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华和洪金宝认可李小龙的功夫,成龙却表达不屑

处女座老顽童 2024-03-07 20:35:44

李小龙先生逝世于1973年,但在没有李小龙的50年里,关于他的争议和话题一直没停过。对李小龙的评价一般分为三个梯队,一是五体投地,二是一文不值,三是口服心不服。

人类真是个复杂的动物,甚至连对一个人的真实评价都不敢说出来,毕竟这个世界上愿意说真话的人不多了,很多人都是口不对心,说白了就是为了口袋里那点钱,什么话都敢说,他们的观点是跟着钱包走的,怎么说话对自己的利益是最大化的,他们就怎么说。

我们认可一些人觉得李小龙是浪得虚名,毕竟那是他们的真实想法,我们也不试图去说服他们,毕竟人各有志,我们认为李小龙功夫了得,难道我们就一定是对的吗?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我们把意见保留。

有一些职业拳手和武打演员说李小龙没有传说的那么厉害,我表示理解。毕竟习武之人都是热血男儿,都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自己才是更厉害的人,这并不能算是一种缺点,反而是他们应有的属性。毕竟李小龙没机会向他们展示自己的实力,大家都是根据几部电影和少量的资料去分析李小龙,确实得不到确凿的结论。

不过,能把李小龙贬得一文不值的人,肯定是多多少少有点思考障碍。抛开别的不谈,单说李小龙那一身变态的肌肉,他也不可能是一个软柿子。有人说李小龙的黑粉都在中国,这个我们不太了解,但感觉上确实是这样的。美国有“李小龙日”,这一天是《死亡游戏》首映日7月8号,专门纪念一代功夫大师李小龙先生。

在筹拍《李小龙传奇》时,剧组无论拍到哪,哪里就会有人惊呼“Bruce Lee”,看得出来老外对李小龙是十分喜爱的。必须注意一点,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出生之前,李小龙就已经去世了,所以我们都是通过他的电影去了解他的,即便这样,李小龙在世界的粉丝仍然是非常多的,这不是传奇是什么?

而在中国,我们不但没有纪念李小龙的任何表示,相反很多人还去诋毁李小龙,你可以不认可他的功夫,但绝不能不认可他对中国文化做出的贡献,并且也不应该用戏谑的词语去调侃他,这么做事,只能暴露出自己的低能和没教养。

老外对李小龙的喜爱远超中国人,说白了就是我们自己的宝贝,自己不爱,让别人去爱。我们经常调侃韩国人什么都是自己的,连端午节都是自己的,却从不思考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有多少年轻人过端午节?而又有多少人过圣诞节、情人节,甚至复活节?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没人爱,韩国人当成好东西想要夺取,我们还不愿意给。

这就相当于一些被我们废弃的好玩具,别人想要我们还心疼,但放在我们手里,我们却把他们扔进阴暗的角落,真是可笑。李小龙就是这样一块瑰宝,我们本应该对他进行大量的包装,从而振兴我们的传统武术,还延展到很多方面,比如体育、文化,甚至促进经济,可很多人只是在诋毁他。

活了半辈子,我的经验告诉我,一般诋毁别人的人恰恰是最不行的那批人。人和人之间互相抬举才能把事情做成,互相拆台,那就是两败俱伤。李连杰的电影《霍元甲》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气盛的霍元甲非要跟人家立生死状,最后把人打死,自己也被灭门,何必呢?那句“你嘛时候是津门第一啊”很是讽刺,承认别人优秀有这么难吗?

对于李小龙的评价者中,最滑稽的就是泰森,他第一次说李小龙是杀手,他可能会杀了我。第二次又说李小龙没机会赢我,我可以轻而易举的干掉他。两次评价完全矛盾。其实对老外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明白,他们看着人高马大,貌似傻乎乎的,其实一个个精着呢!他们说话基本上是滴水不漏的,原则就是不触及自己利益的时候就往死里夸,否则就往死里贬。

很多球星在评价中国篮球和足球的时候都说“很棒”,毕竟这么说话不会招惹是非,何乐而不为呢?而泰森第一次夸赞李小龙完全是客套话,虽然泰森的脑子给人感觉不是特别好使,但也不至于傻到无缘无故得罪中国人。而第二次也并非他的大实话,因为这个时候,泰森缺钱了。

泰森一辈子赚了无数钞票却全被他败光了,人到中年的泰森也需要养家糊口,而此时的泰森肯定不能再打职业比赛了,所以要么拍电影,要么搞一些元老赛,目的很明确,就是赚点钱。观众为什么要买单,还不是因为泰森能打?所以在被问及李小龙和他谁更能打的时候,他当然说自己更能打,否则谁还看他复出?

这就是上面所谓的“老外说什么话,全看利益怎么趋使”。当然,国内也有一位大佬对李小龙的功夫表示不屑,此人就是成龙。成龙对李小龙的评价其实也是前后矛盾的,他最早年说李小龙很厉害,后来又暗示李小龙没那么厉害,行为跟泰森如出一辙。难道成龙也缺钱了吗?肯定不会。

但成龙也有一大群人等着吃饭,且不说他夸李小龙几句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但起码手底下这些“徒子徒孙”也会觉得泄气。况且成龙跟李小龙确实有很多渊源,他刚出道的时候做的都是替身演员,脏活累活什么都干,李小龙的每部电影基本都有成龙的参与,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

等到李小龙去世后,成龙的机会来了,可惜制片方都要成龙按照李小龙的风格去打,这让成龙陷入了困境。成龙根本不具备李小龙的外形和功夫构成,所以他怎么模仿李小龙都是东施效颦,当然,他自己也不想模仿李小龙,可那个阶段都是混口饭吃,老板让怎么做就怎么做。

1976年的电影《新精武门》就是很好的例子,成龙饰演的陈真高度借鉴了李小龙版本,连化妆和装扮都是照着李小龙的形象包装的。结果就是票房惨淡,即便在好莱坞初期,成龙也被外国投资方要求模仿李小龙,但这不是他的风格。

因此,在成龙的心中一定种下过嫉恨的种子,最后成龙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功夫喜剧,打开了局面,所以在他心中肯定有些许的“报复”心里,别人都认为自己不如李小龙,但自己证明了自己。所以在被问及李小龙功夫怎么样的时候,他随口来了一句:“让他赢吧!”

但早期的成龙曾公开说过李小龙如何厉害,这些都是有视频记录的,网上可查。因为那个时期的成龙羽翼未丰,根本不可能对大众偶像发出质疑,这样可能会断送他的演艺之路,但随着自己的名气越来越大,自信越来越足,再被问无数次同样的问题,换成谁也会觉得厌烦,所以他对李小龙表示不屑本质上也许就是对网友表达无奈。

虽然成龙对李小龙有些不屑,但他的师兄弟对李小龙却是十分憧憬的,第一位就是大师兄洪金宝。洪金宝公开说自己曾跟李小龙比武,他的拳还没打出去,李小龙的脚已经到自己的脸上了,可见差距有多大。况且需要注意这个细节,李小龙如果踢到了洪金宝,已经能说明两人不是一个段位的,但李小龙没碰到洪金宝,而是将腿停在那里,这就更说明李小龙的腿法已经登峰造极了。

要知道人是两条腿站立的,李小龙一条腿踢出去既能保证速度和力度,还能保证身体平衡,所以一招之下洪金宝就明白李小龙是什么水平了。按照江湖地位来说,洪金宝是不低于成龙的,如果洪金宝跟李小龙的实战能力差这么多,那么成龙肯定也是望尘莫及的。

还有一位就是元华,也就是周星驰《功夫》中的杨过,他出演了大量的功夫电影,身材消瘦但肌肉发达。元华给李小龙当替身,李小龙完不成的动作都由元华来完成。这不是吹牛,李小龙练的是实战功夫,而元华等人练的是杂耍功夫,所以翻跟头更加在行,李小龙翻跟头并不好看,就让元华代替。

李小龙曾说要带十名优秀的武行去好莱坞发展,可惜最后他突然离世,留下了无数遗憾,元华就是李小龙一定要带去的人。一切只能停留在想想阶段了,而元华对李小龙可谓马首是瞻,多次在公开场合说李小龙的功夫有多好,有多伟大。可见除了成龙之外,元华和洪金宝都对李小龙心服口服。

对于李小龙,我们不应该过度吹捧,更不应该一贬到底。我更倾向于一些职业拳王的话,他们认为李小龙在那个时代肯定是非常强的,但是不是天下第一不好说,可如果横移到现在,一定不是最强的,毕竟人类在进步,身体素质在提高,训练和饮食水平都更科学,用50年前的顶级武术家跟现在的职业选手比,肯定是吃亏的。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