零星的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

由于以色列开始袭击叙利亚,那就是公然挑衅阿拉伯国家了。为此埃及在1967年5月再次封锁了蒂朗海峡。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这事触碰到了以色列的底线,大战自然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表面上是阿以冲突,实际上还是美苏争霸

零星战斗发生以后,阿拉伯各国和苏联一口咬定,以色列正在叙利亚边境集结大军,打算入侵叙利亚。以色列知道苏联才是说了算的主,因此立马邀请苏联大使过来考察一下,以色列是否真的在边境集结了部队,结果苏联大使压根不理。那意思就很明显了:事实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苏联只相信他们认为的事实。

很明显,过去支持以色列建国的苏联,因为埃及的缘故,已经倒向了阿拉伯这一边。

为此以色列只好去找美国帮助。美国直接甩给了以色列36亿美元的补助,又廉价卖给了以色列一堆坦克、飞机、装甲车。甚至派了一堆飞行员过来帮忙。

苏联一看,美国这是要亲自上阵了?因此苏联也给了埃及价值10亿美元的支援,各种先进的武器都有,而且也派了一堆军事顾问去帮埃及。

由此可见,阿以冲突直接升级成了美苏争霸,美苏就差亲自下场了。

战争结果有点出人意料,以色列阵亡了不到1000人,阿拉伯各国加起来伤亡、被俘超过了6万人。而且战争只打了6天就以阿拉伯联军惨败而告终,以色列的地盘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超过100万巴勒斯坦人成为了难民,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0 阅读:79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