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被裁掉的员工该怎么办?

享职场看生活 2024-04-15 04:31:10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热议,河南省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采取了重塑性改革,通过调整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压缩编制规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

改革力度很大,结果显著,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在改革过程中,河南省明确了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衔接,从根本上解决“定位不准、职责不清”等问题。改革还采取了明确的比例要求,如“531”、“421”等,对事业单位进行大规模精简。对于“空壳单位”、“僵尸单位”以及已完成历史使命的机构,坚决予以撤销,展现了壮士断腕的决心。

改革的结果显著,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的事业单位精简了60.7%,市县层面机构精简了44.3%,编制精简了23%。此外,厅级领导职数精简了9.3%,处级领导职数精简了25.5%。这样的改革不仅有助于减轻财政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腐败案件的发生机率。

看到这样的消息,网友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改革是一件好事,减轻了财政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这些被裁掉的员工该怎么安置呢?要知道在体制内裁员可不是一件小事,在当今社会,并没有健全的失业人员保障机制,所谓的失业保险对于失业的人来说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有时候还可能领不到失业金。

看着大量员工被裁掉,可能很多人会表示支持,毕竟在体制内尸位素餐的人太多了,很多机构可有可无,很多员工无所事事,拿空饷,不干活,严重拖垮了机构的健康运行。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不用操心被裁的的人该怎么安置,毕竟这只是精简机构,可没有说裁员啊,精简机构只不过是把一些机构进行整合,把人员少的机构打散重组,员工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不用担心饭碗不保。

其实网友说的一点也没错,很多体制内的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的改革,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改革前后并没有本质的变化,所谓改革也只是人员调整,可能有一些人还会乘势而起,获得更好的职位和待遇。每一次人员调整,都是一次机遇,在稳定的体制内,改革可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当然了,所谓的能者上,庸者下的桥段是不会发生的,大家也都知道体质内的晋升并不是依靠能力,而是关系。因此对于这种事业单位的改革,看看就好了。

结语

综合来说,改革是一件好事,看着行动的力度也挺大的,就是不知道被辞退的那些人是不是编外人员,毕竟在每一个体制内的单位里面,都有一部分编外人员,这部分人群干着最累的活,出事了,他们是替罪羊,有好事儿时,他们又成为了外人。这就是编外人员的实际情况。而体制内的改革一般都是先从他们身上动手,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因此失去了工作。

0 阅读:2330
评论列表
  • 2024-04-16 08:55

    小便一看就是外行,胡编乱造

  • 2024-04-16 07:08

    老百姓听听就高兴了!

    用户17xxx45 回复:
    又是一个不懂装懂的,怎么就不是好事?这就是自以为是愚蠢的想当然! 说你个最简单的能听懂的,没有机构,难道还能继续安排机构领导?副职也就没有了,是不是省下一笔费用?
  • 2024-04-16 11:50

    结果绝对不是你以为的那样!想当初取消计生办的时候,原来的那些人失业了吗?[笑着哭]

  • 2024-04-16 14:26

    重塑性改革,这标题没看懂,有裁员吗?是有编制的,还是临时工?

  • 2024-04-16 12:06

    变成自由职业者,不算失业

  • 2024-04-16 07:59

    机构改革不会裁员的

  • 2024-04-17 04:03

    最好公布于众改革的结果,让大家都知道!

享职场看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