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族”:甲骨文取得重大发现,夏朝果然不是虚构

诸史 2024-02-07 01:33:54

作为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存在与否如今还存在一些争议,争议的原因在于缺少考古文字证据,尤其是在甲骨文上没有找到“夏政权”的表述。

然而,殷墟甲骨文比较特殊,属于商朝中晚期的卜书,不是正式的古书,没有记载“夏政权”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更为重要的是,甲骨文上没有“夏”,不代表没有夏朝的痕迹,比如本文所讲的“先侯”,就是夏朝的遗留。

甲骨文中先侯就是莘侯

关于先侯与先族,甲骨文中多有记载:

比如“己卯卜,王贞,余乎弜(jiàng)敦(攻击)先,余贞弜”,还有“辛未,王令弜伐先,咸”,直接称为“先”。显然,这是商王命令是“弜人”攻打“先国”。

还有“壬戌卜,争贞,乞命曼田于先侯。十月”,称其为“先侯”,这句话意思是商王命令曼族在先侯故土上开垦土地,说明此时先国已被打败,可能迁徙到了其他地方。

问题在于,“先侯”到底是谁,对应史书上的哪一个古国呢?

其实,先侯就是莘(shēn)侯,“先”就是莘国!

左传记载“夏有观、扈,商有姺、邳”,吕氏春秋记载“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故名之曰伊尹”,其中“姺,亦作侁”,东汉高诱注释“侁读曰莘”。因此,甲骨文中的“先侯”与“先”,其实是指“莘侯”与“莘国”,也就是“有莘氏”。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蔡运章,根据甲骨文对“先”的记载考证指出:商朝武丁之前,有莘族生活在如今洛阳市西南的伊水沿岸,遭到商朝打击之后,其中一支东迁到如今的新郑市北。

夏朝果然不是虚构历史

在夏商周历史上,有莘氏非常特殊,可谓搅动商周风云的一个国家!

先秦《世本》记载:“辛氏,夏启封支子于莘,莘、辛声相近,遂为辛氏,周有辛甲、辛有。莘国,姒姓,夏禹之后,即散宜生等求有莘美女献纣者。”因此,有莘氏是大禹、夏启的后代,一直传承到了周初。

《楚辞·天问》记载:“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水滨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夏朝末年,商汤迎娶“有莘之妇”,实现与有莘氏的政治联盟,还得到了治国大才伊尹。或许,这就是有莘氏在商朝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商朝末年,文王姬昌先迎娶商朝王族之女“归妹”,后来大概是归妹去世,又迎娶了“有莘之妇”,也就是武王之母“太姒”,诗经中有“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实现与有莘氏的l政治联盟。此处的有莘氏在渭南大荔,大概是遭到商朝打击之后的有莘氏,西迁了一支过来的。另外,山东的有莘氏,也可能是一支有莘氏继续东迁的原因。

到了周代,有莘氏依然存在,且受到周朝重用,先是“故殷之臣”辛甲成为周朝太史,后有春秋初的王室重臣“辛伯”和“辛有”等。左传记载“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因为辛氏长期担任周太史,故而才有晋国的“董史”,才有“董狐直笔”。

以上可见,大禹后人有莘氏的脉络非常清晰,从夏朝一直传承到周朝,至今仍有大禹的一些后代——辛姓、董姓之人。如此,焉能说夏朝是周人虚构的历史?

余论

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简报出炉之际,美国学者断言“国际学术界将把工程报告撕成碎片”。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在于西方不认可夏朝,认为夏朝没有考古字证或自证,认为夏朝应是周人虚构的历史,而中国认可夏朝存在,自然引起他们的愤怒。

但事实是,无论考古还是文献,无数证据都指向夏朝存在,比如本文的夏朝后裔证据,除了有莘氏外,最典型的还有杞国,孔子亲自拜访杞国寻找“夏礼”等。夏朝灭亡了,夏族人没有灭绝,而他们传承了下来,来源被记录了下来,岂非是夏朝存在的一个铁证?

参考资料:《蔡云章——甲骨文“先侯”与姒姓莘国》、《左传》、《诗经》等

11 阅读:2210
评论列表
  • 2024-02-15 19:52

    还是西方人牛逼,一本圣经就能成为历史,再不行来个荷马史诗补充一下,考古学家需要什么马上就能发掘到什么,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呲牙笑]

  • 2024-02-08 22:48

    大才伊尹,应该就是有莘氏之女,商汤之王后,类似于武则天这种,所以后世才屡次祭祀,

    蓝色 回复:
    你男女不分?
  • 2024-03-03 16:23

    那些蛮夷怎么会理解,更怎么会接受中国的强大的文明历史呢?

  • 2024-03-03 21:13

    都是AI写作文!小编用人工智能写帖子没问题,先百度清楚是不是过时的知识,甘肃,大地湾遗址,6万年到8千年出土16个字定为虞朝!

诸史

简介:从历史百家的角度,捕捉人生的精彩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