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华妃历史原型:才貌俱佳,雍正专宠,8年生4子,一生谨小慎微,跟皇后关系和谐

艳子伴读 2023-12-17 15:37:56

重看了很多次《甄嬛传》我依旧喜欢华妃,她狠毒,她善妒,但是她却是除了叶澜依之外,活得最灿烂,最真实的。

她的坏,是明明白白的,不假装,不虚伪,也不矫情。她坏得让人恨,也真得让人动容。

很多人说:《甄嬛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华妃去世之前,另一部分是华妃去世以后,可见观众对华妃的喜爱程度。

历史上的华妃,跟《甄嬛传》中华妃的形象相差很大。

历史上的年氏,既不狠毒,也不善妒,而且才貌双全,深得雍正宠爱,8年间为雍正生了4个孩子,的确称得上是“专房之宠”。

1.

历史上的年氏生于康熙三十五年,属于汉军镶白旗。

年氏出生时,父亲年遐龄任湖广总督,是标准的省部级高官。年氏10岁时,大哥年希尧已经是直隶广平府的知府了,类似于今天河北邯郸市的市长。

年家名气最大的,还是年氏的二哥年羹尧。

与《甄嬛传》中的武将形象不同,历史上的年羹尧是正经的文官出身,22岁中进士,31岁就官居四川巡抚,是康熙朝后期最年轻的封疆大吏,也是康熙本人最宠爱的政治新星。

年氏的父兄如此厉害,年氏从小过的也是最顶级的官家大小姐的生活。年氏出生时,父亲年遐龄已经是50多岁了,老来得女的年遐龄,对这个小女儿更是极为宠爱,年氏接受的也是最好的教育。

长大后的年氏,貌美如花,德才兼备,性格也十分温柔,根本不是《甄嬛传》中嚣张跋扈的华妃形象。

年氏如此优秀,父兄在朝堂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按理说,她嫁给谁,都得是那个男人的福气,她自己也会过得很幸福,毕竟她的娘家人太厉害了,根本没人能够欺负她。

可惜,命运总是爱捉弄人,年氏的婚姻,也因为父兄的缘故,受到了政治因素的极大影响。

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康熙因为一时冲动废黜了太子。等康熙后悔了,想要复立太子时,群臣却不顾康熙明确的反对,连续两次推荐老八胤禩当太子。

虽然康熙依靠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孝庄太后托梦之类的说辞,强硬恢复了二皇子的太子之位,但此事也让康熙意识到八王爷党羽的势力之强大。

支持八爷的人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纳兰揆叙。纳兰揆叙是康熙朝前武英殿大学时纳兰明珠的儿子,而明珠家族是八爷党的重要核心之一。

年家所在的汉军镶白旗,是隶属于明珠的女婿爱新觉罗·延寿;而年羹尧的妻子,恰恰是明珠的亲孙女。

年家跟明珠家族,无论是从政治关系上,还是姻亲关系上,都是高度绑定的。

为了削弱八王爷允禩的势力,康熙在四十八年将年家的政治隶属关系,从延寿的手里,转交给了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由此胤禛开始管辖年家。

而康熙五十年的时候,将年氏许配给了胤禛做侧福晋。

《清世宗实录》中记载:皇考嘉其端庄贵重,封为亲王侧妃。

2.

年氏16岁嫁入雍亲王府时,胤禛34岁。

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宜修)已经是31岁的中年妇人,侧福晋李氏(后来的齐妃)都36岁了,格格钮祜禄氏(甄嬛)虽然年龄跟年氏相仿,但因为姿色一般,家境一般,并不怎么受雍正宠爱。

可以说,无论是从年龄,相貌,还是家境,文化,年氏在雍亲王府都很有竞争力。不过年氏并未恃宠而骄,而嫡福晋那拉氏温柔贤淑,两人关系还算不错。

雍正宠爱年氏到什么地步呢?年氏嫁过来的10年之间,接连4次怀孕,而府中其他女人的怀孕次数都是0次。

可惜,年氏虽得盛宠,跟孩子却没有母子情分。

康熙五十四年,年氏为胤禛生下了长女,孩子2岁的时便不幸夭折了。

康熙五十九年,年氏生下儿子福宜,母子情分不到一年时间。

康熙六十年,年氏生下儿子福惠,这个孩子也最得胤禛宠爱。

康熙六十一年,年氏第四次怀孕,不久康熙驾崩,年氏孕中参加繁琐劳累的国丧,被迫早产,孩子出生当天便夭折了。

连续怀孕,孕中过度劳累,年氏本就气血亏损。谁知生下第四子不到半个月,胤禛的生母,德妃乌雅氏也去世,年氏不得不在月子期间,第二次参加繁琐劳累的国丧。

就这个劳累程度,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啊,何况是刚刚生育不久的年氏呢。

有人问:年氏怀着孕,坐着月子,这2次丧礼是非参加不可吗?确实是必须参加。

历史上胤禛的皇位本就有很大的争议,康熙死后局面非常混乱,关于皇位的风言风语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康熙的丧礼是绝对不能再出一点错误。

年氏当初是康熙亲自指婚嫁给胤禛的,这个时候年氏即使怀着孕,也必须要全程参与丧礼,不能让人抓住把柄。

而德妃乌雅氏,坚信康熙想要传位给自己的小儿子,十四阿哥。德妃认为是大儿子胤禛篡改了诏书才登上皇位,大儿子抢了小儿子的皇位,所以乌雅氏宁愿死,也不想给胤禛当太后。

亲妈都带头反对自己,胤禛更是不能出半分错,因此年氏即使生产完身体虚弱,也不得不出席婆婆乌雅氏的葬礼,一板一眼做足了细节,为雍正挣足了面子。

年氏所做的一切,雍正都看在眼里。《清世宗实录》中记载:年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疾尽礼,实能赞襄内政。

3.

雍正继位后,直接将28岁的年氏封为了贵妃,地位仅在皇后之下,这可是《甄嬛传》中年世兰一直渴望的位置啊。

《清世宗实录》中记载:嫡妃那拉氏,立妃位皇后;侧妃年氏,封为贵妃;侧妃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

刚继位的胤禛,在前朝忙着追缴亏空和制度改革,没时间跟年氏你侬我侬。本来年氏可以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了,但是哥哥年羹尧又开始搞事情了。

年羹尧辅助胤禛夺嫡,算是大功臣。但是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后,开始膨胀了。《甄嬛传》中说他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左右朝廷人事任命,真不是冤枉年羹尧。

作为年家的一份子,贵妃年氏也变得谨小慎微,平日里从不给家里人写信,即使家里人有书信寄给她,年氏都要先拿给丈夫雍正看一下。

身体上气血两亏,虚弱不堪,精神上又时时小心,事事谨慎,一刻不得松懈。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年氏不崩溃才怪呢!

雍正三年,年羹尧被捕,年氏受到打击,一病不起。为了冲喜,雍正晋封贵妃年氏为皇贵妃,放下朝政事务日日陪着她,为了她暂缓了对年羹尧的处罚,可惜也没有留住她的芳华。

雍正三年,年仅30岁的皇贵妃年氏,病逝于圆明园。因为年氏的缘故,雍正只是处死了年羹尧和其子年富,年氏一族其他人并未受到牵连。

雍正六年,年氏唯一活着的儿子福惠也去世,雍正伤心不已,辍朝三日,还将福慧以亲王的身份下葬。

如果当初年氏嫁的是普通官宦人家,结局肯定是非常圆满的,但是她阴差阳错嫁入了皇家。

在外人看来,年氏的这桩婚姻尊贵荣耀,但对身处其中的年氏来说,婚姻更像是枷锁和折磨,让她身心俱疲。

说什么金枝玉叶龙玉凤,道什么风流富贵帝王家,到头来只落得红尘梦醒云消散,万古吉祥终虚话。

素材参考:B站UP主“正直讲史-李正Str”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阅读:407

艳子伴读

简介: 自由撰稿人。带你从历史和影视中了解人性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