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我真傻,真的!

鸣坚白 2023-12-11 13:55:55
一 纣王为什么被黑得那么惨?

纣与桀这二位老哥虽然生不同时,但死后若在地下相见,定能一见如故、把酒言愁。

毕竟这二位太惨了,作为反面帝王典型,隔三差五就被拎出来批斗一番。

其中纣的故事更是在后世被各种花样演绎,甚至还在3000多年后的今天成为热门IP。

那么何谓“纣”呢?纣相传是周人给予末代商王子辛的谥号,当然也有说纣是帝辛生前就用的称号,只是在后世慢慢被丑恶化,大概就像秦桧的“桧”字吧

《说文解字》援引周朝谥法解释,“残忍捐义曰纣。”

《吕氏春秋·功名》汉高诱注作:“贼仁多累曰纣。”

蔡邕《独断》记载,“残义损善曰纣。”

总之我们可以知道,“纣”是个大大的恶谥。

为什么周人要这么贬低纣王呢?

纣王为恶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显然其中也不乏政治上的考量。

还记得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上刻的啥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同样的,周武王要取代殷商最重要的也是要获取所谓的“天命”,不然他的统治就没有合法性,即使武力征服商地也是没有用的。

但天命从何而来?天命这个东西很神奇,它不能凭空创造,也不能强力夺取,只能是原来的主人不要了,天命才会寻找新的主人。

但天命这么好,人家怎么会不要了呢?

那没办法,只能说你行为不端,有违天道,虽然你还想保有天命,但天命已经不喜欢你了呢。

所以,武王在战前动员大会上说:“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

发哥说:你的行为表示你已经不想要天命了,我只是替上天惩罚你呀!

牧野之战后,武王又说:“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周朝的合法性来源就是纣王的为恶。

所以,纣王越坏,武王得位越正。

就这样,纣王在周朝被黑了800年。后来周朝也亡了,但纣王还得继续当靶子,为啥呢?因为后世儒学昌盛啊,儒者可都是视周公为精神祖师爷的,那可不得继续黑纣王吗?

二 纣王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武王在战前动员时曾经历数纣王的罪恶,他说:

“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昏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今予发维共行天之罚。”

总结来说,就是:后宫干政,不祀祖宗,任用奸佞,祸害百姓。

但在昏君暴君无数的历史长河中,单看这几条罪状似乎也算不上多“出彩”。如果放到南北朝,单纯比烂的话,纣王这点恶行真的不够看,向南打不过刘法师,往北比不了高仁纲。

倒是孔子的弟子子贡为纣王说了句公道话。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

他说,纣其实也没有现在人们说的那么坏了啦,只是被黑得久了,臭名已著,大家把没人认领的坏事也都安到他头上,久而久之,就越来越黑了。

子贡的结论是:咱们做人千万别太倒数了,人可以躺平摆烂,但要注意,不要成为垫底的最烂的那一个,不然,就会像纣王一样,会承接很多本不属于自己的恶意。

这让我想起以前在部队那会,有个战友新兵连时就不老实,新兵不让抽烟,他却屡次犯戒,训练也是能躲则躲,跑个五公里,他非要抄个小道,经常牵连我们一起跟他受罚。渐而大家都对他产生极不好的印象,后来连队里有些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我们第一时间就想到是他干的,比如有的人的衣服不见了,放在柜子里的钱少了,我们有时候以排为单位擦枪,要是在入库时查出他所在的排有把枪没擦干净,大家本能地就默认那把枪是他负责擦的。

再比如,在《家有儿女》的世界里,家里有啥物件被破坏了,大家是不是都认为先把刘星逮起来揍一顿大概是不会有什么冤假错案的?

这些是不对的,但确确实实是历史中和生活中的常态。

所以啊,摆烂可以,但不要做最烂的那一个,做二傻子还是要比大傻子好一些的。

三 纣王输在哪?

《史记》中记载: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可以看到纣王身体素质应该是和项羽一个级别,智力也可以碾压群臣,性格上则过于自大自傲。

在司马迁相对较客观的描述中,纣只是一个好酒淫乐又喜欢兴土木的君主,也因此对百姓征收的赋税较重,此外还喜欢擅杀违拗其意的人。

但这都不致命。

孟子也说:“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

意思是纣王的家底还是很厚的,能臣干吏也是不少的,想灭亡他是不容易的。

但最终纣王还是失去了天下。

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纣王太傻太天真,真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是天命之所归。

关于天命那一套,他居然信得真真的!

当周文王在大西北大干快干的时候,纣王并非不知情,上面说了,他是有不少能臣辅助的。

有个叫祖伊的大臣就把周文王这个隐患禀告于纣了,但纣王就是那么自信:

“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

我是天子耶,天命在我这里,他还能咋地?寡人祖传的九鼎我是有好好保养的呢。

前面说过,纣王极聪颖,能言善辩,打过嘴仗的都知道,要想成为嘴炮王者,一者要善逻辑,二者要有强大的知识储备,显然纣王于此二者均有较高造诣。那么纣王对于自己家祖上的历史定是门儿清的,他对自己的行为应是有清晰的认知的:咱祖上荒唐过的多了去了,我虽然很烂,但有天命护佑,也不至于亡国身死吧。

他根本不相信周能颠覆自己,他根本没把姬昌看作对手。

说实话,差一点纣王就混过去了,如果没有姜子牙的话。

史书上记载:“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

武王伐纣的时候,占卜显示不吉,加上天象有异,同样笃信天命的武王基本已经放弃了,是姜子牙强行把武王架上战车的。

哦,原来智者是不信天命的,他们甚至会玩弄所谓的天命。

若站纣王的角度,不得不感叹一句:这糟老头子坏的很!

多年以后,名为靖难实为谋反的朱棣也遇到过和武王一样的情况,也几乎是和武王一样的反应,也几乎和武王一样地被人架上了战车。

《明史》中有载:“成祖遂决策起兵。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成祖色变。道衍曰:‘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兵起,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号其众日‘靖难之师。’”

明成祖朱棣决意起兵。适逢大风雨突至,屋上的瓦片坠落下地,成祖见此色变。道衍却说“:这是祥兆。飞龙在天,风雨相随。瓦片坠地,意味着将换成黄色了。”成祖这才起兵,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其军队号称“靖难之师”。

道衍,即黑衣宰相姚广孝也,和姜子牙一样也是玩弄天命、拨弄人心的顶级高手。

哪里有什么天命哇,这皇帝姓朱,咱老四也姓朱,先杀往南京,夺了鸟位,再和老天爷慢慢商量这天命的事儿呗。

所以,我们大可以说纣王输给了姜子牙,建文败给了姚广孝。

君不见,武王得国,首封姜子牙;永乐论功,第一为姚广孝。

2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