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特使,乌方派出经济部长,1万亿重建费用,想让中方摊一份

郑继永教授 2024-03-11 15:48:16

日前,中方特使李辉抵达基辅,就推动政治解决俄乌问题进行了新一轮努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方特使的第一次穿梭外交中,负责出面接待的乌方官员,除了外长、总统办公厅主任等高级官员外,还包含了基础设施部官员,而这一次则多了一个经济部长,显然关于乌克兰的战后重建,是乌方想要重点和中方谈论的话题之一。

【中方特使李辉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会晤】

去年3月,世界银行估算乌克兰要完成重建工作,需要至少4100亿美元,而随着战事的旷日持久,乌克兰重建费用也随之增加,需要的援助金额达到了1万亿美元左右,比二战后马歇尔计划使用的资金,多了至少5倍。

但这个庞大的数字,似乎并没有“吓倒”西方国家。作为西方国家的“老大哥”,美国率先伸出了“援手”,去年5月,美国贝莱德公司——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集团之一,与乌克兰签署协议,成立了“乌克兰发展基金”,为乌克兰经济的恢复做准备;

而有了“大哥”做表率,其他“小弟”也不甘示弱:瑞典紧接着宣布将拨款5.22亿欧元,用于乌克兰重建;在去年6月底的“乌克兰重建会议”上,来自38个国家,超过400多间企业也做出承诺,表示未来会参与乌克兰重建;同时,日本也与乌克兰参与重建的相关备忘录;日方还表示,将在原本承诺给乌方的76亿美元基础上,召开专门会议大力鼓励日企向乌克兰投资。

【乌克兰战后重建需要1万亿美元】

此外,来自奥地利、德国和土耳其等国家的公司,已经在近日开始动工,着手恢复桥梁、道路、供应发电机和流动医院等基础设施。比如,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要在乌克兰创建军工企业,生产155毫米火炮弹药;化学公司拜耳公司正在投资种子生产;丹麦则拨款1.3亿美元,帮助乌方修建造船中心……

那么一个问题由此衍生,既然有这么多国家,愿意帮乌克兰进行战后重建,乌方为什么执着于想让中方帮忙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表面上看,西方各国似乎十分热心,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西方瓜分乌克兰的一场“盛宴”。

就拿美国贝莱德公司与乌克兰的协议来说,根据其与乌方之间的协议,贝莱德公司将正式接手乌克兰的能源基建、电网、农业投资和全部的国企,无需向乌克兰支付任何费用;作为交换条件,贝莱德公司需要帮其偿还债务。乍一看,这份协议似乎十分平等,但大家在了解了贝莱德公司的背景后,就不会这么想了。

【泽连斯基把乌克兰“卖给”了贝莱德公司】

贝莱德公司与美国现任执政党民主党的关系,不同寻常。在拜登信任的官员中,有不少都来自贝莱德公司,尤其是财政部官员,比如拜登上任后的首任国家经委会主任迪斯,就是贝莱德的投资主管;现任美国副财长沃利,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副国家安全顾问迈克,也都曾在贝莱德公司工作过。也就是说,贝莱德公司更像是民主党的“私人公司”。

在这个前提下,乌克兰将能源建设、电网以及全部国企交给该公司,就相当于是将自己的全部国家财产,或者命脉交给了拜登政府;至于贝莱德公司帮乌克兰换钱的承诺,只不过是把美国的钱从左口袋倒腾到了右口袋而已,更何况需要乌克兰自主偿还的部分,乌方还是要自己出的。

事实上,美国已经在乌克兰身上占了不少便宜,就拿向乌方出售武器一事来说,既能让乌方对其所谓的“援助”感恩戴德;同时也能清理一下自己的武器库存,并借机吞并乌克兰境内的优质资产。毕竟以乌方目前的经济状况,拿不出足够多的钱,只能拿自己的现有资产“以物易物”了。而这无疑正中了美国下怀。

【美国向乌克兰大量出售武器】

此外,从统计数据来看,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购买的乌克兰债务认证股权,近三个月来回报率高达47%。很明显,美国大型投资银行也正趁机利用乌克兰市场混乱,无人监管的时机,通过投资乌克兰债务大赚特赚。这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外国投资者抄底买入美国房地产并从中获利的情况十分相似。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嘴上喊着援助,实际上却已经备好刀叉准备开启“盛宴”的背景下,乌方自然会希望中方出手帮忙,毕竟中方所说的援助都是名副其实的,并不掺杂任何政治意味和不良意图,这一点接受中方援助多年的非洲各国都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中方是否愿意参与乌方的重建呢?从客观角度来说,是有可能参与的,但是具体情况还要等到冲突结束后再说,毕竟我国特使李辉的这次穿梭外交,是奔着停火倡谈去的,不过到那个时候乌克兰是否已被西方“分食”完毕,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3

郑继永教授

简介:复旦大学教授,朝鲜半岛研究者,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