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砸下几千亿美金,中国掏出一个文件……

华商韬略 2024-02-21 10:28:26

实干才有未来。

文丨华商韬略 熊剑辉

未来产业之争,就是国运之战!

【潮起:未来产业】

2027年2月29日,距地球400公里处。

中国空间站“超级天宫”核心舱,警铃大作。

“警报!太空碎片!……”

屏幕上,一簇簇密集的光点,正向空间站扑来。

但这一切,都在航天员陈宇泽的掌控之中。因为今天,中国“超级天宫”要拿出一段“实验舱”,进行一场前所未有“太空碎片撞击试验”。

“启动量子计算。”

随着陈宇泽的指令,空间站的量子计算机,立刻算出太空碎片的运动轨迹,实验舱也被调整到撞击的最佳位置。

30秒后,一波小型太空碎片席卷袭来。实验舱像被机关枪扫射,立刻千疮百孔。

“表面受损度——68%。”检测数据传来,实验舱几乎“报废”。

但令人惊奇的是,千疮百孔的“伤口”,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自我修复”。

对此,在核心舱观测的陈宇泽并不意外。“超级天宫”的表面,全部采用高强度、可再生材料覆盖,内含“胶囊”。一旦被外力打坏,便会释放催化剂和修复物质,自动完成修复。

半小时后,实验舱表面恢复如初。

“启动第二阶段测试。”

很快,一块更大的太空碎片向实验舱袭来。

量子计算机再度启动,计算出核心舱的规避路线。

“启动霍尔推进器。”

这一指令,让国际航天界为之色变。以前,中国的霍尔推进器像是个“大玩具”,只推得动一张纸;如今,磅礴的粒子流爆发出龙吟,庞大的“超级天宫”犹如一只鸟,飞离了危险区。

“砰!”

巨大的太空碎片,精准击中了实验舱,打出一个7米宽的“贯通伤”。这远超材料自我修复的程度。

很快,“超级天宫”又飞了回来。利用脑机接口,陈宇泽操纵着一只极长的机械臂,迅速将实验舱捕获、对接、固定住。

接着,陈宇泽的“脑机接口+量子计算”大发神威。他操控20多个机器人走出核心舱,并行发出多条指令,对实验舱展开协同修复。

于是,有的机器人铺开柔性材料,有的精密切割,有的完美拼接,有的释放出激光精准焊接……

人都未出舱,仅用3小时,几近报废的实验舱完全修复。

“修复度100%。”伴随陈宇泽的报告,地面指挥中心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一场“太空补天”的超级试验,成功落幕。

这一切虽是科幻,却与当下的机器人(未来制造)、量子计算(未来信息)、修复材料(未来材料)、霍尔推进(未来能源)、超级天宫(未来空间)、脑机接口(未来健康)等技术,息息相关。

如今中国力图实现的,正是这样又猛又酷的未来。

2024年1月底,工信部、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力推的六大“未来产业”,正是:

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

卡的时间还很紧:2025年,部分领域要国际先进;2027年,部分领域要全球引领,“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甚至于,“未来产业”不是第一次被重点提及了。

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未来产业”单列一节,要求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领域,加速谋划布局。

所以《意见》的颁布,实则是对“纲要”的全面落实和再度细化。

那么,为什么国家突然这么急、这么赶,催着要搞“未来产业”?

因为,不想落后的国家,都在急!

【开端:大国角力】

2019年2月7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大笔一挥,正式签发《美国将主导未来产业》。

这份由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炮制的报告强调:美国一定要主宰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先进通信、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发展,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导地位。

对此,特朗普深以为然:“这不是一个选择,而是必要。”

正是美国,率先将未来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吹响了未来产业争夺战的号角。

但这仅仅是开端。

202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未来法案》、《无尽前沿法案》等接连出炉,拟合计投入1700多亿美元,助力美国在未来产业上强力突破。

之所以投的这么急、这么猛,一方面是因为美国身处科创最前沿,深感未来产业的潜力巨大;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竞争加剧,美国深感霸权削弱,要是再不努力一把,不乏霸权旁落甚至易主的可能。

因此2016年,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的创新科技顾问亚历克·罗斯(Alec Ross),才忧心忡忡地在《未来产业》中抛出这一概念。

在他看来,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屹立于创新之巅。所以,美国一定要提早布局未来技术,以便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先机。

这看似“正确的废话”,实则是深刻的洞见。

现代历史反复证明,一旦科技创新陷入停滞,国家之间便会陷入存量博弈,从而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贸易摩擦不断,乃至地缘冲突加剧、世界动荡不安。

当下,乌克兰战争爆发、巴以冲突加剧,都不是偶然的,背后由“科技停滞-战争爆发-科技创新”的周期律支配。

如何跳出这样的“灾难周期律”?

加速未来产业,正是破局的关键。

特别是美国一出手,令所有发达经济体,都开始对未来产业虎视眈眈。

像英国,瞄准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先进医疗、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德国专注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6G通信、医药创新;日本提出“社会5.0”,想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前沿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实现突破,建立“超智慧社会”。

总之,大国竞争硝烟弥漫,一场未来产业争夺战已经打响。

【合体:超级中国】

德国、美国、中国,都是争夺战的“种子选手”。

首先,以“工匠精神”著称的德国,2023年以44561亿美元GDP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三。

这背后,是发展模式导致的必然。

在未来工业上,德国极其前瞻。2013年即提出“工业4.0”战略,2019年再推《国家工业战略2030》,希望在十大重点领域,培育“国家工业冠军”,以确保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

▲德国工业 4.0 样板工厂

可见德国未来产业的特色,一是“实”,扎扎实实聚焦工业;二是“精”,通过单点突破、培育单项冠军,做西方产业“价值链”上最闪耀的一环,妥妥“打工人思维”。

而美国是典型的“老板思维”,通过掌控“价值链”,占据最顶端的价值“分配权”。

这是因为,美国长期扮演着科创“发动机”的关键角色,从第一台计算机到ChatGPT,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架隐身战机,从DNA双螺旋的发现到基因编辑的发明……

这些最具创意的科技成果,与源源不断的金融资本结合,让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巨擘大都诞生在美国,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凭借“科技+金融”的双轮驱动,美国足以操控全球产业链,实现对“价值链”的予取予夺。

不论是“脱钩断链”,还是“制造回流”,都是大国博弈下,美国坐拥“价值链”却肆意妄为的体现。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苹果逼迫“果链”迁往越南、印度,150多家中国供应商就不得不负笈流离,迁徙万里。用一位中国供应商的话说:

“不动就是等死,出来还有一线生机。”

但越是如此,中国越需要完成一场产业破局。

破局的目标是,既对标德国,又对标美国。

对标德国体现在,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全球500种主要工业品中超四成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且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达7万多家……

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上,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而对标美国体现在,中国制造业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据最新《科学技术指标2022》:2022年,中国引用次数排名1%的顶尖论文,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2023年,中国成为全世界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突破400万件的国家,稳居世界第一。

于是,不光全球1/3的新车都是“中国制造”,还有芯片制程、关键软件的突破,大型邮轮的启航,C919的飞起……

中国,正试图成为“德国+美国”的超级合体,即在未来产业上,不仅要单点突破,在制造业中占据优势地位;更要加速创新,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做价值分配的主导者。

而未来产业之争,也就是国运之战!

【产业更迭:国运之战】

2023年,中国以522.1万辆汽车的出口量,超越日本,加冕世界汽车出口第一大国的“新王”。

日本汽车业之所以滑铁卢,根本在于赌错了技术方向。

上世纪90年代,日本背弃锂电池的主流之道,在氢电池研发上蒙眼狂奔。仅丰田一家,就拿下6000多项氢电池专利。

日本政府同样高举高打。2017年,出台《氢能基本战略》;2019年,再发《氢能利用进度表》;2021年,菅义伟内阁扬言要10年投入3700亿日元,支持氢能源发展。

日本的如意算盘是:对赌氢能源路线,不论卖产品还是卖专利,都能国运昌隆。

但氢的安全性实在太差:在4%~75%浓度范围内,氢气都会爆炸。

如果全社会普遍使用氢汽车,甚至停满密闭的停车场,只要一辆氢汽车有泄露,又碰到一个点烟的司机,就可能整栋楼马上炸上天。

这是全世界都不买账的根本原因。

所以,未来产业不是谁先规划、谁先发展,技术最先进、投入最果敢,就一定能有未来。

这其中,先行者或许能造出更先进、更稳定的“三进制”计算机,却因为技术风险、市场博弈等原因,最终被“二进制”计算机完全淘汰。

因此,未来产业,重点在“产业”,既需政策引导,更要尊重市场。

像甲骨文(ORACLE)的崛起,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1977年,拉里·埃里森创立甲骨文。由于深知美国在情报信息软件上的焦虑,很快拿到中情局、美国海军情报所的订单。

但创业之初,甲骨文的数据库bug频出,极不靠谱,只因软件极具创新性,政府、军方给予了高度容忍,企业才攒到了“第一桶金”。

而甲骨文真正崛起,还是凭借PC时代的风口,成功发掘了市场需求,终成全球顶尖数据库公司。

可见,产业起步靠政府、发展壮大靠市场,这种扶持未来产业的模式,中外概莫能外。

当下,未来产业初露端倪,政府引领正是“重中之重”。

而这,恰是中国的强项。

实际上,全国各地已经“卷”了起来。

以“北上广深”为例。

北京的超前布局,聚焦在量子计算、未来网络、未来材料;上海瞄准了光子芯片、类脑智能等;广州侧重于3D打印、尖端生命科学、区块链、量子通信;深圳更将合成生物、基因科学、空天技术、类脑智能、深地深海、量子信息等一网打尽。

另外,大搞机器人的沈阳、聚焦核聚变的合肥、倾注电磁能的武汉、培育空天动力的成都……几乎所有省市,都在加速奔跑。

“种子”播下去,“专新特精”、“小巨人”、乃至草根科创企业“卷”起来。接下来,既要呵护其成长,更要鼓励其竞争。

毕竟,谁是中国的英伟达,谁是未来的特斯拉,只能靠市场竞争筛选,杀出条血路。

而在激励企业科技原创方面,有时也不得不承认,就创新环境、培育生态而言,中国依然要补齐短板、加速追赶。

▲Sora的文生视频:女子在东京街头漫步

一个突出的例证是,2024年2月,OpenAI一声炮响,再次给中关村送来了Sora。

而OpenAI,不过是一家诞生8年的初创公司;Sora团队,成立还不到1年。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2013-2023年Q3,中国AI专利申请量占全球64%,全球第一;中国AI论文达36.8万篇,全球第一。

但为什么ChatGPT和Sora的诞生,不是在中国?

对此,周鸿祎的评价是:“中国跟美国的AI差距,可能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加大。”

而未来产业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恰恰是AI。

像研发未来材料。以前,只能靠科学家灵感迸发,深入探索10多年,才能发现一些新材料;未来,AI能快速穷尽物质组合方式,将新药物、新材料“找”出来。

而脑机接口一旦成熟,则意味着“人脑+AI”将进一步融合:最初,它将改变人机交互;最终,人脑会成为操控无数AI、机器人的“超脑”,颠覆一切。

这样的未来,超乎想象;这样的争夺,空前激烈。

胜者赢得未来,输家则可能失去一切!

如果以终为始、筹谋未来,那么在当下,一定要尊重科技、尊重创意,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特别是尊重“科学家+企业家”的复合人才。

他们才是未来创新的主体,也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力量。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33 阅读:9147
评论列表
  • 2024-02-21 14:32

    中国已经秘密地遥遥领先[点赞][点赞]

  • 2024-02-21 12:45

    还在鼓吹工业,工业体系只能作为强国基础,不能作为强国条件,看看发达国家的工业,除了大量制造武器的和高端制造业的德国,哪个国家还把工业放在首要位置,日不落帝国连钢都不产了。要想成为强国富国还是得靠高科技

    斋啡 回复:
    我只知道现在最强大的国家现在一直做的事就是制造业回流。没有工业,你的飞机火箭大炮变出来?说得再高的科技,没有工业为其载体,也就是一串数字。
    3968付永祥 回复:
    中国高端制造助力中国高科技占领全球高端市场!就是这么个意思!
  • 2024-02-21 19:09

    给科学家更宽松的环境更有利的支持极早培养出万名科技型老板、千名科学家型企业家、百名科学家著名企业家、十名科学家顶尖企业家、二三名世界著名顶尖企业家!努力、努力、再努力

  • 2024-02-23 22:18

    我看了国家的努力,激动的锄地都有劲儿了

    总在凌晨抽烟 回复:
    拉粑粑都有劲了
  • 2024-02-21 21:56

    还是兔子靠谱

  • 2024-02-24 01:48

    这是喝了多少假酒!

  • 2024-02-21 15:44

    中国已经秘密地遥遥领先

  • 2024-02-21 12:16

    好文一篇!这些在不久都会实现!

  • 2024-02-21 17:06

    全体中华儿女更要奋勇向前!!

  • 2024-02-22 08:14

    意淫,霍尔推进器根本完不成这样的机动功能

  • 2024-02-21 15:08

    美国经济真的是太稳了

  • 2024-02-21 22:45

    布局未来产业,赢在未来!

  • 2024-02-21 14:43

    画龙点睛,的确实干才有未来!

  • 2024-02-27 17:22

    全力发展军事技术,让武器超越所有国家,到时候,所有好东西都是咱的,谁不给就打谁。

华商韬略

简介:聚焦标杆与热点、解构趋势与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