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我们村有五十多个孩子考上大学本科,还有一个考上北大

亮亮琴情 2024-05-14 04:53:34

2006年8月,我村有50多个孩子被本科以上的全国高校录取,其中,不乏211、985全国重点大学,有一个还考上了北京大学。如果当时再把考进高校的大专生算进去,有近百人。

在一个偏僻的农村,一下考上这么多孩子,应该是很轰动的事情。可是,我们村从考生家长,到村干部都没太大反应。

那时,我已到县电视台工作。听到这个消息,我给村支书打电话,让他召开村两委会议商量一下,以党支部、村委会名义,给这些孩子点几首歌,一是为孩子们致以祝贺,二是提高我村在全县知名度。

后来,村里拿出几百块钱,在县电视台点了十几首歌曲,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强烈反响的同时,有人提出异议:这个村为什么有这么多孩子?他们村计划生育是怎么搞的?

这个问题在当时是很敏感,又是很切中要害的问题。因为那时,正是全国计划生育紧的要命的时期,一个村能有这么多孩子就很能说明计划生育的问题。

这就牵扯到我们村一个重要人物: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

我们村是一个近四千口人的大村。八十年代中期,村支书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处事果断,公道正派,能力服众,在村里很有威信。

令支书遗憾的是,他生有五个女儿,唯独缺个儿子。1986年,爱人再怀孕,做B超是个儿子,这次他下决心、哪怕不当支书,也要把孩子生下来。那年,他大女儿已到出嫁年龄,并且双方亲家定好了出嫁日子。因为妻子怀孕,支书大手一辉,取消女儿出嫁。支书说:不能让闺女从婆家提篮子来瞧小弟弟。

支书辞职不干,乡政府挠头了。在农村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一个大村的支书,是很难物色的。加上当时支书又因为计划生育辞职,别人更不好接班,也不敢接这个班。

就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村那几年计划生育,一直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状态。乡里计划生育小分队来村里,因为没有村支书,别的村干部一推六二五,谁也不管。村里生二胎、三胎的是普遍现象,甚至还有生四胎、五胎的。

1991年,乡干部经过多次走访,聘请我们村已经退休多年的老支书,重新出山担任支部书记,计划生育才开始走向了正轨。

1995年秋,按照上级合并学校的指示精神,我们村里的中学被砍掉了,要并到另一个村。当时,全村群众不同意,意见很大。

村支部多次去市里、县里反映情况,经过和教育系统沟通,上级决定保留我们村中学,但是,要求我们中学只能招我们自己村的孩子,不允许外村的孩子来我们村上学。

使人没想到的是,1996年,我们村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收了四个班,近三百个孩子。别的中学点还没我们一个村的孩子多。这些孩子,都是和支书儿子同龄的孩子。

支书儿子也是2006年考上大学的,这孩子考上了一所985,毕业后到省城工作,现在省城买了房,定居省城。支书老两口儿也随儿子到了省城,乐享晚年。

今年“五·一”假期,我在老家见到支书,年届八十岁的他,精神矍铄,看上去像是七十来岁的人。说起当年计划生育,说起自己在省城工作的儿子,老支书“呵呵”一笑,说:我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我们村多生了孩子;我做的最错误的事,也是让村里生这么多孩子。你看那些男孩儿多的家庭,现在生活还是没孩子少的鲜活。不过,根据眼下政策来看,我做的也对啊!

村里人见他都极其恭敬地说:你老一定能活个大岁数,因为你让好多不该生下来的孩子都生了下来,大家都念你的好呢,你这是齐天的福气啊!。

1 阅读:235
评论列表

亮亮琴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