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郑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教学作品联展之王彦发艺术作品展(水墨花鸟画)

名家艺术 2024-04-30 09:12:29

前言

在学生时期,我专注于西洋绘画的学习与实践,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创作了大量水彩静物、风景以及人物画作。近年来,特别是在全球疫情肆虐导致居家隔离的特殊背景下,利用核酸检测等待之余的时间,我开始涉足中国水墨艺术领域,特别关注花鸟题材,以此探寻并践行中国传统笔墨语言所蕴含的艺术意蕴及人文精神,借以陶冶性情,涵养心志。

我通过描绘莲花这一主题,尝试表达其无论风雨如何变迁,皆能自淤泥中洁净而出的特质。莲花以其无垢无怨、平静神圣的形象,散溢着淡雅芬芳,象征纯洁不染尘埃的精神境界。蜻蜓因感应到这股清香而觅得一处凉爽安宁之地栖息。

对于竹子的刻画,则是因其内空外直、耐寒长青的特性,虽可弯曲却坚韧不折,寓意岁寒而后凋、虚怀若谷、刚正柔韧且清逸恬淡之品质,犹如超凡脱俗的隐士风骨。同样,小雀亦常择竹而栖,双宿枝头,在静谧之处找到了安顿之所。

在春日之初,我以水墨勾勒泡桐花开的景象,她悄然无声地于枝头绽放出串串饱满的花簇,散发出醉人的清香,吸引蜜蜂轻声低鸣,为之伴奏。

盛夏之际,我挥洒笔墨再现蜀葵花盛开的情景,丛丛蜀葵傲然挺立于酷暑之下,展现出千姿百态的巨大花朵,红黄蓝绿各色迎阳怒放,引得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环绕花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青,秋至叶飘零。”(此句摘佛教经典《华严经》)花鸟草木的生命轮回,寓示着自然界四季更迭,生命不息的规律。我在花鸟画创作中力求捕捉并传达这种盎然生机,如同音乐家混合运用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寻找最佳发声位置以达共鸣效果一般,希望通过画笔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吟唱出一首充满生机活力的赞歌。

王彦发

2024年4月

“美美与共”是郑州美术学院着力打造的艺术展览学术品牌。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核心理念,强调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通过举办高质量的艺术展览和学术活动,展现高等美术教育水平与特色,探索艺术对历史及当代社会的思考、研究和展示,突出艺术的创造力和精神品质,塑造美术特色教育品牌形象与价值引领,普及审美教育,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促进文化交流,构建一个以“学院文化精神”为出发点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对话的平台。

“郑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教学作品系列展”是“美美与共”系列展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校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艺术造诣深厚的特聘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展览,属于高层次、高水平、具有学术高度的艺术展览。参展作品涉及书法、水彩、国画、油画、壁画、设计等,展现了他们对于美术、设计创作及传统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发展的独特理念,体现了他们在艺术教育和创作实践中,坚持美术、设计创作与教学方式相融合,扎根本土、深入生活的艺术追求。特聘教授都是在各自专业领域成果颇丰的知名专家教授,他们的作品在大学校园集中亮相,用作品的力量与师生对话,展示专业技艺,树立创作榜样,对助推学校教学和艺术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广大师生的专业审美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彦发,1951年出生于河南临颍县。197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曾任河南大学原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郑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在《美术研究》《世界美术》《美术观察》《版画艺术》《水彩艺术》《中国水彩》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其中,水彩画《红果》入选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出版有《素描教程》《素描基础训练范例》《色彩基础训练范例》《色彩》《高考美术指导与试卷评析》《视觉传达设计原理》《美术鉴赏》等著作,主编高校教材16部,中小学美术教材18部,曾获教育部曾宪梓教学成果三等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