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杏花”诗,被后人曲意歪解,竟也红了700多年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5-06 22:16:13

本文为“每天读一首好诗”系列,持续更新中

01.

曲有误,周郎顾,历史和文化有时候也很有趣。

比如明朝有个诗人叫“牟融”,他很喜欢唐诗,恨不能生在李唐盛世,和李白、杜甫吟风,与元稹、白居易弄月,因此他就开始模仿唐人风格,写了很多“假唐诗”。

不仅如此,他还在诗中穿越回唐代,假装和张籍、朱庆馀等诗人偶遇,泛舟湖上,饮酒作乐。

旧日仪容只宛然,笑谈不觉度流年。

凡缘未了嗟无子,薄命能孤不怨天。

一醉便同尘外客,百杯疑是酒中仙。

人生随处堪为乐,管甚秋香满鬓边。(牟融《重赠张籍》)

并且,最后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

所以我们常说,骗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连自己都以为是真的了。

而牟融的真实身份,直到近现代才被揭穿,骗了世人四五百年!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首诗,虽然不是文坛“骗术”,但也一度被世人曲解,完全改变了诗的本意。

一起欣赏。

02.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游园不值》

叶绍翁这首诗很经典,为适龄儿童必读之作,也曾被收录进教材。

叶绍翁是南宋诗人,曾在朝为官,但做过什么官,史书并无记载。实际上,关于他的生平,史料少得可怜,仅知他出生在福建,5岁的时候,过继给龙泉岩后村叶氏,原姓李。

大约13岁左右,叶绍翁跟随叔父到临安(今杭州)游学,师从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叶适,岳飞被害后,叶绍翁曾有诗悼念: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去官以后,叶绍翁来到西湖畔隐居,醉心于诗文创作。他的诗风,属“江湖诗派”,语句清新,意境高远,以七绝见长。

下面我们就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03.

诗文大意可解为:

猜想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了他的青苔,所以敲了许久的门,也不见有人开;

虽然园主“吝啬”,但这满园的春色岂是围墙能关住的,抬头望去,早有一枝红杏悄悄探出头来。

叶绍翁这首诗言语朴素,仅仅是还原了拜访友人时,一个小场景,却意趣十足。

诗人敲门无人应答,此时他已经知道主人不在家,可他透过门缝往花园里看了看,被园内的景色深深吸引,因此故意调侃主人,说他怕自己踩坏了青苔地,所以不愿意开门迎客。

然而诗人又戏谑地自言自语,你不开门就以为我看不到花景了吗,这些美丽的景色是关不住的,看,已经有一枝红杏探出墙头,迎风招展。

这首诗写得很巧妙,深具艺术魅力,主人在不在家,园内的景色到底是怎样?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枝红杏。

这就是所谓的: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有点遗憾的是,“红杏出墙”原本指盎然春色,可是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后,如今却有了双重意思,成了许多男人最不愿看到的场景,否则“一枝红杏”就变成了一片草原绿。

值得一提的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早在唐代就有诗人吴融写过《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再后来,陆游描写春景时,在《马上作》中直接引用了吴融的诗句: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因此,叶绍翁的这句诗,当是化用了前人之作。不过,这并影响这首诗的原创价值,更无损这首诗高雅的趣味。

2 阅读:408
评论列表
  • 2024-05-07 07:06

    [点赞]

  • 2024-05-07 07:26

    旧时墙头依旧罪 今人墙根心更碎 过尽满园花不再 宋人藏袖独自醉

  • 2024-05-07 20:47

    同一部小说有了看了励志做英雄豪杰救国救民有人看了贪图富贵坐等卖国卖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