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企开始清退35岁以上员工,方法简单高效,让员工“自愿离职

享职场看生活 2024-04-29 06:26:12

韩国中央日报指出,过去十年间,韩国“经济支柱”——40岁以上中年员工人数锐减9.2%,这一群体已沦为“就业弱势”,正逐步被劳动力市场边缘化,一些企业开始清退35岁以上的员工,要么主动离职,要么自愿退休。

不得不说,韩国企业真的很直接,年龄大了,企业不要了,你就得离开,到最后还说你是“自愿离职”。当然了,并不是只有韩企出现了这种情况,很多国际企业都有一些裁员政策,这说明全球经济形势真的很严峻。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清退35岁以上员工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竞争力或进行组织重构的考虑。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公司业绩不佳的背景下,企业需要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其中就包括调整员工结构,而裁员无疑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对于被清退的员工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就业不公和职场歧视的问题。这些员工往往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如果仅仅因为年龄而被清退,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和经济上的困扰。

中年员工被清退后,可能会加重社会的负担和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可能影响年轻人对于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信心。但这都不是企业考虑的问题,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企业唯利是图,毫无社会责任感。

企业为什么不喜欢35以上的员工

不仅只有韩企不喜欢35岁以上员工,大部分企业都不喜欢年龄偏大的员工,所谓的年龄越大,经验和能力越出众,企业根本不看在眼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经验和能力都足以弥补年龄上的差距。那么,企业为何不喜欢35岁以上的员工呢?

1、成本方面:一般来说,年轻的员工通常期望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而35岁以上的员工由于有着更多的工作经验和家庭负担,对薪资有较高的期待。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企业为了节省开支,自然不愿意高薪聘请“大龄”员工。

2、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年轻员工能够更容易接受新技术和新的工作方法,他们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较强。而一些35岁以上的员工可能因为长期的工作习惯和思维定式,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可能较低。越年轻,适应能力越强,越能吃苦,重塑性越强。

3、精力与耐力方面:年轻员工通常具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高的工作耐力,能够应对较长时间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而一些年龄较大的员工可能在精力和耐力方面稍逊一筹。很多企业的劳动强度都非常大,熬夜加班基本上是企业内部的普遍现象。年龄大了,熬不住了,如果出现问题,企业还需要担责,所以企业干脆就不招年龄偏大的员工了。

4、家庭责任与稳定性:35岁以上的员已经成家,这会影响他们对工作的投入和稳定性。他们需要更多的假期来照顾家庭,或者在工作调动方面有更多的限制。年轻人就不一样了,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企业调动员工较为容易,不用考虑过多的因素。

35岁以上的员工在职场上没有竞争力了,企业就不需要他们了。于是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会以35作为招聘门槛,而企业内部的大龄员工,也会被以各种理由清退。

结语

事实上,很多中年员工具有丰富的经验、稳定的情绪和出色的技能,这些都是企业需要的。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年龄、经验、技能、适应性和成本等,以找到最适合自己企业的员工。

对于中年员工来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适应能力,也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0 阅读:4

享职场看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