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成功!神十七航天员完成维修太阳翼任务!全程7.5小时惊险万分,能量餐护航充能

行侠掌轶 2023-12-22 11:58:57

我们都知道,神舟十七号乘组出差是肩负“重要任务”的,那就是出舱维修天和核心舱的太阳翼。

本来时间是定于12月上旬出舱的,但由于太阳活动频繁爆发,只能延期,就在我们都关注着官方的下一步“何时出舱”消息的时候,维修任务第一阶段已经低调完成了。

神十七乘组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据中国载人航天官网发消息称,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1日21时35分,经过约7.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既定任务,航天员汤洪波 、 唐胜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对中国载人航天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不但完成了既定任务,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为神舟十七号的三位航天员祝贺!

太阳翼作为空间站的“翅膀”,具有重要的作用,上面铺有许多深色玻璃般的“小镜”,每一个“小镜”宛如一座太空“发电站”,经过串联、并联后组成太阳电池矩阵,能够产生较高的电压和较大的电流,为空间站提供充足的能量。

因此,太阳翼受撞击损坏,是必须进行修复的,否则会影响空间站的寿命和长期运行状态。

此前,我国虽然也有多次出舱活动,但像神舟十七号乘组这样,不管是是历时7.5小时,还是维修太阳翼,都是首次。

其中,34岁的航天员唐胜杰成为我国目前为止执行出舱任务年龄最小的航天员。

航天员越来越年轻了,这说明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越来越成熟,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全程历7.5小时,为何说航天员出舱惊险万分?

此次神舟十七号乘组出舱是从北京时间12月21日14时05分开始,至21时35分结束,持续时间共7.5小时。

航天员出舱,就跟打仗一样,同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否则极容易出现各种意外情况,轻则任务中止延期,重则可能危及航天员自身的安全。

“天时”主要就是要看太阳“脸色”行事了,如果太阳活动爆发剧烈,太空中的辐射自然也会增强,不利于航天员出舱。

“地利”则是查看空间站周围的情况是否安全,比如说温度高低,碎片量多少,选择一个最安全的太空环境出舱。

“人和”最容易理解,一方面是看航天员自身的状态是否适合出舱,另一方面也指航天员之间的互相配合,以及与地面指挥人员的相互配合。

1965年,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诺夫出舱后,因舱外服的限制层发生故障,使服装鼓了起来,差点没能返回舱内。

1969年,“阿波罗九号”航天员施韦卡特准备出舱时突然呕吐,因此推迟了出舱时间,如果在太空行走过程中呕吐,会造成严重后果。

1990年,俄罗斯两名航天员由于操作失误,在气闸舱还未完全减压到0时就打开了舱门,导致舱内气体涌了出来,损坏了门的铰链,最后他们只能通过应急气闸舱关闭了内舱门。

2013年7月16日,意大利航天员帕尔米塔诺在太空行走时由于突遇头盔漏水故障而差点儿被水淹死。

2021年,我国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出舱时,遇到舱外辐射异常情况,紧急返回舱内。

可以说,航天员每一次出舱都是惊险万分的,面临的情况也都是未知的,一是太空行走的技术还不成熟,二是太空中有太多不可控制的因素。

航天员能量餐为航天员出舱供能

就像太阳翼是空间站的能量来源一样,航天员能量餐也是航天员的能量来源。

航天员出舱本就是一件非常消耗体能的事,如果是长达7.5个小时的舱外维修,那对航天员来说就是严峻的考验了。

我们都知道,航天员出舱要穿厚厚的舱外服,上百公斤的舱外服在零重力环境的太空中虽然没有丝毫重量,但其臃肿的构造会限制航天员行动。

这就让航天员走的每一步都非常艰难,每一个动作都很吃力,会大量消耗航天员的体能。

那么,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能量食物的补充,即航天员能量餐。

航天员能量餐是由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研发,专门针对航天员在太空中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为航天员供能,为航天员补充流失的骨质等问题。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航天员是出舱前吃航天员能量餐,还是在出舱任务中吃航天员能量餐呢?

出舱前肯定要吃,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穿着厚厚的舱外服,航天员又该如何吃东西呢,其实,在设计舱外服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因此,舱外服里面有专门的水袋和食物袋,用吸管连接到航天员口部位置,航天员只要一吸,就可以享用美食补充能量了。

推荐阅读:太过先进不便展示!中国航天好消息:发射成功 运送太空早餐更便宜

3 阅读:1318
评论列表
  • 2023-12-22 22:53

    太阳翼的示意图是不是泄露秘密了![加油]

    刘岩飞雨 回复:
    几个玩航天的国家都大差不差,谈不上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