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厅(局)长谈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丨王清旺:以人才创新赋能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4-04-26 19:40:43

作者介绍

王清旺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以人才创新

赋能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政府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为做好各项工作明晰了路线图和任务书。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人社部进一步明确了今年就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人社领域公共服务等工作的方法路径,为抓好人社工作落实,提供了具体指导。北京市人社局第一时间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交流研讨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并将涉及人社工作的具体任务细化分解,全力抓好贯彻落实。

新质生产力是这次全国两会的重要“关键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牢牢把握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北京市人社部门将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研究制定人社领域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行动方案,以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流动机制,以人才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表“2·26”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北京将携手天津、河北人社部门,围绕区域新质生产力布局,开设面向京津冀三地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级研修班,共享北京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模式,共同制定新专业职称评价办法,共享职称评审专家数据库,深化人才资源融通共享。联合组织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博士后招收及项目交流、博士后乡村振兴服务团等品牌活动,举办京津冀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提升交流合作水平。加强与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对接共建,打造区域协同地方标准2.0版,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加大对雄安新区建设支持力度,深化京雄两地职业技能培训交流合作,支持雄安新区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提升培训,力争取得更多实质性、标志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有条件也有责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发挥好自身优势。北京市人社部门将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发展需求,加强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博士后青年人才和数字技术工程师培养。研究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政策措施,支持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创业,推动更多师生共创项目在京落地。动态调整职称评审专业,向具有优势产业的区和科技龙头民营企业下放职称评审权,开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专项评审,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主动对接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整合优化人事档案、社保退休等服务项目,“点对点”上门提供“服务包”,为企业提供更广范围的人才集成服务。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力度,制定推动事业单位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措施,持续开展社会公益服务研究评聘,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多自主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北京人社部门将聚力“两区”建设推动高水平开放,制定实施加强“两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强化人才政策集成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活力。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编制发布“两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4年版和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4.0版,探索职称与境外职业资格“一评两证”模式,吸引更多国际专业人才来京创新创业。深入推进自贸区引进毕业生赋权政策落地,更大力度保障各类科技企业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组织好中国国际服贸会人力资源服务主题活动,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业扩大开放优质平台。加强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州园、海淀园、朝阳园建设,支持朝阳园打造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标杆,提升人力资源国际化水平。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行”系列活动,加强与产业渗透融合,实现双向赋能,推动优质人力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所在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集聚。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同人大代表交流时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北京市人社部门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制定加强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措施,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政策,着力培养急需紧缺技能人才。探索建设“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搭建龙头企业、链条企业和职业院校对接平台,打造一批技能培训样板示范。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引导技工院校增设适应新技术、新职业、新模式的特色专业,举办技工院校技师教学成果大赛,选拔培养高水平工匠之师,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政策措施,扩大“新八级工”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规模,推荐高技能人才通过“高急特”通道评聘高级职称,打破技能人才发展“天花板”。高水平举办北京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为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舞台。

往期推荐

● 翟瑛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助力北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刘立志: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在服务发展和保障民生中彰显人社担当

● 胡斌:打造“青海e就业”特色品牌,持续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 吴伟斌:高水平建设省域技能型社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 常建忠: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服务质效,开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刘艳红:在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中展现湖北作为

● 王炜: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作出贡献

● 周丽宁:为甘肃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王斌: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

● 杨佳瑛: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支撑

● 海南:聚焦人社重点工作 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

● 张涛:健全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全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 李永军: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赋能新质生产力

● 陈志江:以高质量民生供给推动发展凝聚人心

● 杜敏琪:就业优先、技能为本,持续汇聚高质量人力资源支撑

● 刘学俊:扎实做好2024年人社工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助力添彩

● 蔡钊利:聚合人社政策服务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新篇

● 戴紫童: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以人社担当助力大连全面振兴

● 王道明 :稳就业、聚人才、强保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人社担当

● 叶苗:创新实干奋进,奋力谱写宁波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黎勇: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彰显人社新作为

● 沈超:深学深用,善作善成,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创造高品质美好生活

编辑丨邱曼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