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战争中苏联如何通过总动员完成逆转

战史威锋 2024-03-19 09:32:33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出动了包括其他仆从国在内的550万人分三路对苏联进行了全面进攻。在德军闪电战的打击下,轴心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胜利和战果,与此对应的时苏联也付出了前所未有的惨痛代价,仅仅半年不到就丢失了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苏联西部的大片领土,沦陷的人口超过7500万,而此时苏联的总人口不到2亿。这些地区还是苏联农业和工业的核心地带,占据了苏联一多半的产值。而部队的损失更是触目惊心,损失部队接近450万人,而开战前,苏联的总兵力也就570万,整个国家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面对这种差不多随时要亡国的不利局面,苏联最终却完成了堪称魔幻的逆转,将旗帜插在了德国国会大厦。而完成这种逆转,得益于苏联的战时“全国总动员”体制,正是靠着“总动员”体制,最终赢得了这场和德国之间的战争。

一,军事总动员

苏联在建国之初就是从战火中淬炼出来的,在建国后,又因独特的国家体制,以及其他国家对之前沙皇俄国恐惧的延续,使得这个国家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面对来自周边无时无刻的敌意。因此,苏联在和平时期就建立了一套国防总动员体制,用以应对周边随时可能会转化为军事威胁的敌意,并为大国战争做准备。这种总动员体制远不是沙俄到处拉壮丁那么简单,沙俄拉的壮丁几乎不会提供任何即战力,毕竟连最起码的枪都配不齐。

而且自一战开始,机枪和坦克的大规模装备,让沙俄擅长的“人海战术”彻底沦为了“给对面刷军功战术”。尤其是在欧洲,这种技术能力独一档的地区。到了二战前期,装甲部队和航空兵这些高技术兵种对兵源有了更高的要求,没有最少半年的训练,是根本无法驾驭的。这种要求,在和平时期没有问题,但是在战争时期,尤其是在承受了极大损失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有充足的兵源,也有大量的坦克飞机,但是无法形成战斗力。

然而苏联没有遇到这个问题,不要管前线损失了多少人,多少装备,后方生产的坦克飞机只要一出厂,立即就会投入战场,形成战斗力。苏联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主要得益于苏联未雨绸缪的军事动员体制。苏联在和平时期就会组织学生进入军事夏令营,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这些学生在进入夏令营后会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不光是射击投弹,其中也包括开坦克,开飞机。

而且这些军事夏令营活动,学生不只是经历一次,而是多次。因此,这些具备基本军事素养的学生,即便之后不参军,但是这些军事经历会伴随一生。在战争期间,这些曾经军训过的学生们进入部队,经过短期的训练,被唤醒了儿时记忆的他们,进坦克,上飞机,就能很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这些夏令营的军事训练也不分男女,男生的训练,女生一样会经历,这也是为什么苏联在二战会有如此众多的女飞行员,女坦克手。

除此之外,还创建了多个飞行学校对进入学校的学员进行短期飞行体验培训、长期飞行技术培训。在解决了退役飞行员工作的同时,也对飞行学校进行补贴,让更多的人参与飞行,了解飞机。靠着这些举措从20年代末到1941年,仅仅是飞行学校接受培训的学员,总计就有6万人。

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苏联集体化农业因为都是通过机械化进行生产,所以那些平常就驾驶操作各种机械设备的农民,也成为了优秀的兵源,开拖拉机的农民当坦克兵,开卡车的当运输兵,这些集体农庄为苏联提供了将近8万战车驾驶员。整个国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无时无刻地为战时提供高技术高素质兵源。

正是依靠这些高技术兵源储备,使得苏军在整个二战中都保持着高效的运转。其实在整个二战中,也只有两个国家没有为技术兵源的数量不足头疼过,一个是苏联,另一个就是美国。而类似日本这样的土掉渣,山本大将刚到美国的时候看着满街跑的汽车,连马路都不敢过,这还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眼界开阔的高官,至于那些普通的平民是个什么样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国力的强弱对军事能力的影响,强大的国防必须依赖强大国力支撑才能长久。

因此在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一周时间里,苏联就动员了将近500万人,如果没有之前制定这种完整规划,以及长达十几年的储备,是不可能进行这种动员的。而且动员的这些部队都是具备基本军事素质的能战之兵,靠着这些部队以及远东支援到西线的部队,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击败了德军。

二,产业的总动员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就丢失了西部的大片领土,而这些地区遍布着苏联的各个坦克制造厂,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是苏联军工造血能力的来源。通常来说,这些地区的丢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军事能力被大大削弱。这个从苏德战争爆发后半年苏联的飞机产量就能看出来,从1941年6月到1941年12月,即便总动员开始后,因为丧失了多个工业产区,苏联仅仅生产了将近4000架飞机,在产量最低的1941年11月仅仅生产了600多架飞机。然而到了,1942年苏联制造了25000多架,到了1943年,这个数字是35000多架,1944年是40000多架。在开战之初,坦克的生产数量也迎来了暴跌,但是从1942年开始,直到战争结束,坦克的生产数量没有低于过25000辆。苏联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产量爆炸式的增长呢?

首先,苏联的“总动员”体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可能要受到攻击,和有沦陷危险的工厂企业,全部搬到后方。考虑到德军闪电战的突击速度极快,因此在总动员令下达后的第一时间,所有与动员令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就立即开始运转了,他们要做的事就是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搬迁。搬迁的不仅有设备,生产线,还有技术人员、产业工人及其家属。这样,即便这些地区被德军占领,也在短时间内几乎停滞了苏联75%的工业生产能力,这也是开战到1942年前期,苏联极其被动的原因之一。但是苏联需要为产业重建付出的代价其实并不大,仅仅需要时间而已。现成的设备和技术,能让苏联在短时间内恢复生产。从1941年6月到11月,总共有1500多个工厂搬迁到了后方并重建。这种在总动员后极其高效的产业转移,最大程度地保住了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

然后,苏联在后方完成了工业能力恢复的同时,开始进行最大限度的人力动员,以保证工厂的产能为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装备支持。此时的苏联青壮年男子都已经去部队报到了,那就在工厂所在地招募能动弹的所有老人妇女,以及16周岁以下的男子进入工厂,开始了996,007,加班加点地为部队生产装备。仅仅是1941年下半年就动员了超过100万妇女和学生。

另外,在具体的装备生产过程中,极力简化生产流程,在保证装备可靠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非关键部件的质量要求,以保证装备更高的产量。这种战时的装备生产要求使得苏联的装备下线极其简单,能迅速扩大产量,保证部队的装备供应。能一锤子打进去的钉子,绝对不多砸一锤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下线的坦克连防锈漆都不喷,车组在厂门口开着坦克就上前线了。这也是因为早期的熟练工已经上战场了,现在厂里的男性基本上都是技术骨干,干活的都是大妈和学生,你不能要求大妈们也有同等的技术。你当然可以说粗制滥造,但是真的管用。一辆坦克能早一分钟下线,就能早一分钟打到柏林。某些情况下,数量真的比质量重要得多。当然,对于关键部件还是不会对质量有任何妥协的,比如发动机变速箱这些,甚至是枪管都是对质量有极其苛刻的要求的。

此时的苏联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面对纳粹的铁蹄,所有人都是战争的一部分,男人上战场,女人搞生产。每个在前线的坦克组,他们的坦克或许是自己老婆制造的,他们射出的炮弹或许都是儿子亲手搓出来的。正是靠着这种总动员体制,苏联在1942年就可以抗衡德军,到了1943年就组建出了超越德军的机械化部队与空中力量。

三,农业的总动员

在西部的领土丢失后,苏联可以转移工厂,重建产能。但是对农业来说,转移是不可能转移的,领土丢了就真的是丢了,因此也顺带丢失了40%的粮食产能。这个时候有些人可能就开始算账了,虽然丢失了40%的粮食产能,但是也丢失了7500万人口,这么一算粮食压力并不大啊!然而要知道,此时的苏联农村的男人也都在部队,这些土地谁来种呢?为了解决粮食的压力,“全国总动员”发布后,首先开始了粮食的“节流”工作。苏联立即动用战略储备粮,并且实施粮食配给制,每人每天都有固定的粮食配给。虽然几乎每个人都吃不饱,甚至有时候在吃掺了木屑的面包,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战争初期的粮食供应问题。

在完成了初步的“节流”工作后,更重要的是进行“开源”。此时苏联农村的男性都在部队,剩下的全是妇女儿童老人。和进入工厂的苏联妇女儿童一样,苏联农村的妇女老人儿童也开始了农业生产。得益于之前苏联集体化农业的机械化基础,这个时候开拖拉机,操作设备的换成了妇女。那些远离战场的地区,比如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也在战时进行了农业改革,所有人力和资源都向农业倾斜,动员这些地区的人进行农业生产。

最后,产出的粮食以及农产品由国家统一征收,农民只留下必备的口粮。这个时候的农业生产压力是极大的,和工厂里的工人一样,几乎在超负荷运转。在挺了2年多以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被苏联收复,这种情况才算是有所好转。

苏联在二战时,正是通过“全国总动员”,挺过了开战初期最艰难的那段时期。之后依然是靠着“全国总动员”实现了对战局的逆转,最终彻底击败德国。然而这种“全国总动员”并不容易被复制,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可以搞总动员的,也不是靠总动员都可以赢得战争的, 说白了只有大国才可以玩得转。因为这必须要有强大国力的支撑这种体制的运转,也要有强大组织能力的保障才能实施,当时可能也只有苏联和美国才能靠着这种体制赢得战争,即便到现在,估计也只有一个国家还能这样。

0 阅读:136

战史威锋

简介:一个普通的军事,历史爱好者,分享我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